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飲不易,且行且珍惜

人生無非衣食住行!一日三餐一頓不吃餓的慌,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普通民眾走進餐館的頻率越來越高。

做餐飲不易,且行且珍惜

水漲船高啊,街上的各類餐館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什麼魯、 川、 粵、 閩、 蘇、 浙、湘、 徽八大菜系領航,東北、膠東、濟南、沙縣等地方菜系也都趕來湊熱鬧!

菜系比比皆是,菜品豐富到只有你想不到、看不到!消費者的味蕾已經被各種辛、辣、麻刺激的很難再找到一種久違的味道了!

於是就一切跟著感覺走吧,只要哪裡有新店開業大家就會一股腦的湧進去,去尋找一種自己也不知道的味道,來打開自己已麻木的味蕾。

做餐飲不易,且行且珍惜

因為自己也不知道想吃什麼呀,無論你家的菜品多麼琳琅滿目,甚至都可以做到秀色可餐的地步,他們進店的第一句話通常還是:

“請問你們的特色是什麼?”

這是一句讓所有餐飲行業頭疼的一句話!

特色這個詞的含義也太廣泛了吧,在這個信息、物流高度發達的時代裡,餐飲行業也沒有多少秘密可言了吧,你有的食材別人也會有,你會做的別人很快也會學會。廚師們交流的頻率也越來越快,所有店菜品無非就是大同小異的問題,然後就是比拼軟環境和服務的問題啦,很難找一家靠獨門絕技而經久不衰的店家了。

做餐飲不易,且行且珍惜

如果一個廚師炒的菜客人吃了象吸毒一樣忘不了,誰還打工當廚師呀?路邊隨便弄個位置不都發財了,那個廚師兄弟敢說自己有特色?

肯德基,北京全聚德烤鴨,有特色嗎?人家靠的是操作流程和一絲不苟的製作工序以及品牌效益。個人認為,一個合格的廚師,首先是敬業精神,技術所謂的好壞,就是拿準味型,掌握好色澤和質地老嫩度,操作達到姿勢優美,動作瀟灑就OK了。

有人問我,你有什麼特色菜?我常說,放人民幣進去炒出來、保證每桌都會夾完,廚師講究德藝,每道菜用心去做就可以了,廚師是人,不是神,也不是人民幣,做的菜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只要達到百分之七十的人滿意就可以了,有個別的挑剔的顧客,要吃媽媽的味道讓你媽媽做,要吃心靈雞湯讓你愛人做。哥就是個廚師,不是你爸,如果是你爸,還能做出爸爸的味道。

做餐飲不易,且行且珍惜

費盡心思的點完菜,滿腹牢騷的用完餐,打著飽嗝,摸著小腹,叼著牙籤來吧檯買單了。

“什麼菜這麼貴啊一盤清炒菜心18元啊?”

大哥現在都什麼年代了,路邊店裡還有十元一份的菜嗎?

是的,一顆普通的大白菜市價在四毛左右,但是一顆極品菜心成本就到了1.4元左右,但這個菜的輔料成本要遠遠高於主料成本的,一勺精心煨制的高湯、一勺太太樂雞精……以下省略一千字。

做餐飲不易,且行且珍惜

目前餐飲業最大的成本還是經營成本,經營成本包含:居高不下的人工費(廚師6000元起,服務員3000元起)、房租、水、電氣、稅務、食品衛生等,有人戲稱做餐飲的只要是帶“大蓋帽”的都能管到咱。一個不用規模太大的店開門一天沒有個三千、四千元費用也下不來。

為什麼有人覺得在家吃飯還是經濟實惠的呢?從商家採購的角度來看,量大優惠,質量保證是要比私人採購遙遙領先的優勢,但是你在家的一盤菜你直計算到原料的直接成本啊。比如一盤炸裡脊,你花十元錢買的肉,到最後吃完了,你覺得真便宜花了十元錢就吃飽了,要放在酒店最起碼算你38元。

做餐飲不易,且行且珍惜

區別就在於你忽略了輔料成本和經營成本,一塊裡脊肉經過工資不菲的大廚,順著肉的紋路加工成大小均勻的條,然後用上好的味極鮮醬油、雞精、鹽、五香粉、雞蛋、生粉、麵粉煨制入味,然後燒油至八成熱下鍋抖散,成型後撈出再復炸兩到三次,外焦裡嫩金黃色裝盤,然後再撒上精心調製的椒鹽,才出來一盤色香味俱全的成品。

然後你坐在提前開著空調的房間裡,喝著服務員剛泡的茶水,用著剛消過毒的餐具,免費的餐紙用了一張又一張,大蒜瓣要了一碗又一碗,給的慢了、少了就開始吆喝“不值錢的東西也不多給點,下次還讓不讓來了。”

也有部分消費者,酒水自帶、海鮮自帶(還不給加工費)然後點幾個青菜,就可以兄弟姐妹酣暢淋漓到天亮的感覺。外帶食品酒水先不說利潤問題,最大的焦點是食品安全問題,萬一出了安全問題,責任怎麼算?

物價、人工漫天漲價的時期,各行各業的成本都在增長,尤其是餐飲行業,行內人都知道,毛利率低於百分之五十的店遲早必死無疑,有了利潤哪怕是微利,才是保證店家經久不衰的前提啊!

做餐飲不易,且行且珍惜

做餐飲不易,且行且珍惜!希望朋友們多多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