為什麼孔府菜之首是一個大拼盤

昨天給大家介紹了最新上映的《風味人間》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不過各位看官朋友有沒有看的,不過還是建議各位為了身體健康和減肥大業不要深夜觀看

為什麼孔府菜之首是一個大拼盤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道孔府菜,而且是孔府菜之首的——八仙過海鬧羅漢。此菜是孔府喜慶壽宴時的第一道名菜。從漢初到清末,歷代的許多皇帝都親臨曲阜孔府祭祀孔子。其中乾隆皇帝就去過七次。至於達宮顯貴,文人雅士前往朝拜者更為眾多。因而孔府設宴招待十分頻繁,孔宴聞名四海。

為什麼孔府菜之首是一個大拼盤

之前咱們節目也介紹過一道孔府菜,叫做詩禮銀杏,當時有朋友在下方留言說孔府菜吃的是文化,不是吃的味道,這句話小編還是比較贊同的,單純從味道上來講八仙過海鬧羅漢確實當不得孔府菜之首,或者可以理解是大拼盤,但是孔府在中國數千年的封建社會中的地位就限定了它,理解就好

為什麼孔府菜之首是一個大拼盤

原料多樣,湯汁濃鮮,色澤美觀,形如八仙與羅漢。作為孔府喜壽宴第一道菜,選用魚翅、海參、鮑魚、魚骨、魚肚、蝦、蘆筍、火腿為“八仙”。將雞脯肉剁成泥,在碗底做成羅漢錢狀,稱為“羅漢”。製成後放在圓瓷罐裡,擺成八方,中間放羅漢雞,上撒火腿片、薑片及氽好的青菜葉,再將燒開的雞湯澆上即成。舊時此菜上席即開鑼唱戲,在品嚐美味的同時聽戲,熱鬧非凡,也奢侈至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