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魃之兆——肥遺

肥遺是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旱魃之兆。出自《山海經》。據說肥遺是一種居住在太華山山麓的怪蛇,有一個頭、兩個身體、六條腿和四隻翅膀。 也有傳說稱肥遺是一種黃色的鵪鶉大小的鳥,喙是紅色的,據說吃了肥遺能夠治病、防止寄生蟲。

旱魃之兆——肥遺

肥遺

肥遺鳥是一種黃色的鵪鶉大小的鳥,喙是紅色的,據說吃了肥遺能夠治病、防止寄生蟲。《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七十里,曰英山,其上多杻橿,其陰多鐵,其陽多赤金。禺水出焉,北流注於招水,其中多䰷魚,其狀如鱉,其音如羊。其陽多箭䉋,獸多㸲牛、羬羊。有鳥焉,其狀如鶉,黃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遺,食之已癘,可以殺蟲。”

旱魃之兆——肥遺

肥遺鳥

出處

《山海經》之西山經中:太華山上有一種名叫“肥遺”的怪蛇,它一旦出現,便預示將有大範圍的旱災。【又西六十里曰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鳥獸莫居,有蛇焉,名曰肥遺,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

明人朱國楨《誦幢小品》卷三一記載,萬曆十四年,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縣)先民在山林中碰見一條長著六隻腳的大蛇,很有可能就是傳說中的肥遺。

另據光緒《京山縣誌》卷一記載,明代末年,湖北京山縣一民宅水溝中,亦曾發現這種“六足如雞距”的怪蛇。【崇禎六年癸酉1633年,彭楊畈民家溝中見蛇出,長六尺,圍尺許,身紅綠色,六足如雞距,不噬人。郝楚望曰:“肥遺也,主千里旱。”果驗。】

《山海經》中出現過兩次“肥遺”,同在《西山經》中出現,但所在山是不同的。

1、太華山肥遺:(松果山)又西六十里,曰太華之山,……有蛇焉,名曰肥遺,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

2、英山肥遺:(石脆之山)又西七十里,曰英山,……有鳥焉,其狀如鶉,黃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遺,食之已癘,可以殺蟲。

旱魃之兆——肥遺

肥遺鳥

出土青銅器上的紋飾

在商周青銅器上常會出現有一獸首下接雙身,異向佈列的紋飾,該獸首亦常常帶有雙角。青銅器學者亦稱之為“雙體龍紋”或“雙身龍紋”。


這類圖像,學界討論不多,僅容庚、李濟、馬承源、朱鳳瀚諸位先生曾有簡論。

李濟先生提出用《山海經》中“肥遺”形象來解釋獸面紋,“這種有身的‘饕餮’,在過去的古器物學家的描述中,都泛稱為‘饕餮’。加以仔細分析,認清了它的演變跡象,以為應該另命一個新名,代表它在裝飾藝術史上的地位,所以就借用了《山海經》一種神話動物名稱——名為‘肥遺’或‘肥遺型動物面’”。

旱魃之兆——肥遺

大方鼎 選自《善齋彝器圖錄》

太華山肥遺

太華山即西嶽華山,以險名聞天下,禽鳥野獸無法棲身,但山中卻有一種名叫肥遺的蛇。它長著六隻腳和四隻翅膀,是一種毒蛇,和轉魚、顒一樣,也是乾旱的象徵。傳說商湯曾經在陽山下看到它,結果商朝乾旱了七年。古人常說“商湯賢德,亦不免七年之旱”就緣於此。據說現今華山還有肥遺穴,當地人叫老君臍,明末大旱時肥遺曾在那裡現身。肥遺又見於北次一經之渾夕山和北次三經之彭眥山。太華山的肥遺的圖形有兩種,一為六足四翼蛇,一為蛇頭龍身一蛇尾。渾夕山的肥遺為一首兩身蛇,與此處的肥遺形狀不同。郭璞《圖贊》曰:“肥遺為物,與災合契。鼓翼陽山,以表亢力。桑林既禱,倏忽潛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