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之第二计:围魏救赵

历史深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三十六计之第二计:围魏救赵

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文:攻打兵力集中的敌人,不如设法使它分散兵力而后各个击破;正面攻击敌人,不如迂回攻击其薄弱空虚的环节。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三十六计之第二计:围魏救赵

战国时期,魏国派军队进攻赵国。魏国的军队很快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情况十分危急。赵国眼看抵挡不住魏的攻势,赶紧派人向齐国求救。

齐国大将田忌受齐王派遣,准备率兵前去解救邯郸。这时,他的军师孙膑赶紧劝他说:“要想解开一团乱麻,不能用强扯硬拉的办法;要想制止正打斗得难分难解的双方,不宜用刀枪对他们一阵乱砍乱刺;要想援救被攻打的一方,只需要抓住进犯者的要害,捣毁它空虚的地方。眼下魏军全力以赴攻赵,精兵锐将势必已倾巢出动,国内肯定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魏国此时顾了外头,国内势必空虚。如果我们此时抓住时机,直接进军魏国,攻打魏国都城大梁,魏军必定会回师来救,这样,他们撤走围赵的军队来顾及首都的紧急情况,我们不是就可以替赵国解围了吗?”

一席话说得田忌茅塞顿开,他十分赞赏地说:“先生真是英明高见,令人佩服。”

孙膑接着又补充说:“还有一点,魏军从赵国撤回,长途往返行军,必定疲惫不堪。而我军则趁此时机,以逸待劳,只需在魏军经过的险要之处布好埋伏,一举打败他们不在话下。”

田忌叹服孙膑的精辟分析,立即下令按孙膑的策略行事,直奔魏国首都大梁,而且把要攻打大梁的声势造得很大,一边却在魏军回师途中设下埋伏。

果然,魏军得知都城被围,慌忙撤了攻赵的军队回国。在匆忙跋涉的途中,人马行至桂陵一带,不防齐军擂鼓鸣金,冲杀出来。魏军始料不及,仓皇抵御,哪里战得过有着充分准备的齐军。魏军被杀得丢盔弃甲,还没来得及解救都城,便几乎全军覆没。这次战争,齐军大获全胜,赵国也得到了解救。

其实,事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看问题不能就事论事或只注意比较显露的因素,而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要害,避实就虚,这样来解决问题可能更为见效。

无独有偶,太平天国时就曾因此计攻杭州救南京,亦是使用此计。

1858年,在太平军发生内讧的时候,清军重整江南江北两座大营,围困太平天国的都城南京,为了打破清军包围,忠王李秀成向洪秀全献上围魏救赵之策,让天国的太平军先进攻清军的两江重力杭州,迫使清军分兵自救。而太平军趁清兵江南大营空虚,反手攻击江南大营以解南京之围,洪秀全同意了这一计划。

1860年二月,李秀成分兵五路袭击浙江,攻占杭州,清军江南大营统帅和春得知杭州失守,急忙分拨五分之二的兵力,援助浙江。李秀成一见中计便在杭州城头起太平军旗帜,设埋疑兵,暗中却金蝉脱壳,率军退出杭州,而清兵疑心城中有伏兵,不敢进成。

李秀成撤出杭州之后,日夜兼程,奔赴南京,清军还没弄明白李秀成去哪了,太平军各路人马已云集南京外围向江南大营发起总攻。南京城内的太平军从内外夹击,大获全胜,和春见识不妙,率兵溃逃,太平军乘胜追击,攻占了常州、无锡、苏州等地,歼灭敌人五六万,和春兵败自杀。

这一战例成功运用了围魏救赵之计,让清军苦心经营达三年之久的江南大营完全毁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