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二白 崇明滋味

一清二白 崇明滋味

冬令進補必要吃羊肉,眼下恰如其分便是吃羊肉的時候了。或許多數人都會脫口而出蘇州藏書羊肉,但老克勒肯定知道來自阿拉上海“寶島”的崇明白山羊肉,那也是鼎鼎有名的。

既然說起地道的崇明菜,那就順便提一提還有哪些崇明的特色美食。比如被稱作“一清二白”的崇明三件寶——白山羊、老白酒,和清水蟹,當然,還有一味也不得不說——崇明糕。

羊肉要配老白酒

一清二白 崇明滋味

崇明白山羊,是崇明縣特定水土條件下孕育而成的特產,被國家農業部批准命名為“長江三角洲白山羊”。

白山羊皮毛肉兼用,白山羊毛是制筆的好原料,羊肉更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冬令禦寒助暖的滋補佳品。

冬天地裡農活空閒了,村裡的人們便醞釀著要“吃講醵”了,而“吃講醵”就好像有約定俗成似的,羊肉和老白酒,那必是飯桌上的標配。

吃講醵

“吃講醵”是當年崇明農村裡老百姓在農活閒暇時的一種聚餐方式,類似於老上海說的“劈硬柴”。大夥兒聚在一起把酒言歡,待一餐結束後再平攤費用。而這“吃講醵”也算是上海最早的AA制了吧。

之所以叫“吃講醵”,是因為崇明把吃得好叫“吃講”,聚在一起“吃講”自然就叫“吃講醵”了。

一清二白 崇明滋味

先是幾個男人到東到西打探,誰家有養得肥肥壯壯的白山羊要賣,相中了便買回來,放到生產隊的畜牧場上宰殺。羊皮剝下來,羊油掏出來,羊腸拎出來,這些都賣給供銷社的土畜產品的收購部,所得也能抵上大半隻羊的價錢。

一清二白 崇明滋味

把羊肉羊雜碎放在一起,燴熟後再添入矮腳青菜。紅燒白山羊肉的赤醬伴著青菜的翠綠,就著燙得暖暖的崇明老白酒,島上的男人們大呼小叫地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很是過癮。

尺布暖一角 碗酒暖一身

“尺布暖一角,碗酒暖一身 ”這話用來形容老白酒,意思就是,在窮得身邊只有幾文錢的時候,也不會用它去買一塊衣料來禦寒,而情願用來打上一碗酒解饞。

一清二白 崇明滋味

在老一輩崇明人的記憶裡,據說這樣吃過幾次“講醵”,一整個冬天開河做岸、挑泥掘溝都不覺寒冷了。

但其實,崇明白山羊也有其它考究的吃法。

羊肉煮熟後切成冷盤,那潔白凝脂的羔片蘸上甜麵醬,引得人“饞吐水”嗒嗒滴。肥而不膩的白切羊肉豈止一塊二塊能解得了饞?又或者清炒,脆嫩爽口的羊肝伴著青青蒜葉,惹得人滿口生津。若能慢悠悠地倒上一碗老白酒,就著清炒羊肝,可一飲大半天。

一清二白 崇明滋味

白山羊肉還可以用來煲湯,活色生香的羊骨和著崇明香酥芋,一調羹一調羹地喝著這湯,從口裡暖到胃裡,數九寒天裡也會渾身冒汗。還有人喜歡以羊肉清湯為底,下著麵條來吃,美味飽腹又方便。

所謂冬吃羊肉賽人參,《本草綱目》中道:羊肉具有暖中補虛,開胃健力,滋腎氣,養肝明目,健脾健胃、補肺助氣。

一清二白 崇明滋味

蜜棗羊肉

崇明白山羊肉若用來熬粥,起溫補腎陽,補血調經之效;再或者用蜜棗、橘餅、蓮子,白糖、蜂蜜等食材一起製成蜜棗羊肉,大飽口福之餘也有理氣潤腸通便的食補療效。

甘腴味極清水蟹

一清二白 崇明滋味

崇明清水蟹,就是我們常說的崇明蟹,學名叫“中華絨螯蟹”。因其兩隻大螯上有絨如毛,故早前崇明本地人稱之為“老毛蟹”。它的出生地就在崇明的長江口水域,肉質格外細嫩。

秋風起,蟹腳癢,此時多少吃貨的心已經交給了這甘腴的崇明蟹了。跨長江,排排坐,吃蟹蟹。寧在隧橋裡堵上個三辰五時的,也不願負這綠島秋蟹美味。

一清二白 崇明滋味

崇明清水蟹每到入冬時節紛紛遊至崇明島附近水域、鹹淡水交接的地方繁衍後代,然後蟹苗會被崇明島的漁民們捕撈上島,蟹農們將小蟹養到紐扣大時(又叫“扣蟹”),陽澄湖的養殖戶和全國各地的養殖戶紛紛前來崇明島購買,帶回去養大,然後再經過大量的宣傳,讓大家誤以為螃蟹是陽澄湖出生的,其實大閘蟹的真正故鄉是在崇明島附近的水域。

因為說到崇明蟹,人們聯想到的都是那個頭小、身底烏黑的“烏小蟹(hā)”。

一清二白 崇明滋味

崇明蟹以前養不大,主要是因為長江口的水是鹹的,如果水中鹽度超過千分之十,大閘蟹就難以長大,而如今,技術人員將水的鹽度控制在了千分之二到千分之四,再輔之以其他生態養殖技術,探索出了大蟹養殖模式。

雖說鹽度過高,蟹就難以長大,但相比在淡水中養成的大閘蟹,鹽度正好的淡鹹水中長大的崇明清水蟹不僅殼硬、體格健壯,且體內的遊離氨基酸也較豐富,吃起來別有一種鮮甜味。因此在吃崇明蟹的時候若不蘸醋,更能品得出蟹的鮮甜。

若說吃蟹要吃得風雅,那還得順帶聊聊“蟹八件”。

蟹八件

一清二白 崇明滋味

還記得曾經這個“江南女子如何優雅的文吃大閘蟹”的視頻嗎?視頻中所使用的吃蟹工具就是蟹八件。

早在明代,能工巧匠創制出一整套精巧的食蟹工具。據明代美食指南《考吃》記載,明代初創的食蟹工具有錘、鐓、鉗、鏟、匙、叉、刮、針8種,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腰圓錘、小方桌、鑷子、長柄斧、調羹、長柄叉、刮片、針。故稱之為“蟹八件”。

一清二白 崇明滋味

“蟹八件”使得吃蟹成了一件文雅而瀟灑的飲食享受。吃的是優雅、是韻味。

尋味古法崇明糕

“自有崇明在宋朝,同齡就是崇明糕”說的便是崇明糕的悠長曆史。

一清二白 崇明滋味

崇明的民風淳樸,和很多地方一樣,當地居民過年都要吃年糕、盼節節高。崇明糕的大蒸籠一般只有過年時才會用,所以需要提前一晚上拿出來浸泡在水裡,以防蒸糕時的高溫和水蒸氣,讓木頭變形。

一清二白 崇明滋味

從這個大蒸籠就可見崇明糕體型之大

當地人蒸糕一般都要用自家種的米。把米脫粒、洗淨、浸泡過夜,第二天送到作坊裡打成米粉。20斤米粉配大約5斤白糖,再摻上紅棗、核桃仁、糖桂花等等,考究的人家還會再加入松子仁、瓜子仁、果脯、蜜餞之類的。

一清二白 崇明滋味

崇明糕是如何蒸制的呢?

先大鍋水燒開,再放上蒸籠。在這過程中,一般會用棉絮、布片等塞住蒸籠和鍋沿之間的縫隙,只有不漏氣才能保證米粉受熱均勻。

水沸騰後,把蒸籠取下,在裡面鋪上一層厚厚的米粉原料。期間還得仔細觀察著,米粉一旦變色就得迅速再撒上一層。因為如果等待時間過長,第一層粉熟透了,就會黏在一起,導致蒸汽無法透過,再撒上去的粉就熟不了了。

一清二白 崇明滋味

粉越撒越高,越到上面越難熟,需要豐富的經驗和技巧。蒸一籠刮刮叫的年糕是每家每戶過年時最大的期盼,萬一蒸了夾生糕,這在以前會被一家老小視為新年不吉,是十分忌諱的事。所以大家都會選派家裡經驗最豐富一個人來蒸糕。

等到最上層的米粉變色,就是崇明糕出爐的時候了。蒸好的崇明糕又大又圓,和蒸籠的總重量在30斤以上,起鍋時很是考驗臂力和一氣呵成的技巧。

一清二白 崇明滋味

春節時,淳樸好客的崇明人就將這甜糯的崇明糕用來款待親朋好友了。

可以切條與酒釀同煮,也能加入少量油煎到外焦裡糯,不然平日裡最簡單的吃法就是每天煮飯時,放幾塊糕在籠屜裡,用蒸汽使它恢復原本的軟糯和香甜。

一清二白 崇明滋味

在老一輩的記憶裡,咬下一口崇明糕,齒間遭遇糯米的小小倔強,隨即一下子軟糯在舌尖,葡萄乾的酸,若無若有桂花的甜,一塊從頭吃到尾,你才明白這就是家鄉的滋味。

千山萬水,人總會記得家的滋味。

圖片整理自網絡

點擊回顧上海各區縣老照片:

一清二白 崇明滋味一清二白 崇明滋味

看懂上海粉絲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員”申請入群(申請時請註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樣)。

等儂來吃一杯老上海的茶!

點擊“閱讀原文”還可下載看看新聞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