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專業班|沖咖啡之前爲什麼要悶蒸一下?

如果已經厭倦了咖啡萃取技術停滯不前,如果想學習如何做一杯咖啡和從咖啡館喝到的味道一樣好,那可以從研究咖啡悶蒸的科學開始。關於每個步驟,增加一些知識能夠幫助你改變一杯咖啡不愉悅的酸質,讓你萃取出一個想要的味道。有一個關鍵點去提升你的咖啡萃取技能,就是理解咖啡的悶蒸。

什麼是咖啡悶蒸?

在學習手衝咖啡的時候,一定會聽過一個詞叫做「悶蒸」。那麼「悶蒸」是什麼?讓我們先來簡單的過一下理論:咖啡悶蒸是指熱水在接觸咖啡粉之後,快速釋放氣體的過程。

咖啡悶蒸的緣由

咖啡要釋放的氣體產自於烘焙階段。每當咖啡生豆在被進行烘焙的時候,熱量會產生二氧化碳封存在咖啡豆裡面。烘焙過程一經完成,咖啡豆就開始緩慢地釋放這些氣體。在一段時間內,它會釋放的氣體比較多,我們稱之為「排氣期」。

如果你的咖啡豆是在10天內烘焙的,咖啡豆會中存有更多的氣體,也更需要排放氣體的步驟。當熱水接觸到咖啡粉的時候,咖啡粉就開始膨脹,把自身的氣體都丟出去,產生悶蒸效應,也就是你看到的像黑色小饅頭一樣的鼓包。膨脹後會減少咖啡粉的間隙,減小通道效應的概率。有時,還會提倡在手衝淺烘焙咖啡豆的時候,悶蒸時可以稍作攪拌,以提高萃取率。

現磨咖啡VS咖啡粉

咖啡豆在烘焙完成之後開始排氣,幾周之後,等到咖啡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完畢,咖啡中的風味也就散失完了了。如果你想要延長咖啡的風味,那一定要保存好咖啡豆釋放的氣體。

如果咖啡粉,氣體會輕易的從咖啡粉中跑掉。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都在提倡要在萃取前,現將咖啡豆研磨成咖啡粉。

影響悶蒸的變量

以下這些列舉出來的因素,多多少少都會影響悶蒸的狀態。

  • 溫度:這裡要提到兩個溫度:1.咖啡豆存放環境的溫度;2.萃取咖啡時的水溫。咖啡豆存放環境的溫度越高,氣體釋放的速度越快;萃取咖啡時的水溫越高,氣體會迅速釋放氣體,悶蒸時咖啡粉的鼓包也會越大。
  • 溼度: 越乾燥的地方,咖啡豆釋放氣體的地方越快。但是越溼潤的地方,也會促進咖啡豆中細菌和黴菌的生長。所以找到溼度均衡的環境存放咖啡豆是十分重要的。
  • 烘焙度: 烘焙程度越深,咖啡豆經歷的烘焙時間越長,咖啡豆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就會越多,悶蒸時的鼓包就會越大哦。
  • 咖啡豆硬度: 咖啡豆的硬度越高,二氧化碳氣體就會更多的被封存在豆內,不易逃出。

如何進行悶蒸?

對於使用不同的器具進行衝煮,悶蒸方法也不一樣。

(錐形類濾杯、T型濾杯、蛋糕杯……)

將高溫但非燒開的熱水倒在咖啡粉層的中心,由內向外畫圈進行注水,然後在水流不斷的情況下再從外部繞回至中心點。若不是用特殊研發的萃取手法,粉水比例在1:2就好。儘量讓所有咖啡粉都接觸到熱水,沒有乾粉,就可以停止注水,等待咖啡悶蒸。悶蒸時間視悶蒸狀態來定,等咖啡粉表面開始展現乾燥,就可以進行注水了,時間一般會在 20secs — 33secs。

浸泡式萃取類

(法壓壺、愛樂壓、聰明杯等有浸泡步驟的咖啡器具)

在器具中加入咖啡粉後,若不是用特殊研發的萃取方式,在咖啡粉上加入粉水比例在1:2的熱水。等待20秒,然後用攪拌棒攪拌咖啡粉釋放氣體,讓咖啡粉更好的接觸熱水,再進行浸泡萃取。

咖啡專業班|衝咖啡之前為什麼要悶蒸一下?

咖啡專業班|衝咖啡之前為什麼要悶蒸一下?

咖啡專業班|衝咖啡之前為什麼要悶蒸一下?

咖啡專業班|衝咖啡之前為什麼要悶蒸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