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食蟹的歷史居然這麼悠久

中國人食蟹的歷史,最早又可追溯到西周時代。從《周禮》和晉代《

字林》記載可知,我國已有兩千七八百年的吃蟹歷史。自古以來,食蟹似乎是一件大有講究的雅事。早在明代,能工巧匠即創制出一整套 精巧的食蟹工具。據明代美食指南《考吃》記載,明代初創的食蟹工具有錘、鐓、鉗、鏟、匙、叉、刮、針8種,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腰圓錘、小方桌、鑷子、長柄斧、調羹、長柄叉、刮片、針。故稱之為"蟹八件"。古人發明食蟹工具後,吃蟹成了一件文雅而瀟灑的飲食享受。以小巧玲瓏的金、銀、銅餐具食蟹,妙趣橫生,可以說是一種逸緻的高雅餐飲活動。


中國人食蟹的歷史居然這麼悠久


秋季的大閘蟹無論是蒸、煮還是煎、炒、醃味道都極其鮮美,但是如何食蟹也是很有講究的,明清時期,文人雅士品蟹乃是文化享受,賞菊吟詩啖蟹時,人人皆備有一套專用工具,蘇滬杭俗稱“蟹八件”。根據有關資料可知,明代最初發明食蟹餐具的人,名叫漕書,為了吃蟹減少麻煩,吃得方便暢快,他創造了錘、刀、鉗三件工具來對付蟹之硬殼,後來逐漸發展到八件。食蟹又分“文吃”和“武吃”,所謂的“武吃”吃的是快意,“文吃”吃的是工具。

 


中國人食蟹的歷史居然這麼悠久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普及一下蟹八件的使用方法:

“蟹八件”包括小方桌、腰圓錘、長柄斧、長柄叉、圓頭剪、鑷子、釺子、小匙分別有墊、敲、劈、叉、剪、夾、剔、盛等多種功能,造型美觀,閃亮光澤,精巧玲瓏,使用方便。

螃蟹蒸煮熟了端上桌,熱氣騰騰的,吃蟹人把蟹放在小方桌上,用圓頭剪刀逐一剪下二隻大螯和八隻蟹腳,將腰圓錘對著蟹殼四周輕輕敲打一圈,再以長柄斧劈開背殼和肚臍,之後拿釺、鑷、叉、錘,或剔或夾或叉或敲,取出金黃油亮的蟹黃或乳白膠粘的蟹膏,取出雪白鮮嫩的蟹肉,一件件工具的輪番使用,一個個功能交替發揮,好像是彈奏一首抑揚頓挫的食曲。當用小湯勺舀進蘸料,端起蟹殼而吃的時候,那真是一種神仙般的快樂,風味無窮。


中國人食蟹的歷史居然這麼悠久


雖然江河湖海都出產有螃蟹,但古人認為海蟹不如江蟹,江蟹不如溪蟹,溪蟹不如湖蟹,而湖蟹中尤以“蟹都匯”大閘蟹口味鮮嫩!

用蟹八件吃螃蟹的步驟其實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隻要稍微瞭解一番之後,你就能用蟹八件品嚐到大閘蟹的絕世美味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