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退坡后所有车企全部暴死 就连风光无限的比亚迪也未能幸免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11月中国汽车市场连续第五个月出现下降,同比下降近14%,这是中国汽车市场遭遇了六年多来最大的月度跌幅,今年也将是30年来首次年度下跌。大众汽车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预计,到今年底,中国整体乘用车市场将下滑4%至5%。

补贴退坡后所有车企全部暴死 就连风光无限的比亚迪也未能幸免

作为中国汽车市场上的主要厂商之一,比亚迪在如此低迷的大环境下也不能幸免。1-11月份,比亚迪汽车的累计销量为249,889辆。其中,11月份单月,比亚迪汽车的销量为20,906辆,同比下滑36.1%。为何之前销量爆表的比亚迪会下降的如此厉害。

质量问题太多 新能源汽车战略失败

曾经,比亚迪的爆款神车比亚迪F3,靠着其超低的售价(手动舒适型,最低配指导价只有4.39万元)和不错的配置(最低配都有发动机启停系统)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掏钱购车。然而,由于比亚迪F3的质量存在问题,加上比亚迪官方也不在意品牌的形象,导致比亚迪F3的口碑极差,比亚迪旗下的其它车型也大受影响。据了解,目前,比亚迪旗下的速锐一个月销量为2000余台,F0销量为1000余台,比亚迪S7比哈弗H6大两号,配置比H6高得多,价格相同,但销量却不及H6的五分之一。而当年和H6对标的S6,现在月销量仅为几百台。

补贴退坡后所有车企全部暴死 就连风光无限的比亚迪也未能幸免

号称国内"新能源汽车一哥"的比亚迪,在国内消费者眼中,除了燃油车方面,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品牌形象也非常不堪的。从比亚迪论坛了解到,很多车主指责比亚迪秦实际驾驶过程中纯电续航里程不达标,与宣传不符。这些车主为了维权,在车身上贴满了大字报:买了比亚迪,不是在4S修车,就是在4S修车的路上、续航宣传70公里,实际只有40公里、宇宙神车比亚迪,只要能动就正常。其实,转型新能源汽车对比亚迪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重塑品牌形象的机会。但这几年比亚迪先后推出的秦、唐、宋、元等新能源汽车,都存在电池续航力差、衰减过快等种种质量问题,几乎每年、每个月都有成群结队的消费者拉着横幅到4S去闹事。

补贴退坡影响客车领域

"受2018年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影响最大的是客车领域。"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对媒体表示。根据2018年财政补贴政策,2月12日起至6月11日的过渡期内,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按照此前对应标准的0.7倍补贴,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按0.4倍补贴。

补贴退坡后所有车企全部暴死 就连风光无限的比亚迪也未能幸免

比亚迪新能源大客车全国销量第一,所以受影响最大。王传福表示,"一二季度财务压力比较大,因为政府补贴新政策的起始日是6月11日,在此之前还要维持终端价格,汽车厂商要把国家减少部分的补贴弥补上。"

两款主力插混产品呈现颓势

在政策完善和调整状态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泡沫被逐渐戳破,车企间的竞争开始真正回归到技术和产品上来,这对于此前"借市场东风而跑得太快"的车企而言,无疑会带来致命的打击。

补贴退坡后所有车企全部暴死 就连风光无限的比亚迪也未能幸免

从数据来看,2016年上半年,比亚迪唐的销量为19134辆,占据了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总销量的15.9%,而紧跟其后的北汽E系和江淮IEV分别只有8.3%和8.1%。但从2017年上半年情况看,比亚迪唐居然出现了同比下滑61%的情况。而唐的销量快速下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产品力逐渐衰弱。

国内审美角度不同

从中国的审美角度来看,对于汽车的设计要求高,而且中国人的审美观念比较特殊,喜欢大气稳重的车型,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的时候丰田的SUV卖得比较火,后来哈弗H6取得巨大成功的最重要原因。而且中国人对于汽车外型的要求一直都是一个:新。

补贴退坡后所有车企全部暴死 就连风光无限的比亚迪也未能幸免

一定要新,要有变化才可以。这点对于比亚迪的要求太高了,比亚迪的车型,比如S6,S7,唐等,外观相似程度太高了,这导致了一些问题,虽然有家族特征,也想学一下一汽的套娃策略,无奈还是功力不够,最终的结果在大家看来,好像外形没啥变化,令大家提不起兴趣来,这也是比亚迪销量下滑一个重要的原因。

想要翻身依靠谁?

产品实力不过硬,导致比亚迪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被动,而兼顾燃油车与新能源将会让这家民营企业背负更大的压力。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市场的主流方案是合资,中国对于新能源车有着一流的市场与政策,通过合资手段一方面可以快速获取技术储备,另一方面可为企业节省大量的资金压力,例如大众动辄340亿欧元投入到新能源的研发,投资零头甚至超过了比亚迪去年一年的净利润。

补贴退坡后所有车企全部暴死 就连风光无限的比亚迪也未能幸免

2018年,比亚迪将陆续推出e5450、秦EV450、宋EV400、元EV360四款新车型,作为比亚迪推出的首款A0级的SUV纯电动车型,元EV将肩负重任,进一步降低纯电动汽车的售价门槛。今年,比亚迪销量目标锁定在60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占比20万辆。

受制于新能源市场的整体体量不大,比亚迪想要依靠新能源车型翻身,近两年不太现实,2020年后比亚迪还将面对外资品牌产品的冲击,依托现在的产品质量,胜算不大。而在燃油车市场,比亚迪早已脱离主流阵营,甚至还没有可供翻盘的车型,计划推出的全新一代唐,去年月均销量1000余辆,而年款比亚迪F3也可能由于轿车市场的萎继续下滑。

如今的比亚迪,两手都想抓,可两手都不硬,燃油车的手受制于不进步的硬实力,新能源的手受制于市场体量,想要在2018年实现销量和利润的逆袭,希望渺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