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IPO發審低通過率背後的監管邏輯

作為資本市場的“看門人”,發審委一直是市場的聚焦點,特別是在新一任發審委換屆上任的這一個多月裡,IPO發審通過率降至新低、上會問詢著重摳細節事無鉅細、IPO常態化審核延續,更是讓掌握著IPO企業生殺大權的新任發審委委員們吸足了市場目光,他們被稱為“史上最嚴發審委委員”。

在過去的20多年間,證監會發審委始終是證券發行制度中的重要組織,它的職權行使與證券發行核准制密切相關。在核準制下,發審委需要對發行申請人進行實質審查,這就使得發審委處在行政權力與商業判斷的複雜關係中,一舉一動備受關注。為了提高發審效率,規範權力運行,今年7月,證監會對發審委制度進行了完善和修訂,不僅將主板發審委與創業板發審委合併,成立“大發審委”,還紮緊制度籠子,強化發審委制度運行的監督管理,通過公示、篩選等方式謹慎選拔髮審委委員,一系列制度安排只為在IPO常態發行背景下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所以,投資者看到了,第十七屆發審委履職以來,在保證IPO充足供給的同時祭出了64%的IPO發審通過率,較前三季度八成的通過率大幅下降,並且,發審更側重詢問細節,每一家上會企業的問詢問題都在4~5個大類,其中還包含不少相關問題,發審委和發行人一問一答式的問詢,多則13~14個,少則7~8個,大部分問題還需保薦機構發表核查意見。可見,新一屆發審委延續和加強了監管從嚴的審核風格,嚴格審核、嚴格監管,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督促發行人和中介機構歸位盡責,謹防上會企業帶病過關,IPO發審通過率下降成為了審核從嚴背景下的顯著表象。

這是否意味著低通過率將成為常態?現在下結論尚早,發審通過率高或者低,和上會企業質地、發行人上會時的臨時應變能力等息息相關,也會受到很多偶發因素影響,單週或單月的通過率並不能完全代表本屆發審委的整體審核風格,還需把觀察週期拉長,待上會企業數足夠多、審核結果足夠明確才能明瞭。不過,從嚴審核態度已定,本屆發審委的審核重點逐步凸顯,從被否的案例來看,淨利潤規模等業績條件並非是審核的唯一標準,發審委更加側重企業持續盈利能力、財務規範性、內控有效性、商業模式合規性、以及募投項目合理性,重點是抑制IPO財務造假與業績粉飾,減少新股業績變臉,以達到把假企業、壞企業、不守規矩企業擋在資本市場門外,把急需融資、質地優良的優質企業迎進A股的目的。

新一屆發審委已展現出新的氣象,也勾勒出了新股生態下的監管圖譜,即既要通盤考慮IPO企業的數量,更要重視IPO企業的質量,數、量並重,唯有這樣,資本市場才能不斷的朝著健康、可持續發展、國際化方向邁進,這是A股不斷走向成熟的必要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