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并非如此简单

围魏救赵,并非如此简单

说起围魏救赵,大多数人能想起的就是三十六计之二,面对强敌,攻其所必救的计策。

该计出自战国时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其时,魏惠王派遣大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遂求救于齐国。齐国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

孙膑出计,佯攻魏国的军事要地襄陵,以麻痹魏军,而大军却绕道直插大梁。庞涓得到魏惠王的命令只得火速返国救援。魏军为疲惫之师,怎能敌过齐国以逸待劳的精锐之师,因而大败。

然而,围魏救赵,真的仅仅是一句“攻其所必救”?

时间回溯到邯郸被魏军围攻之时。齐国刚接到赵国的救援请求,齐威王召集大臣们商议:“救赵还是不救?”邹忌说:“不如不去救。”段干纶说:“不去救,魏国攻下邯郸,对齐国有什么好处呢?”齐威王说:“好,派大军驻扎在邯郸城外。”

段干纶不同意:”我所说的利或不利,不是指这样。援救邯郸,驻军在城外,邯郸内有精兵,外有强援,魏国必然难以攻下。那么魏国也不会贸然进攻,魏军兵力也无损。这样赵军、魏军均没有任何损失,对齐国有什么好处呢?不如向南攻打襄陵,魏军必然难以应对。邯郸被攻下、魏军疲敝,赵魏两败俱伤,齐国就高枕无忧了。“

齐威王深以为然,于是派兵南下攻打襄陵。这年七月,邯郸失守。齐军乘魏军疲敝,在桂陵大败魏军。

段干纶的以上论述,出自《战国策》齐策一《邯郸之难》(个人作了一定润色)。与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相比,侧重点大不一样。个人认为,从计策的角度,段干纶的观点,比一般意义上的“围魏救赵”更具启发性。

围魏救赵的一般理解中,只是将“击败魏国”作为目的,而并没说明为什么要击败魏国,击败魏国对齐国有什么好处呢?虽然成功把握了魏国的动向,获得了战场胜利,但这也只能算是战术而非战略。

而段干纶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从齐国利益出发,将赵国、魏国、齐国三者都计算在内,而非仅仅着眼于“击败魏军”这个目的。

“击败魏军”只不过是眼前的直接目标,为的是“援救赵国”这个道义目标。然而齐国最根本的利益所在,是要获得军事优势以高枕无忧。为此,对齐国而言,赵魏相争,两败俱伤,才是最好的结果。

计策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获取自身利益,或者损害对手利益。这是我阅读《战国策》的最深体会。

《战国策》作为纵横家、策士的计谋教科书,通篇所讲的,全是围绕利益二字展开。无论计谋本身多么曲折,只要抓紧利益二字去梳理,就能捋清脉络。

《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是一个着眼于对方利益而制定策略,并获取成功的经典例子。

围魏救赵,并非如此简单

公元前265年,秦军攻赵,赵向齐求救,齐国要求赵太后爱子长安君作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太后极其疼爱长安君,不愿意用长安君作人质,说如果再有大臣提及此事,就要唾他的面。

老臣触龙知道此事必须解决,于是面见赵太后,说希望把自己十五岁的小儿子,补充到黑衣侍卫的队伍里保卫王宫。赵太后说:“男人们也喜欢自己的小儿子吗?”触龙说:“超过女人家。”赵太后笑道:“女人家爱小儿子可是特别厉害啊。”触龙答道:“老臣私底下认为您爱女儿燕后超过了小儿子长安君。”赵太后说:“您错了,我爱燕后比爱长安君差得远了。”

触龙说:“父母疼爱子女,往往为他们考虑得很深远,您送燕后出嫁时,伤心告别,她走后您还一直为她祈福,希望她的子孙世代继承王位,母凭子贵。而自古以来,君王公侯中没有功绩却受到封赏的,大多没有好下场。如今长安君寸功未立,您却把肥沃的土地和稀有的宝物赏赐给他。他年轻的时候无法为赵国立功,等您过世之后,他如何在赵国立足呢?”

赵太后叹道:“您说的是,听凭您安排吧。”于是备齐车马,送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齐国这才同意发兵救赵。

触龙之所以能说服赵太后,成功之处在于三点:一、出质长安君损害了赵太后的直接利益,强行劝说必然碰壁,触龙隐藏这个目的,从自己疼爱小儿子说起,引起赵太后的共鸣,而不是被“唾面”;二、他透过赵太后“坚决不以长安君为人质”的表象,看到其本质目的仍是为了长安君的未来着想;三、他站在长安君的立场上,准确分析长安君的利益所在,从而提出极具说服力的建议。

要成功地制定并施展计策,一方面,要充分掌握对方的利益点、了解对方的意图。只有很好地理解对方每个行动背后的原因,才能加以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另一方面,则是要隐藏自己的利益点和意图,防止对方看透自己并作出防范。最理想的状况,是对方认为自己是敌非友,没有防备之心。我方在以有心算无心的优势下,计策就很容易得手。

触龙说赵太后的例子,双方的利益点并不矛盾,构不成博弈。而《战国策》楚策四《魏王遗楚美人》中郑袖的计策,虽然阴毒,却完美地诠释了“以有心算无心”。

围魏救赵,并非如此简单

魏王送给楚王一位美人,楚王很喜欢她。夫人郑袖虽然很妒忌,但是也装作很喜欢这位新夫人,送了很多奇珍异宝。表面上看,郑袖甚至比楚王更喜欢她。楚王感叹:“嫉妒是人之常情,可现在郑袖知道我宠爱新夫人,一点都不嫉妒,反而比我更爱护她。由此可见,郑袖对我确实是情真意切,毫无私心。”

郑袖知道新夫人对她没有防备,楚王也认为自己没有嫉妒心了,就对新夫人说:“大王喜欢您的美丽,可是不喜欢您的鼻子。如果见到大王,一定要捂住自己的鼻子。”新夫人信以为真,见到楚王就捂住鼻子。楚王很奇怪,问郑袖这是什么原因,郑袖就说:“她可能是讨厌闻到大王身上的气味吧?”

楚王勃然大怒,下令割掉新夫人的鼻子,打入冷宫。

郑袖是历史上著名的毒妇,心如蛇蝎。不过这里不谈道德,只看计策,郑袖害魏美人的计策确实是非常完美。

其一,“营造形势”:郑袖成功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面上营造出对魏美人极为爱护的“形势”,消除了楚王和魏美人的戒心,之后的计策就可以顺利推行。

其二,“促成事件”:郑袖假意为魏美人提出中肯的建议,促成了“魏美人见楚王捂鼻”的事件。

其三,“歪曲事实”:郑袖在楚王面前歪曲事实,勾起楚王的怒火,下令割掉魏美人的鼻子。

“营造形势”、“促成事件”、“歪曲事实”,这三步,正是计谋的通用套路。

郑袖的宫斗计策运用得不留痕迹,干手净脚地害了魏美人,楚王和魏美人还浑然不知。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富于心计的艰险小人,实在为数不少。从郑袖害魏美人的故事中,我们应该得到启示。

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魏美人应该从利益的角度仔细思考一下,为什么郑袖要对她那么好,这符合女人有嫉妒之心的常理吗?郑袖为什么要好心地提出“捂鼻”的建议,这对郑袖自己有什么好处?自己“捂鼻”会带来多少收益,会不会给自己带来风险?这些问题想想清楚,就不会那么容易上当了。

人心难测,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也应当谨慎行事,不要过于亲信他人。欲行大善之事,必谙大恶之道,学习计策并非为了害人,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自己所重视的人。

《战国策》中的故事,包含了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争斗计谋,也包括了治国驭民之道和为人处世的智慧。其中塑造的诸多历史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极具特色。如果要拿出一个作为代表,非名传千古的纵横家苏秦莫属。

这里不说苏秦少不得志、悬梁刺股最后促成六国合从的励志传奇,也不谈其为燕相齐、最后助燕破齐的旷世奇谋,单单讲一个“计中计中计”的故事。

围魏救赵,并非如此简单

楚怀王死,楚太子在齐国做人质,齐国群臣对扣留还是送他回国,有不同的意见。

苏秦此时客居楚国,他对孟尝君田文说:“不如扣留楚太子,要求楚国割让淮北的土地。”孟尝君回答说:“不行,我如果扣留楚太子,楚国另立新王,我就白白扣留了一个无用之人。其他诸侯也会非议我。”苏秦说:“不是这样,如果楚国另立新王,您就对新楚王说:‘把淮北之地给我,我就给你杀掉旧太子,不然我就联合秦、韩、魏三国共同拥立旧太子为王。’这样一来新楚王一定会屈服,我们就能得到淮北的土地。”楚国果然另立新王,于是孟尝君派苏秦出使楚国要求割地。

苏秦对楚王说:“齐国准备立旧太子为楚君,如果您不割让淮北的土地,那么旧太子就会承诺齐国加倍割地,来换取齐国支持自己为楚君。”于是楚王无奈献出淮北之地。

苏秦回到齐国,对孟尝君说:“还可以要求楚国更多地割地。只要和旧太子说,新楚王答应割地,那么他为了获得齐国支持自己为楚君,必然会承诺更多的割地。再让新楚王知道这一情况,就可以对新楚王要求更多的割地。”苏秦对旧太子说:“齐国想要拥立您为楚王,但是新楚王请求割地让齐国扣留太子。齐国嫌楚国割地少了,您不如许诺加倍割地,这样齐国一定会支持您。”旧太子同意了。

新楚王听说之后很害怕,于是许诺更多的割地。苏秦又去对新楚王说:“齐国之所以敢要求更多割地,是因为齐国扣押了旧太子以要挟。可是齐国的要求是没有止境的,之所以敢坐地起价,就是因为旧太子在齐国,和大王分庭抗礼。我能设计让旧太子离开齐国,这样就对大王没有威胁了。齐国也会收敛自己的欲望,和您结交。”楚王听了大为高兴。

苏秦对旧太子说:“现在楚国掌权的人是新楚王,太子你空口白话,齐国是难以相信的,时间长了也会轻视您。目前新楚王登基不久,根基尚浅,您还有一班忠心的臣子,太子您不如设法回国夺权。”太子认为言之有理,于是求助苏秦设法逃离齐国,回楚国夺权。

苏秦派人对孟尝君说:“苏秦在齐楚之间反反复复,其实为的是楚国而非齐国的利益。现在苏秦又劝太子离开齐国,实在是居心叵测。”于是孟尝君对苏秦极为不满,疏远了苏秦。

苏秦又派人对新楚王说:“苏秦反复在齐楚两国奔波,不辞辛劳,最后还是设计让旧太子回到楚国,以便大王掌握主动权,可见苏秦还是站在楚国这一边的。而且现在孟尝君田文疏远了苏秦,正好可以把苏秦拉拢过来为楚国效力。”楚王于是封苏秦为武贞君。

苏秦又派人对孟尝君说:“您之所以名扬天下,是因为麾下有大批能人异士。而苏秦是天下闻名的雄辩之士,如果您不好好利用他,天下人就会认为你不善待有才之士,会认为您浪得虚名。现在苏秦与楚王关系很好,如果您不及早与苏秦亲近,那么苏秦就会让楚国与齐国作对。如果您与苏秦保持友好关系,那么天下人也会说您的好话,楚国也会和您保持良好关系。”于是孟尝君改变了对苏秦的态度,极尽善待之能事。

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这则故事出自《战国策》齐策三《楚王死》。

苏秦通过自己的游说,实现了四个目标:一、新楚王登基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帮助齐国取得割地;二、帮助新楚王取回旧太子,解除后顾之忧;三、获得楚国武贞君的封号;四、获得齐国孟尝君的重视和善待。

苏秦在齐楚之间反反复复,把齐国孟尝君、楚国新王、楚国旧太子三个厉害人物玩弄于鼓掌之间,确实令人难以置信,估计有夸大的成分。但抛开真实性不谈,从计策的角度看,苏秦之所以能成功,原因不外乎两点:一、充分认识到各方的利益所在,从而把握并操纵各方的心理;二、充分利用信息不对称,设计合理的计策“线路”,环环相扣,不断“营造形势”、“促成事件”、“歪曲事实”,让各方作出符合自己预期的决策。

苏秦的辩才和计谋,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让后世每一个策士都为之神往。

无论辩才还是计谋,理论并不复杂,难的是如何在实际中运用。这需要大量的实践。而《战国策》中丰富的历史故事,至少给了后人极具借鉴意义的范例。

例如东周策中的《东周欲为稻》点出了“如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温人之周》示范了如何得体地奉承对方,楚策一中《楚王后死》的“五耳环之谋”展示了如何侧面套取情报,还有贯穿全书的苏秦合从和张仪连横针锋相对的论述。其精彩之处,短短一篇文章,实在难以尽述。

围魏救赵,并非如此简单

《战国策》作为国学经典,即便放到现在来看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人际关系的处理,商业策略的制定,国与国之间的博弈,计谋的运用都必不可少。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战国策》都值得每个人好好读一读。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战国策》作为一本纵横家教科书,其目的不是保存史料,所以不少故事为了突出策士们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作用,经过了大量艺术加工。尽信书不如无书,在阅读《战国策》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把握博弈各方的利益所在、体会种种计策的设计思路,甚至设身处地,试着给出自己的策略。如果犯了“考据癖”,对细节斤斤计较,那么就无法从书中汲取太多营养。

正如围魏救赵典故的背后有不广为人知的利益分析,计谋的重要性与复杂性也远未被大众所认识。关键之处在于思考,只有不断透过现象思考问题本质,而非拾人牙慧,生搬硬套,才能看到计谋背后的丰富内涵。

计谋,并非如此简单。

注:本文列举的四则故事,细节之处均经过了个人润色调整,与原文有所出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