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原创首发 | 论现实以上(More than the reality)

文 | 小新


南渡北归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作品简介


《南渡北归》,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作者岳南,讲述的是上个世纪卢沟桥事变之后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而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等。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南渡北归:南渡》是《南渡北归》第一部,描述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时间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始,继之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同时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突出地描写了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等大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搜罗宏富,规模宏大,意旨宏远。《南渡北归:北归》是《南渡北归》第二部,着重描述了抗战胜利前后,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的学术追求、思想变化与不同的人生遭际,时间跨度约为抗战中后期,至1948年末国民政府抢运国宝与“抢救学人”计划,连同选举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为止。突出地再现了董作宾、李约瑟、童第周、陶孟和、沈性仁、梁思永、蒋梦麟、闻一多、刘文典、罗庸、郑天挺、吴晗等中外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的艰难岁月里,颠沛流离,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对知识分子群体于时代大潮中的分化与演变,做了深入细致的探究与揭示。《南渡北归:离别》是《南渡北归》第三部,描述了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在回归久违的故土家园之后,因战争爆发,不得不忍痛离别,遥天相望,以及在海峡两岸不同的生活和社会环境中所遭遇的命运剧变。除述及迁往台湾的朱家骅、胡适、梅贻琦、傅斯年、李济、董作宾、石璋如、蒋梦麟、叶公超等几位大师级人物外,着重描述了留在大陆的梁思成、梁思永、林徽因、陈寅恪、吴金鼎、曾昭抡、曾昭燏、陈梦家、穆旦、向达、叶企孙、饶毓泰、吴宓、钱锺书等知识分子群体,不同的理想追求与爱恨情仇。令读者扼腕浩叹的同时,更可以“在史中求史识”,有所受益。


南渡北归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


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还在贪恋岁月静好?

不如在历史长河中涤荡出坚定的心


南渡北归 • 南渡

第一部

第一部封面人物(依次从左到右):

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胡适、林徽因、蔡元培、梅贻琦、鲁迅、傅斯年、李济。

南渡北归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南渡北归 • 南渡


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可待来生。

——陈寅恪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结束十年内战,与共产党实行第二次合作。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终于建立了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蒋介石积极部署和指挥中国军队开赴华北和淞沪前线,抗御日本侵略军。


时在庐山的蒋介石,除接二连三向军事将领宋哲元、秦德纯等拍发“固守勿退”的电令外,分别邀请各界人士火速赶往庐山牯岭,频频举行谈话会及国防参议会,共商救国图存大计。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文学院院长胡适、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天津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等一大批学界要人应邀参加会议。 


随后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出第16696号令,正式宣布在长沙和西安两地设立临时大学。由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天津北洋工学院(原北洋大学)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北(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大)。两个临时大学以原各校校长任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迅速赴当地选址筹备,尽快组织师生撤出平津地区在新校舍开课。


1938年,北大,清华,南开大学三所大学迁往昆明,组建西南联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三所风格迥异的大学教授和学生,在同一所大学里教学和学习。而更令人感动的是联大教授和学生们的人格和精神,他们都找到了一种比自己更重要的事情,并将生命奉献给了它。


南渡北归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西南联大


南渡北归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西北联大


《南渡北归》以卢沟桥事变为起点,记录了一代知识分子在国耻家难的流亡岁月。以北京清华两所高校的校事为经线,以抗日战争,内战,建国后两岸的政治局势为纬线,把一个个文人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如珠如翠的穿针点缀在上面,完成了一大卷瑰丽织锦。


既有扫描大历史的长镜头,也有描写个人命运的近景特写。既有冷静客观的史实记录,也有浪漫笔调的英雄气儿女情。前方战事与后方学术生活穿插交替,既有军事场景的部署大写,也有战争下生活细节的特写。既有光明磊落的高贵情操让人敬仰,也有国家蛀虫的荒淫骄奢让人愤慨。


大时代下,社会动荡,反而是这样环境让这些赤子更少考虑个人得失。梁启超送自己三个儿子分别被送到国外去学建筑、考古、军校,都是为了弥补中国在这些方面的缺失。他自己为了维护西医在中国当时社会的正面形象,即使自己的肾被协和医院乌龙的切错,众人声讨协和的情况下,仍为协和辩护,为了医学在中国的正面发展,他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其护航......曾国藩的子孙曾昭燏、曾昭抡也是以国家发展需要选择了考古学。


物理系教授赵忠尧与梁思成驾车潜入清华园,在日军眼皮底下抢运出一坛镭。千里跋涉后,赵忠尧丢掉了所有的随身行李,却没有放弃这做实验用的镭。


在逃亡路上临时组成的西南联大,讲课声常伴随敌机的轰炸,师生们把躲防空洞的事儿风趣地写成对联“人生几何,恋爱三角。见机而作,入土为安。”晚上停电时,刘文典就一袭长衫,对月讲《月赋》。


解放战争时,梁思成焦灼地在楼上转圈,一看到有飞机在北平上空飞旋,就喃喃道:“完了完了,这些古建筑要全忘了。”风雨如晦,他牵念的仍是北平这一批老建筑。


罗哲文回忆,梁思成在二战末期经常抱着日本地图标注古建筑所在,并把地图交给美军请求他们不要轰炸这些人类共同的遗产。日本知晓后极为感激——梁思成此时却早已死去多年,西风残照,荒草萋萋,一代建筑宗师死于某场六十年代的浩劫,他亲手为父亲梁启超,妻子林徽因设计了墓碑,他自己,却埋骨无名之地了。


南渡北归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梁启超


“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著名史学大家陈寅恪的这两句诗道尽了,当时南渡的一代知识分子的凄苦与迷茫心情。“南渡之后再无北归日”,这是纵观两千年来,晋宋明几次南归皆亡国,也不能说他们的忧虑是悲观主义。在不能持枪与日寇正面对抗情况下,他们只能将自己一腔悲怆之情,化作专注之力埋头学术研究之中。


南渡北归 • 北归

第二部

第二部封面人物(依次从左到右):

王国维、梁思永、董作宾、陶孟和、梁思成、冰心、蒋梦麟、闻一多、刘文典、吴宓、钱穆。

南渡北归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南渡北归 • 北归


南渡饱看新世局,北归难觅旧巢痕。

——陈寅恪


《南渡北归》的第二部《北归》,详细的描写了李约瑟、童第周、董作宾、陶孟和、蒋梦麟、闻一多、刘文典、沈性仁、梁思永、罗庸、郑天挺、吴晗等中外知识分子,在关系到民族危亡的岁月里,虽然颠沛流离,但依旧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还从各种角度详细还原了史实真相。如该书从不同的角度还原了西南联大学潮与闻一多被刺案真相,对自由知识分子群体于时代大潮中的分化与演变,作了深入细致的探究,被蓄意掩盖的历史隐秘得到了充分揭示。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


南渡北归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梅贻琦(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


《南渡北归:北归》洋洋洒洒五十多万字,再加上珍贵的历史照片,是一部很厚的书,但书中承载的是比书还要厚重许多的人物事件:比如,毛泽东与傅斯年夜谈往事,蒋梦麟辞别北大之谜,“一二·一”惨案,闻一多之死等。陈寅恪、胡适、梁思成等这些大师的事迹、言行、性格、风采、际遇和命运,都在这部巨著中得以呈现。


《南渡北归:北归》描写的时间跨度约为抗战中后期至1948年末。八年抗战,终有结束之日,举国欢腾,知识分子亦是如此,他们也琢磨着该是“北归”了。然而好景不长,内战爆发,政权更迭,他们的去留成了问题。在各种因素的考量下,发生了一幕幕亲人别、师生别、朋友别、同事别,更令人可悲可叹的生死别……


南渡北归 • 离别

第三部

第三部封面人物(依次从左到右):

穆旦、陈梦家、曾昭抡、曾昭燏、吴晗、金岳霖、冯友兰、叶公超、叶企孙、钱钟书。

南渡北归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南渡北归 • 离别


《南渡北归 • 离别》一经翻开,就几乎爱不释手了。

每看完一章,都不禁要掩卷慨叹。总有几位大家离去,且几乎无一善终,这更令人唏嘘不已。这种感觉就像初到南京,去一处中山陵,去一处明孝陵,去一处大屠杀纪念馆,去一处雨花台,会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沉郁,弥漫在风里,绝非夫子庙的小吃、秦淮河畔的缤纷所能掩盖的。


那时年代,风云变幻,动荡不安。无论是军人,路人,还是本书涉及的,或没涉及的学人,都难逃时事。从傅斯年“归骨于田横之道”到金岳霖的“绝响”,每一页都显得沉重。


1950年,傅斯年病逝于台湾;

1954年,梁思永病逝于大陆;

1955年,林徽因病逝于大陆;

1958年,刘文典因批斗而死;

1960年,陶孟和病逝于大陆;

1962年,胡适、梅贻琦病逝于台湾;

1963年,朱家骅、董同龢、董作宾病逝于台湾;

1964年,蒋梦麟病逝于台湾,曾昭燏因“四清”而自杀;

1966年,俞大絪、陈梦家不堪毒打受辱而自杀,向达因监禁而暴毙;

1967年,曾昭抡因批斗、癌症死于大陆;

1969年,吴晗因批斗而死,陈寅恪夫妇因批斗、疾病死于大陆;

1972年,梁思成因批斗而死;1977年,叶企孙病逝于大陆;

1978年,吴宓在孤独与惊惧中逝去;

1979年,李济病逝于台湾;

1984年,金岳霖病逝于大陆。

……


南渡北归伤离别。


《南渡》之时,国破家亡,清华、北大、南开、史语所等伴随着大师们的踪迹相继南迁。当年大师在硝烟弥漫之中,复颠沛流离之苦,兴教育、做学问,携手共度难关,显一代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


《北归》之际,普天同庆,但国共两党却开始明争暗斗,双方决裂在所难免。“为往圣继绝学”的当年大师,不得不在国共两党、学政两界、大陆与台湾两地作出抉择。显一代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广阔胸怀。


《离别》之日,当年大师们不得不为南渡之时的携手共度,与北归之际的个人抉择付出代价,忍受命运的戏耍。


柳传志曾表示:“岳南的《南渡北归》,对我影响很大。我们至今不能全面反思,令人尤为痛心。这套书尽量真实地从某一个角度描绘当年的历史,文笔也好,很好看,学习历史,政治家可以更好地治国,我们老百姓最起码可以做个明白人。”


杨振宁感言:这个书很不错,写了那么多人,那么多事,注释那么多,不容易。我经历了那个时代,但有好多事不知道,看了这部书之后才知道。比如书中说的饶毓泰、叶企孙,他们都是我那个时侯的老师。在西南联大大三的时候,热学是跟叶企孙念的,光学是跟饶毓泰念的,他们两个人后来在中国大陆生命际遇很困难的时候,有些是我不知道的。岳南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工作,值得称赞。


莫言感叹:《南渡北归》有丰富的文史价值。那个时代的大师了不起,令人敬仰。


《南渡北归》三部曲洋洋洒洒约180万字,是岳南自2003年开始采访搜集资料至2011年创作完成并首次出版的一部厚重的作品。作为一位老资格的纪实文学作家,年富力强的岳南进行了一次“八年全面抗战”式的“写作长征”,其中甘苦辛酸,唯有自知。岳南的独特贡献在于,以历史纪实的手法来讲述和还原历史,带给读者的是一部非虚构的信史。


经历南渡北归之后,民国当年大师的时代,也终于在离别之中落下了帷幕。大师逝去,时代的丰碑逐渐倒下,一个时代也与我们渐行渐远。《南渡北归》的大结局,终于用悲怆的笔锋宣告了时代的终结。

……


END


《南渡北归 • 南渡》(岳南)

《南渡北归 • 北归》(岳南)

《南渡北归 • 离别》(岳南)


更多资讯请关注公众号:论现实以上(More than the reality)

排版 / 小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