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持久戰——未來10年,如何決戰生鮮電商?

論持久戰——未來10年,如何決戰生鮮電商?


——7年荊棘路,夢想帶我去飛翔

“檸檬還在樹上掛著賣春,枇杷已經開始悄悄約會,水蜜桃像情人的臉蛋,醞釀了整個冬天……每一個水果都是我前世的情人。”

如果你是一名生鮮電商,或許你就會看到一段這樣詩意的文字。沒錯,那就是我,舒雍,文藝青年賣水果,一個在生鮮電商的征途中艱難跋涉了7年的文學青年。

在這7年裡,我從不名一文的“三無青年”——沒錢、沒房、沒媳婦,到如今在成都市區擁有2套房子,嬌妻在懷的資深“老男孩”、“老牛吃嫩草”,我的媳婦比我小8歲。在這7年裡,它見證了一個毫無背景只有背影的農村單親家庭里長大的大齡男青年,是如何通過努力和奮鬥來改變命運的。在這7年裡,看似風光的背後,其實掩藏著多少的淚水和辛酸,忍受著內心多大的恐慌和煎熬。

論持久戰——未來10年,如何決戰生鮮電商?

生鮮電商的使命

——先農人之憂而憂,後農人之樂而樂

作為一名生鮮電商,尤其像我這樣兒時生活在鄉下的農村青年,多多少少都有一種鄉土情懷埋藏在我的內心深處,稍不注意它就會生根發芽。沒錯,這就是我們新農人,在面對互聯網+時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移動社交電商風起雲湧,這樣的春風下容易出現的情景。我們迫切需要改變命運,我們迫切需要賺錢,我們迫切需要成家立業,我們生活在鋼鐵森林般的城市,而心已經回到了兒時那些魂牽夢繞的地方,那片生我養我的土地,那片喊我們“狗娃”、“傻蛋”,只知道喊我們小名不知道大名的地方。我們身未老,但心已經開始有了鄉愁。我們想回到農村,再造故鄉,開拓疆土,創立屬於自己的商業王國。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懷,我們看到了無數的生鮮電商風起雲湧,各大生鮮電商平臺前來後往穿梭於基地,如過江之鯽。但是當我們看到了我們農民同胞或許還有我們的親戚朋友包含在內種出來的生鮮產品,包括蔬菜、水果等等農產品等卻賣不出去,而我們的力量卻又是那麼地渺小,我們想幫助他們,卻在很多時候又無能為力。沒錯,這不是你一個人的無力,而是一群人的無助,更是整個農業電商鏈條的無助,因為我們驀然發現,原來這一切的一切都要遵循市場規律、商業法則。

當我們尋遍山涉遍水,卻很難發現一種能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生鮮產品時;當我們發現一個好產品並解決了包裝發貨環節而又發現毫無價格優勢時;當我們終於接到了訂單結果發貨後因為野蠻快遞而摔得面目全非時;你是不是開始懷疑,我們生鮮電商的這條路走對了嗎?我們生鮮電商的客群在哪裡?我們生鮮電商的產品怎樣才有競爭力?

論持久戰——未來10年,如何決戰生鮮電商?

生鮮電商的坑

——7年一覺生鮮夢,贏得業界薄姓名

作為一個在生鮮電商行業裡浸泡7年的生鮮電商人,我可以說是絕對見證了中國生鮮電商的萌芽和興起、草莽英雄階段的發展、群雄逐鹿的飛躍,以及遇到的困難和險阻。其實,在生鮮電商這條道路上,很多時候攔路虎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找不到的解決的方法,更為可怕的是我們釐不清方向。

在我的親身經歷以及和生鮮電商同行的交流中,我發現了做生鮮電商這行其實有很多坑,比如許多人片面追求大而全、許多人定位屌絲客戶,許多人追求價格戰,還有各種B2C、B2B、O2O……等等模式,當然,並不是說哪個方向就錯了,而是選擇那個方向時我們自身能力與市場情況是否匹配。

比如生鮮電商同行最容易想到的,也是最常見的就是價格戰,就是恨不得我們賣的產品價格全城最低,或者說全國最低價。其實,低價並沒有錯,錯就錯在我們是否有強大的供應鏈和銷售量來支撐起我們的低價策略。如果你的供應鏈特牛逼,銷售渠道特別多,成本控制特厲害,真正地做到能夠最低價還能盈利,那是可以用“薄利多銷”的低價策略的。

但是,很多的生鮮電商,尤其是新手初入的時候,要供應鏈沒有,最多就是找到別人一件代發;要粉絲沒有幾個,要圈子沒有幾個埋單的,要渠道更是空中望月,試問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能夠做到低價?如何能夠做到“薄利多銷”?只能是空悲切!

還比如,許多生鮮電商追求大而全,什麼產品種類都想賣,什麼檔次的水果都想賣,恨不得大小通吃,一口吃個胖娃娃。誠然,這種想法沒有錯,只是現實條件不允許。試問,你追求大而全你,拼得過線下傳統商超嗎?還有種類那麼多,你的採購成本和損耗問題能夠解決嗎?最後你什麼水果檔次什麼品類都想賣,你和傳統的百貨商場有什麼區別?

除非,你是做生鮮電商平臺,就像王健林搞的萬達廣場,和馬雲做的阿里巴巴集團一樣,他們其實壓根不賣貨,只是招商收租金、收服務費,壓根就不是靠賣貨賺錢。但是,你有這樣的資源整合能力和資金實力嗎?

作為一個以B2C為主的生鮮電商,我本地化同城配送(其實就是水果外賣)做過,電商遠程發全國各地的客戶做過(這才是大多數人理解的狹義的電商),一直跋涉在生鮮電商的茫茫征程中,唯有前進的腳步提醒著我,這路還很長很長……

論持久戰——未來10年,如何決戰生鮮電商?

生鮮電商的破局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前面說的基本上是屬於生鮮電商B2C層面遇到的問題。現在說說生鮮電商B2B,說到這個模式,我的理解其實就是過去傳統的批發,這也是目前在成都生鮮電商同行做的最多的模式,因為成都的生鮮電商同行很多是“批發市場二代”,也就是他們的父輩是幹傳統水果批發生意的,他們自身或多或少有一些傳統的經銷商渠道,有了這批原始的種子客戶,才能養活一個企業,才能謀長遠發展。

其實,在很大程度上許多做生鮮電商B2B模式的,只是披了一層電商的皮,乾的還是傳統的生意。說白了,B2B依賴的還是看你在出發的時候是否有經銷商渠道和企業客戶,比如是否擁有連鎖水果店包括夫妻店資源,能讓他們來採購;比如你是否擁有公司採購資源,即你和某個公司的行政部或者採購部有關係;在行徑的路上,你是否能夠快速拓展這些經銷商渠道,依靠你以前的關係做到快速裂變?

還有生鮮電商O2O模式,我覺得要做好O2O,除了擁有強大的線上營銷能力之外,還需要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到線下開實體網點。如果沒有線下密集的實體網點做支撐,O2O

可以說是空中樓閣。另外,只有網點夠多,你才能積累大量的來自線下的粉絲,因為一般的個人也好企業也罷是很難擁有線上吸粉能力的,也就是說很難具有自媒體或網紅主播等IP能力。

也就是說,如果你沒有強大的銷售量,你是很難與基地供應鏈對接的,你也很難做到落地配(遠程採購,利用空運物流發到當地機場,然後去機場接機,最後本地化集中配發)的。所以說,銷量和供應鏈是相輔相成,沒有強大的供應鏈就沒有強大的銷量,因為沒有強大的供應鏈你就很難有價格優勢;反之,沒有強大的銷量,也就不可能做好牛逼的供應鏈,因為種出來賣不出去。

我覺得,在生鮮電商這個行業,從長遠來說,需要做供應鏈的企業也好,種植農戶也罷,要種出差異化的生鮮產品,種出讓人放心的產品,因為中國的農產品現狀僅僅停留在滿足“量”的基礎上,離“質”這個標準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在消費者這一端,需要真正的中產階級的崛起,需要消費理念的崛起,需要消費能力的崛起,什麼時候我們買水果不是按斤賣,而是按個賣,不看大小,只看健康和味道,我們生鮮電商這條路才能徹底走通,才能徹底走好。

當然,作為生鮮電商企業也好,個人也罷,我們首先要弄明白,我的優勢是什麼?我在生鮮電商這個漫長的鏈條中最擅長做什麼角色?是有資金和經驗做供應鏈?還是擅長營銷做銷售?是擁有強大的銷售渠道“賣貨”,還是擁有優秀的自媒體網紅IP才華“賣人”?

我相信,未來的生鮮電商也好,各行各業也罷,一定是共享經濟和緊密合作,也就是擅長做供應鏈的做供應鏈,擅長做銷售的做銷售,擅長做營銷培訓的做營銷培訓,擅長賣工具軟件的賣工具軟件……我們的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資源共享,比如基地共享、分揀加工倉儲共享、團隊共享、社群社區共享、渠道平臺共享、產品共享、品牌共享、培訓共享,總之共享讓我們更精彩。

最後的最後,就是需要大量的新人和人才湧進來,用南宋詩人朱熹在《觀書有感》的詩句來結尾,那就是“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論持久戰——未來10年,如何決戰生鮮電商?

歡迎大家關注我私信我,分享你對生鮮行業+自媒體創業的看法,也別忘了把這一篇文章轉發,分享給你的朋友,歡迎大家來評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