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從此非「國酒」

茅臺終於不再是“國酒茅臺”了。

這兩天,細心的網友注意到,茅臺集團開始在各種公開場合撤回“國酒茅臺”的說法,“國酒茅臺”官方微信也悄然改名“貴州茅臺”。

多年來,茅臺集團一直在廣告宣傳中稱自己為“國酒茅臺”。這一形象深入人心,大概也是茅臺品牌溢價的基礎之一。

茅臺從此非“國酒”

如今,茅臺集團為什麼去“國酒”化?因為它早已引起酒業公憤,“國酒茅臺”商標申請也被國家商標委員會駁回。

過去十幾年,茅臺集團一直契而不捨地申請註冊“國酒茅臺”商標,五糧液、劍南春、郎酒、汾酒等31家企業和機構則明確表示反對。

2018年5月25日,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複審決定“不予註冊”。商標委認定,“國酒茅臺”這一商標中的“國酒”文字,帶有“國內最好的酒”“國家級酒”的質量評價含義,“國酒”如果成為茅臺集團註冊商標的組成部分獨佔使用,容易對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產生負面影響。

茅臺從此非“國酒”

是啊,茅臺憑什麼可以叫獨佔“國酒”這一標籤?茅臺大概是國內最貴的白酒,但誰說最貴的就是最好的?這也難怪,宜賓五糧液它們堅決不答應。恐怕北京二鍋頭它們也不會答應。

但茅臺集團並未死心。7月下旬,它還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針對商標委的訴訟,要求撤銷複審決定,同時將五糧液等31家企業和機構列為第三人。

事情很快又出現戲劇性的變化。8月13日晚,茅臺集團發表聲明稱,充分尊重、也樂於接受商標委複審決定,之前起訴商標委是“內部工作銜接問題”。

實際上,茅臺集團在各種廣告宣傳中自稱為“國酒茅臺”,已經違反了廣告法。

按照2015年9月生效的新廣告法,廣告中不得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極限詞。

如果你是一位商家,不管經營一個網店還是一個門店,在廣告中使用極限詞,都可能被工商部門課以罰款。而“國酒茅臺”似乎從來沒有這方面的擔心,我們也沒聽說它因此受到工商部門處罰。

茅臺從此非“國酒”

在“國酒”光環助推之下,茅臺成了一家非常值錢的公司。貴州茅臺(SH.600519)市值一度突破萬億,在整體市場走勢不好的情況下,目前市值仍高達9170億。

根據貴州茅臺8月1日發佈的半年報,茅臺繼續逆勢增長,利潤率也繼續走高。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333.97億元,同比增長38.06%;營業利潤228.80億元,同比增長41.90%;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 157.64億元,同比增長40.12%。

賣茅臺,是多麼賺錢的一宗生意。茅臺酒,已經成了一種奢侈品,成了一種投資品。500毫升的53度飛天茅臺官方零售價從1299元漲到1499元,怎一個貴字了得,市場上卻極度緊俏。

失去“國酒”光環之後,茅臺的品牌價值會不會有所下跌,它與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其他酒企的差距會不會縮小?一切還是未知數。

茅臺從此非“國酒”

茅臺試圖多元化發展,包括推出中低端的王子酒、葡萄酒、悠蜜利口酒等。但是,其營收仍然主要來自茅臺酒。今年上半年,茅臺酒賣了293.83億,系列酒只賣了39.94億。

對消費者來說,成為“茅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茅臺來說,打造新的品牌形象一件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