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详解桂陵之战,“围魏救赵”背后的地缘逻辑

详解桂陵之战,“围魏救赵”背后的地缘逻辑

中央之国的形成 [第102节]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详解桂陵之战,“围魏救赵”背后的地缘逻辑

关于齐魏之间的这场“桂陵之战”到底是怎么打的,甚至庞绢有没有参与,一直都是争议不断。《史记》、《战国策》、《孙膑兵法》等都各有不同。其中一致的内容是,魏国派军围困了赵都“邯郸”,然后齐国派遣了一支部队,偷袭魏都“大梁”,而后在“桂陵”伏击了轻兵回援的魏军,并大获全胜。这也就是所谓的“围魏救赵”。

一般作为一个经典故事,也就简述个过程,最多再点出上述三个关键地点就行了。不过我们所希望了解的就要深入一些了,第一步,我们需要知道这三个地点,都分别处于什么样的地缘位置。

首先是邯郸,这个赵国都城的位置应当是十分明确的。即使没有我们之前的分析,大家也应当知道它的位置,因为它的名字二千多年来都没有什么变化。如果从划分地理单元的角度来看,无论黄河怎么流,邯郸城都是处在河北平原中部偏南的位置。

而魏都“大梁”,基本就是现在开封的位置了。不过想去开封看魏都遗风的朋友肯定会失望的,因为你肯定在开封城内外找不到任何魏人的遗迹了。造成这种结果是因为,处在中原之中的开封城,在历史上虽然多次为都,但也多次为黄河所淹。每发一次大水,旧有的城址建筑就基本上被黄河所带的泥沙所覆,之后回来的人又在被淤高的地面上重新建城,二千多年前的大梁城,已经被压在好几层的城址之下了。至于说开封城为什么那么有吸引力,我们在分析魏、韩在中原的地缘结构时,会着重分析的。

详解桂陵之战,“围魏救赵”背后的地缘逻辑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的开封城,北面是黄河,但在先秦时,黄河走的是“汉志河”道,大梁城的北面是济水(这段济水河道与现在夺济入海的黄河并不重合,位置再偏北一些)。也就是说,大梁城是处在河、济之南,是标准的中原腹地。当魏军想从河北平原的邯郸城,快速回师地处中原的大梁城,他们就必须穿越西“河济平原”,如果不想经过这块四战之地,魏军只能向东绕行至河、济相交点的西侧,南渡黄河到虎牢之东,然后再沿济水南岸到达“大梁”城。

这种走法一是绕远,二是要经过韩国的控制区。倒不是说韩国会伏击魏军,只是完全没有这种必要罢了。因为魏国既然在河北平原和中原,都控制有土地,他们当然没有理由不在河济平原布局,为自己打通一条战略通道的。正如我们之前的分析的那样,西河济平原的西半边,已经大部为魏国所控制了。

因此对于齐军来说,料定回援的魏军会直接穿越河济平原到达大梁,并不需要特别的智慧。由于邯郸城与大梁城基本上处于同一经度,因此魏军的回国路线大体会呈一条南北向的直线。只不过由于渡口和道路的选择,并不会就是一条笔直的道路罢了。

齐军所选定的伏击地点“桂陵”(现河南省长垣市西北)就是在河济平原之上,如果观察桂陵的位置,是处在邯郸与大梁之间的连线偏东的位置。属于理论直线与实际道路之间的正常误差范围内(至于为什么在看似一马平川的河济平原上,会出现这种偏差,我们在马陵之战中会有解读)。

现在的问题并不在于齐军所选定的伏击点在哪,因为当你料定了对方的行军路线后,自然能够找到合适的点进行伏击的。问题的关键在于齐军是如何到达桂陵,并在对方不知晓的情况下设立伏击圈的(要知道“桂陵”所处的位置,是处于魏国的势力范围之内);另一个问题是佯攻大梁城的齐军,是如何快速穿插至大梁城下的。而两个问题的解决,则需要另外两个末落贵族,卫国和宋国站出来说话了。

我们知道,在最初的时候,卫国才是西“河济平原”的控制者。而后来,这个末落贵族在晋国以及他的第一继承人——“魏国”的挤压之下,已经逐渐缩小了自己的控制区,或者说是向黄河之南的卫都“濮阳”一带收缩。到了战国后期,卫国甚至只剩下都城濮阳了。

虽然我们不能确定在桂陵之战发生时,卫国在都城之外,还剩下哪些控制区。但魏国已经对卫国形成了包围之势是可以肯定的,就象鲁国事实上也处在齐国的包围之中一样。无论卫、鲁两国当年是否风光过,处在这样一个地缘位置中都不会感觉到舒服。积极的与包围它的其他大国结盟,以图避免被完全吞并的命运都是必然的选择。而在齐魏之间发生战争时,卫国则选择了站在齐国一边。就象如果其他国家进攻齐国本土的话,鲁国人一定会加入反齐联盟一样。

因此所谓的“桂陵之战”,只是当时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关联战役中的一场罢了。魏军在和齐军对抗时,也在与卫国作战。无论处在濮阳西南部的“桂陵”,是属于谁的实际控制区,这种胶着混战的状态,都为齐军提供了机会。(没有类似长城的严密防线,要想在那些城邑中穿插并不是件难事)。

如果从距离上来看,在桂陵设伏的齐军,应当是从进攻平陵的齐军中分出来的。不过这支齐军从哪里来的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魏国在西河济平原的控制区,并不稳定,齐军的确具备条件,伏击回师的魏军。如果实际这套作战方案的是魏国,而攻击的对象是从燕国回师临缁的齐军,就没那么容易成功了。因为齐军如果从燕国撤回的话,他们所经过的是东“河济平原”的腹地,孤军深入的魏军基本没有机会在齐人的眼皮底下设伏。

当齐军有机会切断魏军的归国路线时,摆在齐军面前的另一个问题是,齐军怎么能够一路无障碍的跑到大梁城下,而这次轻装奇袭的军队,真的有能力攻破大梁城,并且让之前淡定的魏军主力回师大梁吗?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齐、魏之间的地缘格局就会发现,即使齐军能够乘西河济平原一片混战之机,在其中穿行自如,而它们要兵临大梁城下时都会碰到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渡过济水。你很难想象作为大梁城北部屏障的济水,魏军不会在渡口上布置军力。

换句话说,如果齐军希望从河济平原南渡济水,直击大梁城的北侧时,魏国很容易将他们挡在济水北岸。大梁城也不会受到真正的威胁。这样的话,齐军还不如老老实实的攻击“平陵”,以图将自己的实际控制线推进到菏、济之交处。而如果战争只是在河济平原上胶着的话,对于魏国来说,只是隔靴搔痒,并不至于让他们放弃即将到手的肥肉。

现在齐国需要有新的盟友了,这个盟的地理位置应该接近魏国在中原的控制区,并且要与魏国有无法调合的地缘矛盾。其实第二点是多余的,因为在那种乱世,两个相邻的国家一定会有地缘矛盾的,更何况是在没有明显地缘分割线的中原地带。这个国家很容易找到,并且和齐国暂时没有直接的地缘矛盾,它就是那个自视有“五千乘”实力的宋国。

作为中原地区的东部大国,宋国与任何想在中原有所作为的诸侯,都有可能发生关系。最早的时候,东进的郑国可以说是他最大的敌人。双方的地缘分割线,基本上就在双方的中间线上。大梁城所处的位置,是双方的争夺区。不过中原国家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当那些边缘大国稳定住自己核心区的结构后,便纷纷到中原来试水。

如果说晋人的主要开拓方向,还在河北、河济两平原,齐国由于泗东诸国(包括鲁、莒等国)的存在,暂时还无法真正在中原立足的话。已经基本控制了淮河南北的楚人,则是中原国家最大的敌人了。在春秋后期,楚人已经在郑、宋两国之间撕开了一个口子,甚至已经渗透入了河济平原。而之后所发生的事,我们昨天已经说过了,三晋又将楚人赶了出来,楚人向中原及河济平原拓展的突出部,基本为魏国所占据了。

既然魏国人插了进来,宋国西线的敌人,也就由楚变魏了。在魏国定都大梁后,他们也开始一如楚人那样的,越过了宋人所希望建立的泓水——涡水防线,进逼宋人的核心区——睢水流域。而在桂陵之战前,魏国已经在睢水西岸占据了宋人两个重要的城邑,一个叫作襄陵,一个叫作仪台。前者的位置在现在的睢县,后者则是在商丘市的东南侧(虞城县的西南侧,很多方家认为,“仪台”是在睢水的东侧,不过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在睢水的西侧,即宋国还是能够保有睢水防线)。

魏国的这种做法,等于让宋国的都城睢阳直接处在第一线,基本没有缓冲的余地了。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宋国人在南线泗水西岸的彭城(现在的徐州市)建立了新都。当然,这并不代表之前的都城睢阳被放弃了。事实上在战国时期,双都城是非常常见的。在这两个都城中,可能最终会随着形势的变化,侧重于某一个都城。但只要不是一方被攻破,另一个都城在它所属板块中还是处于地缘中心的位置。

宋国在自己疆土的南方建立新都,一方面当然是为睢阳城作备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是为了应对楚国的地缘压力。因为沿泗水而上,也一直是楚人想做的。提升彭城的政治地位,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增强防御力量(如果有部分贵族生活在此,彭城被轻易放弃的可能性就会变小)。

对于宋国来说,迁都也好,双都也罢,都只是一种被动的防御。如果有可能的话,宋国当然还是希望能够让魏人远离自己的都城。在魏国尚还强大时,要想完成这个心愿就必须借助外力了,而这个机会就在齐国围魏救赵时出现了。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共同的理想让齐、宋两国走到了一起。

关于“桂陵之战”有争议的地方是在,齐国最初发动攻击的地点是地河济平原的“平陵”,还是在睢水西侧的“襄陵”(不同的史书,有不同的记载)。有的人认为这两个地方可能是一个地方。不过现在一般都认为,这两个点都是齐军攻击的对象。如果从地缘格局上来看,这种可能性的确是最大的。齐国联合卫国在河济平原发动的战役,可以说是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攻取那个战略重地“平陵”,另一个则是寻机切断魏军的归国路线。

当然,因为孙膑在一篇有回忆录性质的《孙膑兵法》(“禽庞绢”篇)中说,攻平陵从本来就是祥攻,甚至一开始就选了两个最弱的将领去送死。其实从战役计划的制定来看,无论《孙膑兵法》是孙膑本人,还是他的粉丝写的,这种说法都有粉饰的意思在里面。对于一个优秀的参谋来说,在制定计划时更多的是有多种方案,在第一方案无法执行时,需要有第二方案替补而上。

而攻击平陵可以说就是第一方案,如果取胜了,齐国的控制线将向西推进,并让齐国在西河济平原地缘博弈中取得的主动权。在这种情况下再乘胜追击,争取控制整个西河济平原,不仅能够为自己步步为营的延伸控制区,更能迫使孤军在外的魏军,回救本土。

而一旦攻击平陵的计划不顺利,齐军就必须选择另一个攻击点,以逼使魏军回援了(在平陵失败,可以被说成是故意示弱于魏军)。这个第二方案实际上是和第一方案一起实施的,即齐宋两军一起攻击被魏国所占的襄陵。对于宋国来说,攻取襄陵的理由实在太充分了。

详解桂陵之战,“围魏救赵”背后的地缘逻辑

一方面是因为襄陵位于睢水上游,是宋国应对魏国的桥头堡;另一方面则是,这里是宋人心目中的一代“仁”主——宋襄公的陵墓所在。无论宋襄公在后世的评价如何,也无论那个霸主的含金量如果,他毕竟曾经让宋人风光过。因此宋人夺回襄陵的迫切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而对于齐军来说,帮助宋国夺回襄陵,并不是他的目的所在。这只是让宋人无条件的倒向齐国的一个手段。对于制定战术的孙膑来说,围攻襄陵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东侧,接近魏都大梁。当齐军借帮助宋国夺回襄陵之由,进入宋国时,济水已经不能成为大梁城的天险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清楚了。在攻击平陵的战事未取得预定效果后,在河济平原的齐、卫两军的战术重点已经变成如何牵制住在河济平原的魏军,以让齐国主力在桂陵设伏。而与此同时,围攻襄陵的齐军,突然派出一支机动部队(以战车为主),快速行到大梁城下,以对魏国都城造成直接威胁。

如果参照晋阳城三年不破,邯郸城被围攻一年才被攻破的案例,齐军想攻破大梁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齐、宋两国从侧翼攻击魏国防御力较低东部,并且可以很快机动至大梁城下的能力,不可能不让身在魏都的贵族们感到担心。更何况魏国在河北平原的战事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果,邯郸城在魏军围攻了一年之后,终于被攻破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北伐赵国的魏军主力,不回援都城的话,是存在很大政治风险的(被君主认为尾大不掉是很危险的),或者说魏军和都城里的贵族们都不能冒这个风险。

当魏军开始轻骑回援时,齐国的伏击战就有机会上演了。最终,齐国虽然没有如愿取得平陵,宋国也暂时没有拿回襄陵,但齐国救赵的战略目标却达到了。魏军回援的主力在桂陵让齐军全歼(孙膑的说法是抓住了庞绢),随后被迫退出了邯郸城,与赵国签订漳水之盟,表面上恢复了“哥俩好”的关系。

桂陵之战的胜利,对于华北平原的地缘格局有着重大影响,一则是避免了魏国继续做大;二则保全了赵国,继续在北线牵制魏国;三是提升了齐国的战略地位,让齐国有信心直接参与中原争霸了。

详解桂陵之战,“围魏救赵”背后的地缘逻辑

当然,魏国的这次失败,并没有伤及它的地缘结构,也还没有从本质上削弱魏国的实力。而齐国在一击成功后,也还没有实力在桂陵一带建立自己的据点。双方还需要有一场新的战争,来让双方达成新的地缘平衡,这场更具标志性的战役就是“马陵之战”,也是我们明天分析的方向。

注:前面所附的'桂陵\\马陵之战示意图'只是从网上所找的,以供大家参考,所标志的攻击路线,与我今天的分析略有不同。还有其他人做的图,也一并附上供大家参考。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