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菜」說:什麼是中國菜?中國菜有什麼魅力?河南省餐飲協會會長張海林這樣看……

“中國菜”說:什麼是中國菜?中國菜有什麼魅力?河南省餐飲協會會長張海林這樣看……


中國菜的概念是多元的、寬泛的、延伸的。是可以在不同的範疇中和歷史的緯度上去詮釋的。因此,從飲食的角度上,中國菜是中國的菜餚,包括面、飯、點,是中國人的飲食之物,在中國烹飪文化的範疇中,他是在中國烹飪理論的指導下,運用中國烹飪的工藝手段所製作出的各類產品。在歷史上,中國菜是以黃河流域文明為主幹的中原烹飪文明的產物,是中國的、漢族的。在現代,中國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疆域內各民族的菜餚的總稱。從社會學的角度上,中國菜及其組合與食用方法是中國人獨有的生活方式。在人類文明的範疇中,中國菜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文明高度發達的最重要的標誌之一。


“中國菜”說:什麼是中國菜?中國菜有什麼魅力?河南省餐飲協會會長張海林這樣看……


然而,在如此多元的情況下,在整個世界各民族文化深度交流和碰撞的背景下,對中國菜的瞭解、認識、定性,必須是在中國烹飪文化的概念下才能準確、全面、多維度的完成。才能把握住中國菜在不同範疇中和緯度上存在的意義和地位。這是我們確立文化自信、堅持中國自己的文化道路,保證中國菜的屬性不變,特色不改,讓中國菜走向世界,發揮中國菜文化影響力的基礎條件,是讓中國菜繼續為中華民族存續、發展發揮作用,讓中國菜發揮引領整個人類的健康與未來的唯一途徑。


“中國菜”說:什麼是中國菜?中國菜有什麼魅力?河南省餐飲協會會長張海林這樣看……


從狹義和技術的角度上而言,中國烹飪是中國人生產、加工和處理食物的方式。指導這種方式的理論主要為三個方面。一是膳食結構組成,二是原料的物性所在,三是調節與諧和的理論。

“中國菜”說:什麼是中國菜?中國菜有什麼魅力?河南省餐飲協會會長張海林這樣看……

首先,中國人的膳食結構是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這個以穀物為主食,以果、菜、畜為輔助的膳食配伍在《黃帝內經》)問世前和問世後的數千年中指導、左右著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繁衍,雖然在現代曾多遭詬病,但其真理的光輝卻難以掩蓋。並被中國社會生活實踐中因大量食用動物性原料帶來富貴病所佐證。其二是對原料物性的認識,對各類原料溫、熱、寒、涼之屬性和甘、酸、苦、辛、鹹氣味的判斷與區分,決定著烹飪工藝的走向及施加,其雖然沒有西方營養學的精確計量分析,卻是如何安全攝取食物的準則和圭臬。在上述的兩個前提下,中國烹飪通過自己的工藝手段完成了鼎中之變,這個變是依照氣候的變化和人體的需要,根據不同原料的物性、氣味,運用多種烹調方法,通過相生相剋、量變質變、肯定否定達到和諧統一的效果,這是度的把握和烹飪的辯證法。


“中國菜”說:什麼是中國菜?中國菜有什麼魅力?河南省餐飲協會會長張海林這樣看……


所以,泛稱的中國菜,包括菜餚、面、飯、點具備如下特點,這就是:廣採博取、選優用精,工藝精湛、追求完美,五味兼備、和諧適中。所謂廣採博取,是我們對於烹飪原料使用的廣度和深度。雖有養、助、充、益之分,但不論是動物、植物、礦物,天然或種養,在通過烹飪、食用的甄別後都在採集之列,這是廣度。而一旦列入食譜,一動物之筋骨皮肉、臟腑器官,一植物之根莖葉花果,勢必充分利用,無有遺棄,這就是深度。所謂對食物之敬畏,對自然之尊重本出於此。而選優用精是指辨優劣,去糟柏和異味的過程,同時也發揮著對種養殖業提升質量和產量的作用。


“中國菜”說:什麼是中國菜?中國菜有什麼魅力?河南省餐飲協會會長張海林這樣看……


工藝精湛、追求完美是中國菜的又一個顯著特點。應該說,工藝水平的不斷提升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結果,但中國烹飪某些原料中老、韌、硬、幹、粗的質及腥、臊、羶、臭的氣味則是必須有精湛的技藝才能應對,同時精湛的刀工、火工又保證著菜餚色、香、味、形的完美,而對完美的不懈追求又刺激著工藝水準的提升,互為動力,共同提高,使中國菜餚的工藝水準達到了一個出神入化的境界,諸多現代工業的設備、工具也難以企及。五味兼備、和諧適中則深諳中國政治、哲學之精髓,是中國烹飪文化的核心表現,是中國菜獨具的魅力與特質。甘、酸、苦、辛、鹹五味是味之本,《禮記》雲: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調以滑甘。而滑甘是通利往來、調和五味。中國菜秉承此旨,順天應人,讓各物各味在烹飪過程中,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相互剋制、相互融合,達到共存共榮、和諧一統的效果。這其中的變化精妙微纖,關鍵是守中不偏,有熱有寒、不熱不寒、溫涼宜人,其中度的把握常在毫釐之間,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中國菜”說:什麼是中國菜?中國菜有什麼魅力?河南省餐飲協會會長張海林這樣看……


中國菜的這些特點是在一個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其中有政治的因素,地理的因素,但從根本上講,還是人體的需要,是生存和繁衍的需要。所以,當中國烹飪、中國菜帶著黃河流域文明、中原文明的標誌和印記擴散、播撒到四面八方之時,雖然經歷了被接受、被改造的過程,也曾出現過變異和缺失,但最終被延續和發展,在各個地域生根、開花、結果,形成了目前在中國菜這個概念的大一統之下,共性和個性並存,同一而又各具特色,大旗聳立、彩旗飄揚、奼紫嫣紅、百花齊放的局面。

“中國菜”說:什麼是中國菜?中國菜有什麼魅力?河南省餐飲協會會長張海林這樣看……

依賴於中國烹飪的一把刀和一口鍋,依賴於穀物、蔬果、菌菇、禽畜、水產所演變出的中國菜的萬千品種和無數個組合,中國人的筷子和桌子演繹出了中國的筵席、中國的社交文化和中國人的飲食生活方式。歷史上,中國人的吃、喝,中國人的進餐方式也經歷過手抓口撕、汙樽抔飲、刀叉並舉的階段,也有過篝火圍坐、席地而食的時代。但中國烹飪不斷提升的工藝水平,日益精雅和適宜的器皿與菜餚形制,讓原名箸子的筷子能夠攝取任何菜品。不論原料原本多大、多小、多粗、多幹、多硬、多韌,多麼不能下嚥,當它成為中國菜以後,皆可用這兩根棍棍取之、食之,輕鬆咀嚼並消化之。原本的粗暴和醜陋成為瀟灑和雅緻。


“中國菜”說:什麼是中國菜?中國菜有什麼魅力?河南省餐飲協會會長張海林這樣看……


再當將這些萬幹之菜品因人而設、因事而設,按照需要組合並鋪陳於圓桌之上成為筵席、筵會後,或家人、或親友、或同學、或同事、或商業夥伴、或政界交往,舉箸相對,觥籌交錯,為婚、為壽、為親情、為友誼、為交往、為合作而在一盤、一碟中以禮共餐之時,它便由飲食活動演變、延伸為家庭、族群、團體、社會交往、交流、溝通的一個溫馨、和諧的平臺。雖然在其中有過骯髒、齷齪、奢靡,有過非禮、敗德、違規、違法之事,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擯棄筵席、筵會所具有的作用和意義,否定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菜”說:什麼是中國菜?中國菜有什麼魅力?河南省餐飲協會會長張海林這樣看……


必須坦言的是,近幾十年來,中國烹飪、中國菜的這些核心理論和基本特色曾經受到西方文化的強烈衝擊,追捧珍稀、鋪張奢靡的封建糟粕則沉渣泛起,甚囂塵上,大有烏雲壓城、摧城之勢,可喜的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有著5000年深厚社會及文化基礎的中國烹飪、中國菜並沒有倒下,而且走上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更令人欣慰的是,中國烹飪、中國菜正在以更真實的面貌、更穩健的步伐走向世界,而且,中國人的筷子不是要征服世界,而是要造福世界,為世界人民的健康扣幸福效力。


“中國菜”說:什麼是中國菜?中國菜有什麼魅力?河南省餐飲協會會長張海林這樣看……


昨曰輝煌成詩話,明朝放眼思無涯。中國菜和它所代表的中國烹飪文化在經歷種種過去以後,正處在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在國家強大、時代昌盛,日臻實現百年之中國夢的當下,正本清源、撥亂反正,明確概念、梳理總結中國菜的方方面面,將其以一個整體呈現給世人、世界,是我們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並肩負起未來發展的開端。只要我們堅持自己的信念,牢固樹立文化自信,堅定的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歷史和未來一定會為中國菜、為中國的筷子,為中國的筵席喝彩。

“中國菜”說:什麼是中國菜?中國菜有什麼魅力?河南省餐飲協會會長張海林這樣看……

張海林 河南省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會長

河南開封人,曾起草《豫菜規範》地方標準,主編《中國豫菜》,著有《中國烹飪史綱要》《中國烹飪學基礎綱要》《案俎集文》等,是傳統餐飲文化、烹飪理論研究方面的專家,中國烹飪學研究的帶頭人,為河南烹飪事業的繁榮,中原餐飲文化的傳承和中國菜的發揚光大做出了突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