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小夥,看過他經歷的家長都已被感動!收藏讓孩子看看吧!

2017年,在河北省滄州市吳橋中學,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村娃獲得了市理科高考狀元。以總分744分(含清華大學專項加分60分)的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錄取。這位自強、自信的小夥叫龐眾望,就和他的名字一樣,他就是家人的“眾望”。從小開始,他就肩負起了家裡的各種雜事。別人還在被窩中睡懶覺的時候,他已經起床開始準備一家人的早餐。打掃衛生,收拾房間,幫媽媽洗漱整理等等。你不會想到,在龐眾望的家庭中,他早早就承擔起了“小家長”的責任。

清華小夥,看過他經歷的家長都已被感動!收藏讓孩子看看吧!

母親有先天殘疾,爸爸是為精神分裂症患者,小的時候他還查出了先天性心臟病。是媽媽坐著輪椅四處借錢給他做的手術,他說自己那個時候就體會到母愛的偉大。儘管生活已經如此艱難,他卻任然用小小的肩膀扛起自己的責任。為了給他治病,家裡欠下了一大筆“人情債”。六歲的他就知道自己的家庭特殊,他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他每天會用撿廢品來補貼家用。雖然只能賣幾毛錢,但卻是小小年紀的他唯一能做到的。

清華小夥,看過他經歷的家長都已被感動!收藏讓孩子看看吧!

後來他去鄰村上中學,需要住校,一個月才回來一次。擔心媽媽一個人在家會寂寞,他一連寫下三十封信,每天一封幫助媽媽排憂。媽媽在採訪時說了一句話,她這樣的家庭,如果兒子沒出息,日子要怎麼過?在眾望的心裡也早早就紮根了一個思想,只有自己走出去了,這個家才會有轉機。所以多年的學習中,他都時刻給自己定下高標準的要求。當得知自己考了684分時他曾感嘆,如果自己再努力點,多考十分,就不需要清華降分錄取。

清華小夥,看過他經歷的家長都已被感動!收藏讓孩子看看吧!

在龐眾望的採訪中他曾說過,當年才六歲的他卻要面臨命運的選擇題。查出先天性心臟病後,他的母親讓他推著自己挨家挨戶走了20多家借來了四萬多元。在手術室外,他的姨媽在一旁默默的流淚。可憐這個家庭的不幸,可憐孩子的不幸。沒想到才六歲的他轉身反而去安慰的抱抱姨媽,然後自己走進了將要決定他命運的手術室。就像他說的,當困難在眼前已經到了迫不及待的程度,那就不要多想,迎難而上吧。

清華小夥,看過他經歷的家長都已被感動!收藏讓孩子看看吧!

這種不畏艱難迎難而上的精神早早紮根在他的思想裡。有時候他為了一道難題,會一連幾天都在攻堅它。很多人會覺得他這樣是在浪費時間,可他卻不認為。雖然自己確實在一道題上耗費了太多時間,但在解題過程所延伸出的各種挑戰卻是難得的體驗。就像他說的,固執和堅持只差一個結果。如果自己的固執對自己有好處,何嘗不試試?他的“固執”不僅僅表現在做題上,在性格上這種“固執”也教會了他自強自立。當他的事蹟被媒體報道出來後,很多人想要資助他。可他卻婉拒了這些資助,也許正是從小養起來的精神習慣,他覺得能自食其力就不要去“欠人情”。

清華小夥,看過他經歷的家長都已被感動!收藏讓孩子看看吧!

從他自述的學習方法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三點。

1:迎難而上

在他這十幾年的人生軌跡中,哪一天不是挑戰?這種韌性在他的學習中助益很多,他從不輕易去看答案。哪怕花上一兩天的時間,他也要自己找到這個難題的解答。

2:複習的重要性

進入高中初期,他的學習效率比很多學生都低。沒想到到了高三,他可以很快就進入到高考總複習狀態。這一切都源於他愛複習的好習慣。每當他接觸到一個新知識點時,都會在腦海中聯想之前相關知識點,給自己做一次鞏固複習。在他看來,對付遺忘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的複習。

清華小夥,看過他經歷的家長都已被感動!收藏讓孩子看看吧!

3:為了目標不斷努力

哪怕到了高三,他的成績越來越好,也不曾見到他有一絲的鬆懈。他知道自己和清華的距離有多遠,只有自己再努力一點,他才能更靠近自己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