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相信湖南人說的“一點都不辣”

四川人說不辣,你最多被辣到懷疑人生,湖南人說不辣,那是要你命。”

湖南人不是天生能吃辣,但是他們為了吃辣可以不要命。

千萬不要相信湖南人說的“一點都不辣”

一位湖南嶽陽的妹子,嘴裡長了7個口腔潰瘍,聚餐時依然堅持要吃特辣火鍋;

另一位長沙滿哥,胃潰瘍也一邊捂著肚子一邊往碗里加剁辣椒。

湖南人在吃辣這件事上,是真的厲害。

千萬不要相信湖南人說的“一點都不辣”

辣椒,一個來自美洲的調味品,十六世紀末被海淘的商人帶回中國。

第一站,它來到了浙江。然而浙江人只把它當作觀賞植物,明代湯顯祖《牡丹亭》裡稱之為“辣椒花”。

千萬不要相信湖南人說的“一點都不辣”

拜託,我辣椒明明有才華,你卻當我是個花瓶!

於是,在浙江懷才不遇的辣椒又來到了湖南。

當時,湖南剛經歷了戰亂和病疫,人口銳減、糧食短缺,從沿海地區遷入了一批移民開墾坡地。夏天,高溫多雨如桑拿房,冬天,寒冷潮溼如冰窖。

開荒者心態崩了,本來就沒東西吃,這破天氣搞得人毫無胃口,鹽這種金貴的東西更是買不起,但不填飽肚子就沒力氣幹活,怎麼辦?

辣椒天使般降臨了,它刺激著唾液腺,一個辣椒可以下三碗飯,並且,夏天吃辣開胃生津、祛溼發汗,冬日吃辣驅寒保暖,此乃神物!

千萬不要相信湖南人說的“一點都不辣”

正所謂,你浙江人眼裡的草可能是湖南人家的寶,辣椒在湖南如魚得水,一下子C位出道了。

緊接著,貴州、四川、江西等地都陸續發現了這溼熱地區的救命草,辣椒隨之在全國流行起來。

現在流行的免辣、微微辣、微辣、中辣、重辣、特辣、爆辣、變態辣等說法,其實很微妙。

在湖南人眼裡,臭豆腐、剁椒魚頭一點都不辣,辣椒炒肉也得用那種特別辣的辣椒做才有辣味兒,可不是青椒炒肉絲那種玩意兒。

然而作為一個外地人,去湘菜館子裡即使要了微辣,也會被辣到懷疑人生,終於體會到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歷史意義。

據說,湖南連炒鍋都是辣的……

千萬不要相信湖南人說的“一點都不辣”

實際上,辣度是可以通過數據衡量的。辣度的分級單位是史高維爾單位(ScovilleHeatUnit,以下簡稱SHU),辣度可以從300多萬SHU到完全一點都不辣的0SHU。

目前世界上最辣的辣椒是辣度達到318萬SHU的X辣椒,是國內常見的朝天椒的30~60倍,小米辣的60~100倍。這種辣椒哪怕只是舔一口,都有導致過敏性休克和死亡的風險,所以不能單獨食用,需與其他調料搭配做成辣醬。

辣椒之所以辣,是因為含有辣椒素,這是一種神經毒素,令人產生一種灼燒感,所以辣其實是一種痛感。

辣的灼燒感又會促進人體內釋放一種止痛物質——啡肽,同時產生類似於嗎啡的快感,令人上癮、著迷。所以吃辣時會有又辣又想吃、辣得酣暢淋漓的爽快感。

對於湖南人來說,沒什麼微辣重辣之分,但是有一種辣,是連湖南人都受不了的——薑辣。老薑混合幹辣椒、紅尖椒製成的薑辣蛇、薑辣鳳爪、薑辣豬腳,是從舌尖辣到口腔、喉嚨、胃部,第二天再以上火便秘為收尾。

要一個湖南人不吃辣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

千萬不要相信湖南人說的“一點都不辣”

不吃辣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

湖南人對辣椒的喜愛是認真的,湖南人=不吃辣會死星人。

湖南有全國唯一的一本專門研究辣椒的科技期刊《辣椒雜誌》;湖南曾經種植了將近600個辣椒品種,種植面積和產量都是全國第一。現在,湖南本地種植的辣椒已經不夠吃了,每年進口辣椒量又成了全國第一。

湖南人的一日三餐都離不開辣椒。

早上嗦粉,要放剁辣椒、辣椒蘿蔔,或者直接蓋辣椒炒肉的碼子。

中午吃飯,豆豉辣椒炒肉,剁辣椒炒雞蛋,再來一道青辣椒炒紅辣椒。

晚上來場口味蝦、口味蛇、薑辣鳳爪,這一天才算完。

每個湖南人家的冰箱裡,都不會少於10種辣椒製品。

千萬不要相信湖南人說的“一點都不辣”

講真,面巾紙和補妝產品在湖南的銷量一定很好,因為頓頓都要辣得一頭汗,妝被擦花又得補。

你說吃辣長痘痘?不存在的。湖南妹陀個個水靈順溜兒,她們會告訴你皮膚好的秘訣就是吃辣椒,吃辣還能瘦身。

若想得罪一個湖南人也很簡單,三天不給他辣椒吃,再精壯的漢子也會變得四肢無力、精神萎靡。

千萬不要相信湖南人說的“一點都不辣”

哲學家張起鈞曾經來到湖南,說湘菜這辣味兒“愈嘗愈勇敢”。哲學家就是看得透,確實,不怕吃辣的人,膽子大,人也更勇敢。

因為辣味兒並不是那種享受型的味覺體驗,而是如前文所說的痛覺體驗。喜歡吃辣也暗含著一種挑戰的心理——挑戰他人之不能,挑戰自我之可能,湖南人“敢為人先”的性格特點,或許就來自這火辣辣的滋味。

辣椒似乎化作了湖南人心中盛著的一盆火,形成了說話做事潑辣、待人接物熱辣的火辣直爽的性格。

湖南湘西女作家丁玲曾說:“我這個人有點倔脾氣,湖南人的倔脾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