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濟的「方格網式普探法」

李濟是中國現代考古學家、著名人類學家,是第一位進行田野挖掘考古遺址的中國學者,因而被稱為“中國考古學之父”。李濟個人的研究取向與成就對中國的考古事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中國的考古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著名考古學家張光直曾說:“就中國考古學而言,我們仍活在李濟的時代。”

李濟的“方格網式普探法”

李濟

田野考古是一項十分複雜的工作,特別是在那個年代,中國學者從來沒有過田野考古經驗,一切都得從零開始摸索著進行,可見難度之大;但李濟主持的幾項挖掘工作卻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其中有什麼秘密呢?原來,是李濟找到了一個行之有效的田野考古工作方法——“方格網式普探法”。方法的大意是:有一個網球落在了一大片草地裡,誰也不知道它藏身何處,大家怎麼找也找不到,後來,有一個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在草地上按一定尺寸畫出若干方格,然後用排除法一個方格一個方格地依次尋找,最終,網球就能被找到。具體到田野考古工作中,就是把需要挖掘的大片區域分成若干個小片,然後一片一片地逐一進行探查,這樣就不會有遺漏。李濟的這個“方格網式普探法”,在後來的殷墟歷次挖掘中被借鑑、沿用,後來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考古界普遍遵循的一種挖掘方式。

有趣的是,據學者嶽南先生在書中披露,李濟還把這種“方格網式普探法”運用到了生活中,成功地幫助一戶百姓找到了失蹤的孩子:那是抗戰期間,為了保護中華民族的文化命脈,中央研究院史語所、中國營造學會等單位搬遷到四川南溪縣李莊鎮,有一天,當地的幾個小孩兒玩“瞎子摸魚”遊戲,一個小孩兒將角落裡一個特大號木桶的桶蓋推開一條縫、跳了進去。遊戲開始後,其他的小孩子們找啊找啊,卻怎麼也找不到那個藏在桶裡的小孩兒,後來看著天色已晚,就各自回家了。再說桶中的那個小孩兒,因長時間沒有人來找自己,就想把頭探出去看個究竟,可是,由於桶又大又深,他站起身踮起腳也夠不到桶沿……就這樣,他掙扎了好辦天,就是沒法出去,便急得大哭起來。隨著時間的流逝,他漸漸有氣無力、處於半昏迷狀態了。晚上,孩子的父母找不到孩子了,便在孩子白天玩的地方反覆搜尋,可是,經過一天一夜的尋找,也沒找到,急得又哭又喊。當時,當地正盛傳“研究院吃人”(史語所遷到李莊時,攜帶了大量考古挖掘所得的古人頭骨,被當地百姓看到引起了誤會),家長便認為失蹤的小孩子被研究院吃掉了,便招來一大幫親朋好友找史語所要人。李濟等史語所的工作人員耐心地向居民們做解釋,但他們群情激憤,就是聽不進去。史語所幾位工作人員經過分析,認為小孩子很可能仍藏在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裡,便勸他們繼續加大力度尋找。在與孩子家長交談過程中,李濟突然想起了什麼,問他們:“你們昨天咋個方法摸的魚?”有個人回答說:“咋個摸法,還不就是在一塊地轉圈尋嗎?都轉了幾十圈了,又到山上和江邊去摸,咋就摸不到?”於是,李濟便想到了“方格網式普探法”,認為用這種方法能夠找到孩子。他便對大家建議道:“你們以前的方法有漏洞,大家看是不是這樣,先把板栗坳分成幾大塊,你們十幾個人分成幾個小組,從南往北,一塊一塊,一個院子一院子地搜索,哪怕是草叢中的一塊石頭、一根木頭,也要細心地晃一晃,搖一搖,搬一搬,探一探,看有無異常。如此走下來,效果可能會不一樣。”這些人認為李濟說的方法有道理,就按照李濟說的方法進行尋找,三個小時候以後,果然在大木桶裡將已經奄奄一息的小孩兒找到了。

李濟不但把“方格網式普探法”運用到了田野考古中,還把它引申到了做學問上面,也就是說,李濟的學問,也是通過“方格網式普探法”得來的。臺灣學者李亦園早年在臺灣大學讀書時,師從李濟,在臨畢業之際,李亦園請求李濟為他寫幾句臨別贈言,李濟沒有像一般的老師寫臨別贈言那樣寫幾句諸如“祝前程似錦”之類的套話,而是問了李亦園一個問題:“假如一個網球掉在一大片深草堆裡,而你又不知球掉入的方向,你要怎樣找這個球?”李亦園沒有準備,所以一時之間不知如何作答;李濟便給出了答案,他說:“只有從草地的一邊開始,按部就班地來往搜索,絕不跳躍,也不取巧地找到草地的另一邊,才是最有把握而不走冤枉路的辦法。做學問也如找網球一樣,只有這樣不取巧,不信運氣地去做一些也許被認為是笨功夫的工作,才會有真正成功的時候。”李濟先生這個另類的臨別贈言對李亦園觸動非常大,使他懂得了做學問要腳踏實地的道理,多年以後,他也成了大師級的學者。

李濟先生的“方格網式普探法”,無論用在田野考古中;還是用在找失蹤小孩兒上;還是用在做學問上;都體現了一種共同的精神——腳踏實地、踏踏實實地做事,只有這樣,才能在事業上取得輝煌的成功、成就人生的理想。(唐寶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