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號搶地、單次加價1.4億……房企拿地回歸理性、愈發謹慎

無錫365淘房 自2017年以來,房地產調控政策持續收緊,中國開始堪稱“史上最嚴”的“調控年”。針對土地出讓方面的限制條件也“花樣不斷”,包括限地價、競配建、競自持、限售價、現房銷售等等。

儘管在多重限制下,無錫土地市場卻逆勢而行,土拍現場火爆異常,諸多房企爭相進入無錫,在土拍的過程中更是有房企一次加價1.4億拿下地塊,足見房企拿地慾望之強烈。

而進入2018年以來,樓市迴歸理性,不少房企也摒棄了原先一擲千金的“壕”形象,相比前兩年的“激進式”拿地,更加保守、謹慎。

2016、2017年多重限制下是土地市場 拿地依然激進

2016年、2017年,全國土地市場異常火爆,當然無錫也不例外,儘管出臺了各種出讓方面的調控政策,依然沒能擋住諸多開發商想在無錫拿地的決心。

2016年8月19日,梁溪區錫鋼地塊也就是現在在售融創運河壹號府項目,15家房企報名爭奪,鏖戰382輪,溢價率206.78%,樓面地價為9609.4元/㎡拿下!競爭非常激烈,拉開了無錫土拍大戰的序幕,也將區域內的房價拉到了新的高度。

搖號搶地、單次加價1.4億……房企拿地迴歸理性、愈發謹慎

同一年9月21日,無錫梁溪區明麗雅地塊(富力運河十號)也是也創下無錫土拍史上、單幅地塊競拍時間的最長記錄,經過271輪、近7小時的激烈競價奪地,溢價率267.36%。

2017年,5月15日,漁港路地位開拍,該地塊是無錫首幅“雙限”地塊,除了限制最高樓面價,當達到最高限價還需現房銷售,最終7家房企進入現場搖號環節,由首開競得。作為第一個限制現房銷售的房企,目前正在建設中沒有任何發聲。

搖號搶地、單次加價1.4億……房企拿地迴歸理性、愈發謹慎

同一年,6月12日,在惠山區億仁醫院西側地塊的土拍中,龍湖一次性直接加價1.4億至臨近限現房銷售門檻線,以14.78億元,溢價率19.39%,樓面價7883.47元/㎡拿下該地塊。

此外當時太湖新城的和風路地塊也是引起了諸多開發商的爭搶,土拍中金隅表現激進,但是最終由於因系統原因導致金隅在報價時出現操作失靈,與該地塊失之交臂,錯過了進軍無錫的機會,最終該地塊進行了搖號,由綠城競得。

從中都能看出,當時土拍市場的火爆程度,諸多開發商為了拿地不惜付出一切。

2018樓市迴歸理性 房企拿地越發謹慎

當然充足的土地儲備對於房企生存及擴張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儘量多拿地”、“拿好地”更是成為眾房企的普遍共識。所以,儘管承受著政策從嚴和地價高企的雙重壓力,房企依然保持著對土地強烈的執著和渴望。

但是在樓市出臺了一系列的限購、限售、限價、限貸等調控政策以來,2018年樓市迴歸理性,房價趨於平穩,甚至近期不少樓盤都推出了各類促銷活動,變相“降價”。即使是“金九銀十”與往年人滿為患的售樓處,眼下的市場明顯不再那麼火熱。

之前在多重調控政策拿地的房企,有一些並不如想象中的樂觀,去化情況並不理想,也有房企要求現房銷售目前還沒有對外發聲。

如今的樓市,房子不再好賣了,土地市場也迴歸了理性,從全國土地市場來看,都是一片冷清,全國土地市場似乎已經開啟了“速凍”模式。全國土地市場的走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無錫的推地節奏,相比於前兩年,今年的推地節奏明顯放慢,開發商拿地也相對理性。

在最近一次土拍中,8幅地塊,1幅地塊因規劃調整終止出讓,7幅地塊均因1家房企報名最終以底價成交,捧場的開發商不多。

從土拍中也可以看出,目前土地市場情況已經不再像之前那麼“熱鬧”了,低溢價成交甚至是底價成交,已經成了每場土拍,常規的收場方式。

無錫再掛地 市場情況如何土拍見分曉

10月19日,無錫國土局掛牌4宗涉宅地塊,其中梁溪惠山各1宗、新吳區2宗,最低起始樓面價6350元/㎡。本次土地掛牌將於11月21日9:30開拍。

搖號搶地、單次加價1.4億……房企拿地迴歸理性、愈發謹慎

此次所出讓的4副地塊,來自於主城區或者熱門置業區,但今年與2016、2017年相比,房企的態度明顯趨於理性了,不少房企稱對於無錫後市仍然看好,但受目前調控重壓影響,房企在回款上也面臨比較大的資金壓力。如果不是實力雄厚,也不敢輕易拿地。

從近期的土拍中也能看出,真正有效報價的房企也逐漸變少,也從側面反映出了房企拿地的謹慎。從土拍結果來看,外來的房企進駐無錫的意願,要比在無錫已有項目的房企繼續深耕無錫的意願要強烈很多。

此次掛出的地塊,在小編探地過程中,也有偶遇過探地的房企。一些地塊也傳出了有幾家房企同時看中的小道消息。不過實況如何,也還需等待土拍見分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