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原創首發 | 論現實以上(More than the reality)

文 | 小新


南渡北歸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作品簡介


《南渡北歸》,分為《南渡》《北歸》《離別》三部。作者嶽南,講述的是上個世紀盧溝橋事變之後大批知識分子冒著抗戰的炮火由中原遷往西南之地,而後再回歸中原的故事。整部作品的時間跨度近一個世紀,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紀人文科學領域的大部分大師級人物,如蔡元培、王國維、梁啟超、梅貽琦、陳寅恪、錢鍾書等。作品對這些知識分子群體命運作了細緻的探查與披露,對各種因緣際會、愛恨情仇進行了有理有據的釋解,讀來令人心胸豁然開朗,又不勝唏噓、扼腕浩嘆。


《南渡北歸:南渡》是《南渡北歸》第一部,描述了抗戰爆發前後,中國知識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從敵佔區流亡西南的故事。時間從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始,繼之平津淪陷,北大、清華、南開等大學南渡西遷,先長沙後昆明、蒙自辦學的歲月,同時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同濟大學、中國營造學社在抗戰烽火中艱難跋涉的歷程。突出地描寫了蔡元培、胡適、陳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濟、林徽因、金嶽霖、梅貽琦、馮友蘭等大知識分子的生活、學術、精神與情操,蒐羅宏富,規模宏大,意旨宏遠。《南渡北歸:北歸》是《南渡北歸》第二部,著重描述了抗戰勝利前後,流亡西南的知識分子的學術追求、思想變化與不同的人生遭際,時間跨度約為抗戰中後期,至1948年末國民政府搶運國寶與“搶救學人”計劃,連同選舉首屆中央研究院院士為止。突出地再現了董作賓、李約瑟、童第周、陶孟和、沈性仁、梁思永、蔣夢麟、聞一多、劉文典、羅庸、鄭天挺、吳晗等中外知識分子,在民族危亡的艱難歲月裡,顛沛流離,不屈不撓的堅強意志,對知識分子群體於時代大潮中的分化與演變,做了深入細緻的探究與揭示。《南渡北歸:離別》是《南渡北歸》第三部,描述了流亡西南的知識分子,在迴歸久違的故土家園之後,因戰爭爆發,不得不忍痛離別,遙天相望,以及在海峽兩岸不同的生活和社會環境中所遭遇的命運劇變。除述及遷往臺灣的朱家驊、胡適、梅貽琦、傅斯年、李濟、董作賓、石璋如、蔣夢麟、葉公超等幾位大師級人物外,著重描述了留在大陸的梁思成、梁思永、林徽因、陳寅恪、吳金鼎、曾昭掄、曾昭燏、陳夢家、穆旦、向達、葉企孫、饒毓泰、吳宓、錢鍾書等知識分子群體,不同的理想追求與愛恨情仇。令讀者扼腕浩嘆的同時,更可以“在史中求史識”,有所受益。


南渡北歸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盧溝橋事變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盧溝橋附近演習時,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又稱七七事變 。


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還在貪戀歲月靜好?

不如在歷史長河中滌盪出堅定的心


南渡北歸 • 南渡

第一部

第一部封面人物(依次從左到右):

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胡適、林徽因、蔡元培、梅貽琦、魯迅、傅斯年、李濟。

南渡北歸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南渡北歸 • 南渡


南渡自應思往事,北歸端可待來生。

——陳寅恪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被迫結束十年內戰,與共產黨實行第二次合作。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終於建立了國共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蔣介石積極部署和指揮中國軍隊開赴華北和淞滬前線,抗禦日本侵略軍。


時在廬山的蔣介石,除接二連三向軍事將領宋哲元、秦德純等拍發“固守勿退”的電令外,分別邀請各界人士火速趕往廬山牯嶺,頻頻舉行談話會及國防參議會,共商救國圖存大計。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文學院院長鬍適、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天津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所長傅斯年等一大批學界要人應邀參加會議。 


隨後國民政府教育部發出第16696號令,正式宣佈在長沙和西安兩地設立臨時大學。由國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組成長沙臨時大學(西南聯大)。以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天津北洋工學院(原北洋大學)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為基幹,設立西北(西安)臨時大學(西北聯大)。兩個臨時大學以原各校校長任籌備委員會常務委員,迅速赴當地選址籌備,儘快組織師生撤出平津地區在新校舍開課。


1938年,北大,清華,南開大學三所大學遷往昆明,組建西南聯大,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三所風格迥異的大學教授和學生,在同一所大學裡教學和學習。而更令人感動的是聯大教授和學生們的人格和精神,他們都找到了一種比自己更重要的事情,並將生命奉獻給了它。


南渡北歸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西南聯大


南渡北歸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西北聯大


《南渡北歸》以盧溝橋事變為起點,記錄了一代知識分子在國恥家難的流亡歲月。以北京清華兩所高校的校事為經線,以抗日戰爭,內戰,建國後兩岸的政治局勢為緯線,把一個個文人知識分子的個人命運如珠如翠的穿針點綴在上面,完成了一大卷瑰麗織錦。


既有掃描大歷史的長鏡頭,也有描寫個人命運的近景特寫。既有冷靜客觀的史實記錄,也有浪漫筆調的英雄氣兒女情。前方戰事與後方學術生活穿插交替,既有軍事場景的部署大寫,也有戰爭下生活細節的特寫。既有光明磊落的高貴情操讓人敬仰,也有國家蛀蟲的荒淫驕奢讓人憤慨。


大時代下,社會動盪,反而是這樣環境讓這些赤子更少考慮個人得失。梁啟超送自己三個兒子分別被送到國外去學建築、考古、軍校,都是為了彌補中國在這些方面的缺失。他自己為了維護西醫在中國當時社會的正面形象,即使自己的腎被協和醫院烏龍的切錯,眾人聲討協和的情況下,仍為協和辯護,為了醫學在中國的正面發展,他用自己的生命來為其護航......曾國藩的子孫曾昭燏、曾昭掄也是以國家發展需要選擇了考古學。


物理系教授趙忠堯與梁思成駕車潛入清華園,在日軍眼皮底下搶運出一罈鐳。千里跋涉後,趙忠堯丟掉了所有的隨身行李,卻沒有放棄這做實驗用的鐳。


在逃亡路上臨時組成的西南聯大,講課聲常伴隨敵機的轟炸,師生們把躲防空洞的事兒風趣地寫成對聯“人生幾何,戀愛三角。見機而作,入土為安。”晚上停電時,劉文典就一襲長衫,對月講《月賦》。


解放戰爭時,梁思成焦灼地在樓上轉圈,一看到有飛機在北平上空飛旋,就喃喃道:“完了完了,這些古建築要全忘了。”風雨如晦,他牽念的仍是北平這一批老建築。


羅哲文回憶,梁思成在二戰末期經常抱著日本地圖標註古建築所在,並把地圖交給美軍請求他們不要轟炸這些人類共同的遺產。日本知曉後極為感激——梁思成此時卻早已死去多年,西風殘照,荒草萋萋,一代建築宗師死於某場六十年代的浩劫,他親手為父親梁啟超,妻子林徽因設計了墓碑,他自己,卻埋骨無名之地了。


南渡北歸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陳寅恪,王國維,趙元任,梁啟超


“南渡自應思往事,北歸端恐待來生”著名史學大家陳寅恪的這兩句詩道盡了,當時南渡的一代知識分子的悽苦與迷茫心情。“南渡之後再無北歸日”,這是縱觀兩千年來,晉宋明幾次南歸皆亡國,也不能說他們的憂慮是悲觀主義。在不能持槍與日寇正面對抗情況下,他們只能將自己一腔悲愴之情,化作專注之力埋頭學術研究之中。


南渡北歸 • 北歸

第二部

第二部封面人物(依次從左到右):

王國維、梁思永、董作賓、陶孟和、梁思成、冰心、蔣夢麟、聞一多、劉文典、吳宓、錢穆。

南渡北歸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南渡北歸 • 北歸


南渡飽看新世局,北歸難覓舊巢痕。

——陳寅恪


《南渡北歸》的第二部《北歸》,詳細的描寫了李約瑟、童第周、董作賓、陶孟和、蔣夢麟、聞一多、劉文典、沈性仁、梁思永、羅庸、鄭天挺、吳晗等中外知識分子,在關係到民族危亡的歲月裡,雖然顛沛流離,但依舊不屈不撓的堅強意志。還從各種角度詳細還原了史實真相。如該書從不同的角度還原了西南聯大學潮與聞一多被刺案真相,對自由知識分子群體於時代大潮中的分化與演變,作了深入細緻的探究,被蓄意掩蓋的歷史隱秘得到了充分揭示。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梅貽琦


南渡北歸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梅貽琦(1931-1948年,任清華大學校長)


《南渡北歸:北歸》洋洋灑灑五十多萬字,再加上珍貴的歷史照片,是一部很厚的書,但書中承載的是比書還要厚重許多的人物事件:比如,毛澤東與傅斯年夜談往事,蔣夢麟辭別北大之謎,“一二·一”慘案,聞一多之死等。陳寅恪、胡適、梁思成等這些大師的事蹟、言行、性格、風采、際遇和命運,都在這部鉅著中得以呈現。


《南渡北歸:北歸》描寫的時間跨度約為抗戰中後期至1948年末。八年抗戰,終有結束之日,舉國歡騰,知識分子亦是如此,他們也琢磨著該是“北歸”了。然而好景不長,內戰爆發,政權更迭,他們的去留成了問題。在各種因素的考量下,發生了一幕幕親人別、師生別、朋友別、同事別,更令人可悲可嘆的生死別……


南渡北歸 • 離別

第三部

第三部封面人物(依次從左到右):

穆旦、陳夢家、曾昭掄、曾昭燏、吳晗、金嶽霖、馮友蘭、葉公超、葉企孫、錢鍾書。

南渡北歸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南渡北歸 • 離別


《南渡北歸 • 離別》一經翻開,就幾乎愛不釋手了。

每看完一章,都不禁要掩卷慨嘆。總有幾位大家離去,且幾乎無一善終,這更令人唏噓不已。這種感覺就像初到南京,去一處中山陵,去一處明孝陵,去一處大屠殺紀念館,去一處雨花臺,會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沉鬱,瀰漫在風裡,絕非夫子廟的小吃、秦淮河畔的繽紛所能掩蓋的。


那時年代,風雲變幻,動盪不安。無論是軍人,路人,還是本書涉及的,或沒涉及的學人,都難逃時事。從傅斯年“歸骨于田橫之道”到金嶽霖的“絕響”,每一頁都顯得沉重。


1950年,傅斯年病逝於臺灣;

1954年,梁思永病逝於大陸;

1955年,林徽因病逝於大陸;

1958年,劉文典因批鬥而死;

1960年,陶孟和病逝於大陸;

1962年,胡適、梅貽琦病逝於臺灣;

1963年,朱家驊、董同龢、董作賓病逝於臺灣;

1964年,蔣夢麟病逝於臺灣,曾昭燏因“四清”而自殺;

1966年,俞大絪、陳夢家不堪毒打受辱而自殺,向達因監禁而暴斃;

1967年,曾昭掄因批鬥、癌症死於大陸;

1969年,吳晗因批鬥而死,陳寅恪夫婦因批鬥、疾病死於大陸;

1972年,梁思成因批鬥而死;1977年,葉企孫病逝於大陸;

1978年,吳宓在孤獨與驚懼中逝去;

1979年,李濟病逝於臺灣;

1984年,金嶽霖病逝於大陸。

……


南渡北歸傷離別。


《南渡》之時,國破家亡,清華、北大、南開、史語所等伴隨著大師們的蹤跡相繼南遷。當年大師在硝煙瀰漫之中,復顛沛流離之苦,興教育、做學問,攜手共度難關,顯一代知識分子的錚錚鐵骨。


《北歸》之際,普天同慶,但國共兩黨卻開始明爭暗鬥,雙方決裂在所難免。“為往聖繼絕學”的當年大師,不得不在國共兩黨、學政兩界、大陸與臺灣兩地作出抉擇。顯一代知識分子“以天下為己任”的廣闊胸懷。


《離別》之日,當年大師們不得不為南渡之時的攜手共度,與北歸之際的個人抉擇付出代價,忍受命運的戲耍。


柳傳志曾表示:“嶽南的《南渡北歸》,對我影響很大。我們至今不能全面反思,令人尤為痛心。這套書儘量真實地從某一個角度描繪當年的歷史,文筆也好,很好看,學習歷史,政治家可以更好地治國,我們老百姓最起碼可以做個明白人。”


楊振寧感言:這個書很不錯,寫了那麼多人,那麼多事,註釋那麼多,不容易。我經歷了那個時代,但有好多事不知道,看了這部書之後才知道。比如書中說的饒毓泰、葉企孫,他們都是我那個時侯的老師。在西南聯大大三的時候,熱學是跟葉企孫唸的,光學是跟饒毓泰唸的,他們兩個人後來在中國大陸生命際遇很困難的時候,有些是我不知道的。嶽南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工作,值得稱讚。


莫言感嘆:《南渡北歸》有豐富的文史價值。那個時代的大師了不起,令人敬仰。


《南渡北歸》三部曲洋洋灑灑約180萬字,是嶽南自2003年開始採訪蒐集資料至2011年創作完成並首次出版的一部厚重的作品。作為一位老資格的紀實文學作家,年富力強的嶽南進行了一次“八年全面抗戰”式的“寫作長征”,其中甘苦辛酸,唯有自知。嶽南的獨特貢獻在於,以歷史紀實的手法來講述和還原歷史,帶給讀者的是一部非虛構的信史。


經歷南渡北歸之後,民國當年大師的時代,也終於在離別之中落下了帷幕。大師逝去,時代的豐碑逐漸倒下,一個時代也與我們漸行漸遠。《南渡北歸》的大結局,終於用悲愴的筆鋒宣告了時代的終結。

……


END


《南渡北歸 • 南渡》(嶽南)

《南渡北歸 • 北歸》(嶽南)

《南渡北歸 • 離別》(嶽南)


更多資訊請關注公眾號:論現實以上(More than the reality)

排版 / 小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