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為何以白為先、以白為尊?

蒙古族的飲食習慣是先白後紅。“白”就是乳及乳製品,“紅”就是肉和肉食品。無論是大小宴席,或者與鄰里間日常往來,蒙古人都以白色食品為先導。不管是冽冽寒冬,還是炎炎盛夏,主人一定要先給客人獻上新煮的奶茶,同時拿出奶製品來招待客人。來客不管是吃飽喝足,還是飢腸轆轆,一定要先品嚐主人準備的熱氣騰騰的奶茶和色香誘人的奶食品,以示對主人的尊重。

蒙古族為何以白為先、以白為尊?

茶禮過後,主人會馬上端上噴香肥美的手把肉或是肉製品來款待客人。如果,客人一到,不以白食招待,而是直接端出紅食,那麼來客會認為主人不尊重來客,把來客當成了“餓棍”,客人會非常的不高興。同樣,如果客人不先品嚐白食,看見紅食上來就下手,那會被主人小看,會被認為不懂“規矩”,不懂禮貌,不值得尊重。

蒙古族為何以白為先、以白為尊?

在蒙古地區以最高禮節“全羊席”招待客人時,常常會在羊頭上放一塊羊拐大的黃油,就是由此來表示:再高檔的紅色食品仍要以白食為先導,可以說這是“以白為先”的典型例子。

蒙古族為何以白為先、以白為尊?

以白為先、以白為尊,是滲透在蒙古人物質和精神生活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習俗。這與草原人的生存環境與生產、生活方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藍天上的白雲、雪白的羊群、潔白的蒙古包、乳白的奶食品、聖潔的哈達……蒙古人世世代代,每時每刻都生活在白色的世界裡,他們對白色寄予了無限美好的嚮往。

蒙古族為何以白為先、以白為尊?

對蒙古人來說,白色是豐收富餘、純潔高貴的象徵,也是幸福快樂的象徵。蒙語的白色,音譯為“查干”,蒙古人將萬象更新的初春一月稱為“查干薩日”,意為白月,即正月、春節;將聖潔無比的乳製品叫做“查干伊德根”,意為白色食品;蒙古人在人名、地名上也喜歡用“白”字,比如查干夫,直譯是“白小子”,意譯為“吉祥娃”;“查干淖爾”意為白色的湖;還有藏傳佛教傳入蒙古地區後,修建的佛塔都是白色塔;獻給尊長和客人的禮物就是潔白的哈達。羅布桑卻丹在《蒙古風俗鑑》中說到,蒙古族以“白色伊始”。


蒙古族為何以白為先、以白為尊?

而《馬可·波羅遊記》中,也談到蒙古人新年的一些“白色”習俗:“按他們的觀念,這是吉祥的象徵,是希望求得一年到頭在生活中都能夠萬事如意,快樂安康”。

蒙古族為何以白為先、以白為尊?


蒙古人認為,白色是具有純潔與吉祥的雙重意義。每逢祭祀山水神靈、祖先的聖靈、敖包、蘇勒德的時候,蒙古人往往以祭灑潔白乳汁的方式來表達心中的無限敬意。迎娶新娘時,進蒙古包前給她嘗一口鮮奶,以此祝福夫妻恩愛、白頭到老。


蒙古族為何以白為先、以白為尊?

當親朋好友、來客遠行或返回時,在他們的背後,向他們前行的方向潑灑鮮奶,祝他們一路順風。親朋好友之間,互贈禮物,尤其對尊貴的客人,贈送禮物時都以白色食品、白色布匹、白色的活畜為首。誇讚某人心地善良時,說他“心地白”等等。蒙古人的生活中不能沒有白色,更不能沒有以白色物品來代替祝福。蒙古人的生活中離不開白色,他們崇尚白色,喜愛白色,他們對“白色”的執著令人讚歎,讓人感動。正是這種執著,讓一個民族獨樹一幟的燦爛文化更加耀眼奪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