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文學常識與名著導讀歸納(認真收藏)

七年級語文(上冊)文學常識與名著導讀歸納

七年級語文(上冊)文學常識與名著導讀歸納(認真收藏)

1、《春》選自《朱自清全集》,朱自清,字佩弦,江蘇揚州人,散文家,詩人,學者。著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你我》等。

《春》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點,準確、生動地描繪了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五幅圖畫。抒發了對春天的讚美和熱愛之情,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思想感情。

2、《濟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鬚溝》等。

通過寫濟南冬天山水的特點,突出了濟南冬天溫情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讚美之情。

3、《雨的四季》作者劉湛秋,安徽蕪湖人,當代詩人、作家、翻譯家、評論家。

全文以對雨的愛戀為線索,通過對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點的描繪,抒發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人生的追求。

4、《觀滄海》曹操,字孟德,沛國譙縣人,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著有《孫子略解》《兵法接要》,詩歌《蒿里行》《觀滄海》《龜雖壽》《短歌行》等。

觀滄海勾畫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詩人開闊的胸襟,抒發詩人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王昌齡,字少伯,京兆長安人,唐代詩人。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

《次北固山下》王灣,唐代詩人。

《天淨沙·秋思》選自《全元散曲》,天淨沙,曲牌名,馬致遠,號東籬,大都人,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

5、《秋天的懷念》選自《史鐵生散文選》,史鐵生,生於北京,作家。代表作有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絃》《務虛筆記》,散文《我與地壇》《合歡樹》《病隙碎筆》等。

記敘了一位身患絕症的母親忍受著病體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護雙腿癱瘓的兒子,歌頌了至真至純的偉大母愛,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深切懷念,對母親無盡的愛,表現了“我”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對母親無盡的愛,

6、《散步》作者莫懷戚,重慶人,作家。

作者通過選取祖孫三代一家人在田野裡散步這個生活,側面表達了關於家庭倫理的理想,生動地展示了這一家人互敬互愛.和睦相處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7、《金色花》選自《泰戈爾詩選》鄭振鐸譯,泰戈爾,印度作家、詩人。主要作品有詩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等。《吉檀迦利》獲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

它是以一種兒童的心態來寫的。用充滿童稚的想法細膩地刻畫了兒童天真可愛卻又稍帶頑皮的與母親嬉戲的心理,表達“我”和母親之間的濃濃的愛和母子間親密的感情。

《荷葉母親》冰心,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作家、詩人。著有詩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讀者》《櫻花贊》等。

《荷葉·母親》這是一篇借景抒情,託荷葉贊母的散文詩。它是一篇愛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生動場景所感動從而聯想到母親的呵護與關愛,抒發了子女對母親的愛。

8、《世說新語》二則選自《世說新語箋疏》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編寫的一部志人小說集,主要記載漢末至東晉士大夫的言談、逸事。分別出自《言語》篇和《方正》篇。

9、《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朝花夕拾》,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和雜文集《墳》《熱風》《且介亭雜文》等。

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銳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

10、《再塑生命的人》選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美國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聾啞人。

本文敘述了莎莉文老師高超的教育藝術,同時也表現了作者求知的熱情及艱辛而愉快的生活經歷,全文真誠地表達了對莎莉文老師的感激之情。

11、《論語》儒家經典著作,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四書。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12、《紀念白求恩》選自《毛澤東選集》,

13、《植樹的牧羊人》選自《植樹的男人》,讓·喬諾,法國作家,電影編劇。

通過三次去高原所見到的不同景象,來讚美牧羊人心存美好、堅持不懈來改變貧弱的生存環境的品質。

14、《走一步再走一步》選自《心理學與成長》,莫頓·亨特,美國作家,心理學家。

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說無論怎樣的危險和困難,只要把它分解開來,分解為一小步,一小步,然後一步一步走下去,就是有天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15、《誡子書》選自《諸葛亮集》,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琅玡陽都人,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

16、《貓》鄭振鐸,筆名西諦,福建長樂人,作家、翻譯家,文學史家。

通過三次養貓並最終失去貓的故事來一步步演繹作家的心路歷程的變化,實際上折射出的是作家深邃的人格思想:人應當善待乃至關愛身邊的一切微小生命,同時要學會勇敢的反省自我的過失!揭示了社會弱勢群體遭遇苦難的悲劇根源!

17、《動物笑談》康拉德·勞倫茲,奧地利動物行為學家,科普作家。獲1973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18、《狼》選自《聊齋志異》,蒲松齡,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淄川人,清代文學家。著有文言小說集《聊齋志異》。郭沫若評價為“寫人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通過描寫一個屠戶殺兩狼的故事,生動地表現了狼的貪婪、兇惡、狡詐的本性,嘲諷了惡狼因貪婪和狡詐而自取滅亡的可笑下場,同時啟發我們對待像狼一樣陰險狡詐的惡勢力,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才能取得勝利。

19、《皇帝的新裝》選自《安徒生童話和故事選》,安徒生,丹麥作家。代表作有童話《買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醜小鴨》等。

這篇童話通過一個愚蠢的皇帝被兩個騙子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見的--實際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裝,赤裸裸地舉行遊行大典的醜劇,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虛偽、奸詐、愚蠢的醜惡本質。

20、《天上的街市》郭沫若,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代表作有詩集《女神》《星空》,歷史劇《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作者通過聯想、想象描寫了一幅充滿光明、自由、幸福、美好的天上街市圖。表達了廣大人民理想的追求。有堅定的信念,也反映了廣大人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21、《女媧造人》選自《神話故事新編》,袁柯,四川新都人,神話學家,著有《中國古代神話》《山海經校注》等。

敘述了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表現了原始初民對人類自身來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當時社會生活條件下對於人類起源所做出的極富想象力的解釋。

22、《伊索寓言》伊索,古希臘作家。善講寓言諷刺權貴,終遭殺害。

諷刺了現代社會某些虛偽醜惡現象。同時又呼籲每一個人都應盡一份為後代創造良好生活空間的責任。

23、《穿井得一人》選自《呂氏春秋》,又稱《呂覽》。先秦雜家代表著作。戰國秦相呂不韋集合門客共同編寫而成。全書26卷,分12紀、8覽、6論,共160篇。

《杞人憂天》節選自《列子·天瑞》,《列子》為列禦寇著。據後人考證,可能是晉代人的作品。今本8篇,內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列禦寇,相傳是戰國時的道家人物,鄭國人。

告訴我們不要毫無根據地憂慮和擔心,主要意義在喚醒人們不要為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而憂愁。

七年級語文(上冊)文學常識與名著導讀歸納(認真收藏)


課外古詩詞誦讀

2、《江南逢李龜年》作者:杜甫,字子美,河南鞏縣人,唐代詩人。

3、《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作者:岑參,江陵人,唐代詩人。

4、《夜上受降城聞笛》作者:李益,唐代詩人。

5、《秋詞》作者:劉禹錫,洛陽人,唐代文學家。

6、《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人,唐代詩人。

7、《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作者:陸游,號放翁,越州山陰人,南宋詩人。

8、《潼關》作者:譚嗣同,號壯飛,湖南瀏陽人,清末維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變法“六君子”之一。

名著導讀

七年級語文(上冊)文學常識與名著導讀歸納(認真收藏)


《朝花夕拾》主要內容:

狗·貓·鼠

——在這篇文章裡,魯迅先生清算貓的罪行:第一,貓對自己捉到的獵物,總是盡情玩弄夠了,才吃下去;第二,它與獅虎同族,卻是一副媚態;第三,它老在交配時嗥叫,令人心煩;第四,它吃了“我”小時候心愛的一隻小隱鼠。雖然後來證實並非貓所害,但“我”對貓是不會產生好感的,何況它後來確實吃了小兔子!這篇文章取了“貓”這樣一個類型,尖銳而又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並且和反動派鬥爭的信念。

阿長與山海經

本文記述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對她害死了自己的隱鼠,充滿了憎恨和厭惡;而對於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卻又充滿了尊敬和感激之情。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這位勞動婦女真誠的懷念。

二十四孝圖

魯迅先生從自己小時候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入手,重點描寫了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揭示了舊中國兒童的可憐的悲慘處境。

五猖會

記述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和被父親強迫背誦《鑑略》的掃興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

《無常》

文章在回憶無常的時候,時不時加進幾句對現實所謂正人君子的諷刺,虛幻的無常給予當時魯迅寂寞悲涼的心些許的安慰。 同時,文章深刻表達了舊時代中國人民絕望於黑暗的社會,憤慨於人世的不平,而“公正的裁決在陰間”,只能在冥冥中尋求寄託,尋求“公正的裁決”。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嚴格但不乏樂趣的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銳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

父親的病

文章重點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

瑣記

《瑣記》記敘魯迅為了尋找“另一類的人們”而到南京求學的經過。作品描述了當時的江南水師學堂(後改名為雷電學校)和礦路學堂的種種弊端和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派辦學的“烏煙瘴氣”。作者記述了最初接觸進化論的興奮心情和不顧老輩反對,如飢似渴地閱讀《天演論》的情景,表現出探求真理的強烈慾望。

藤野先生

——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敘述在仙台學醫專受日本學生歧視、侮辱和決定棄醫從文的經過。作者突出地記述了日本老師藤野先生的嚴謹、正直、熱忱、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表達了對藤野先生深切的懷念。

範愛農

——追敘作者在日留學時和回國後與範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範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舊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倍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與悼念。

《湘行散記》

《湘行散記》是沈從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這個版本並不只湘行散記,一共有三部分:湘行書簡、湘行散記、新湘行記。《湘行散記》和《湘西》可以同小說《邊城》和《長河》互文理解,它們都是作者兩次重返湘西所得。迥異於小說"牧歌氛圍""樂觀超越",散文飽含沉甸甸的責任意識--面對一種特殊的歷史場域,追溯神性生命的始終,透過表層的血與淚,體驗一份人生的莊嚴。統攝到作者巨大悲憫情感下的書寫與反省,是將尖銳的民族問題與社會矛盾,融匯在人事的敘述中。《沅陵的人》、《沅水上游的幾個縣份》、《桃源與沅州》等反思"文明"與"墮落"的複合關係,《鳳凰》、《一個多情水手與一個多情婦人》沉醉在愛的憧憬裡流露出對愛的毀滅性的隱憂,《虎雛再遇記》、《箱子巖》感動於原始生命的力量同時也流露了原始生命活力無從改造與轉移的憂懼感。由五四時期興起的中國現代散文,至30年代,創作多以小品形式為主。收入《湘行散記》、《湘西》中的散文,既能各自獨立成篇,又從總體上具有內在的整一性。這種散文長卷的獨創,發展了散文藝術的表現形式,開拓了散文創作的意義空間。

《西遊記》

《西遊記》作者吳承恩。《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完善,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的漢族長篇神魔小說。主要描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沿途遇到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後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

精彩名句: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精彩情節:《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車遲國鬥法》、《女兒國遇難》、《真假美猴王》、《智取紅孩兒》、《三借芭蕉扇》。

孫悟空:樂觀、聰明、勇敢、頑皮、靈活、,熱愛自由,除惡務盡,積極進取,永不妥協,堅韌不拔,勇往直前,敢作敢當,充滿了鬥爭精神和反抗精神。

豬八戒:他忠勇、善良、淳樸、憨厚,吃苦耐勞,鬥爭勇敢,知錯能改,樂於助人,沒有害人之心,並且終於堅持到最後的勝利,但他好吃懶睡,愛佔便宜,嫉妒心強,喜歡搬弄是非,一遇困難就打退堂鼓。他有時耍點小聰明,結果反而壞了大事。

沙和尚:忠心事主,任勞任怨,忠厚老實,當孫行者和八戒鬧矛盾時,須由他出來勸說調解,兩位師兄外出時,由他陪伴師傅。如果沒有這一個徒弟,唐僧就危險了,經也去不成。

《獵人筆記》

《獵人筆記》是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部通過獵人的狩獵活動,記述19世紀中葉俄羅斯農村生活的隨筆集。作品採用見聞錄的形式,真實、具體、生動、形象,體裁風格多樣,語 言簡練優美,可謂散文化小說、詩化小說的範例。《獵人筆記》是作者成名之作,對俄羅斯文學產生了很大影響。

作品以一個獵人的行獵為線索,刻畫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婦、城鎮醫生、貴族知識分子、農奴、農家孩子等眾多的人物形象,真實地展現了農奴制背景下外省城鄉各階層人民的生活風貌。在美麗的大自然景色中.發生的卻是種種悲劇,體現了對農奴制度的無言控訴。作品也生動地描述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鏡花緣》

《鏡花緣》清代李汝珍所作一部長篇神魔小說。該書前半部分描寫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遊歷的故事,包括他們在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國的經歷。後半部寫了武則天科舉選才女,由百花仙子託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託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並在朝中有所作為的故事。其神幻詼諧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斕的天輪彩圖。

在王母娘娘壽宴時,百花仙子得罪了嫦娥仙子,並對其立誓,若百花在不應齊放時違令齊放,自願墜入凡塵,受一世磨難。後心月狐奉玉帝詔下凡,臨行時,嫦娥告訴她,當令百花齊放,以顯威名。於是,心月狐下界,轉世成為武家女兒,後被唐太宗召入宮中,封才人。武則天廢唐改周時,一日,天降大雪,她因醉下詔百花盛開,不巧百花仙子出遊,眾花神無從請示,又不敢違旨不尊,只得開花,因此違犯天條,被劾為"逞豔於非時之候,獻媚於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於是玉帝就把百花仙子貶到人間。

百花仙子託生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赴京趕考,中得探花。此時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有奸人陷害唐敖說他與徐敬業有結拜之交,被革去功名,降為秀才。唐敖對仕途感到灰心喪氣,便隨妻兄林之洋出海經商、遊歷。

他們路經30多個國家,見識了黑齒國、白民國、淑士國、兩面國、犬封國等各種奇人異事、奇風異俗,並結識由十二名花仙轉世的女子,唐敖不僅次第搭救流落海外的「十二名花」,更陸續服食躍空草、朱草等仙家異物,有負重、躍高之能,也堅定其出世離塵之念,最後入小蓬萊成仙。

他的女兒唐小山思念父親心切,逼林之洋帶她出海尋父,遊歷各處仙境,來到小蓬萊,從樵夫那得到父親的信,讓她改名"閨臣",去赴才女考試,考中後父女再相聚。唐小山改名唐閨臣回國應試,武則天開科考試才女,錄取百人,一如泣紅亭石碑名序。才女們相聚"紅文宴",各顯其才,琴棋書畫,醫卜音算,燈謎酒令,人人論學說藝,盡歡而散。

唐入小蓬萊山尋父不返。此時徐敬業、駱賓王等人的後代又起兵反周,攻破長安城外武家軍的酒、色、財、氣四關,擁立中宗復位,武則天仍被尊為"大聖皇帝",她又下詔,仍開女科,並命前科百名才女重赴"紅文宴"。

《白洋淀紀事》

作者是孫犁。講述了一天的工作、邢蘭、戰士、蘆葦、女人們(三篇)、"懶馬"的故事、走出以後、琴和簫、丈夫、老胡的事、黃敏兒、第一個洞、山裡的春天、殺樓、荷花澱--白洋淀紀事之一、村落戰、麥收、蘆花蕩--白洋淀紀事之二、碑、鍾、"藏"、囑咐、新安遊記、紀念、光榮、種穀的人、澆園、蒿兒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