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虽身负骂名,却无愧于大清唯一能与世界列强争长短之人!

李鸿章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甚至在如今看来,人们对李鸿章的批评多于赞扬,很多人把李鸿章看作清朝的走狗,对内压迫百姓,对外签订不平等条约,甚至背上了卖国的罪名。其实,客观来说,李鸿章无愧于晚清名臣称号,因为李鸿章为摇摇欲坠的清朝做了太多,有心力挽狂澜,却有心无力,无奈悲剧收场。

李鸿章虽身负骂名,却无愧于大清唯一能与世界列强争长短之人!

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那时的大清深陷内忧外患,内有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外有西方列强虎视眈眈,大清只能苟延残喘,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在如此乱世,无数有识之士都在探索救国之道,晚晴大臣也开始自救,最终做的最好的莫过于晚清四大名臣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

李鸿章虽身负骂名,却无愧于大清唯一能与世界列强争长短之人!

李鸿章是才华横溢,有胆有识,二十五岁为官,五年就连升七级,一度因为太过优秀而受人排挤,受同僚嫉,直到李鸿章四十二岁,与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立下大功,加官进爵,之后的政治生涯逐渐达到顶峰,发起洋务运动,创立淮军、北洋水师,建立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可以说,在晚晴,李鸿章撑起了大清的半边天,为救国家力挽狂澜。

李鸿章虽身负骂名,却无愧于大清唯一能与世界列强争长短之人!

只是中日甲午战争成为了李鸿章的无法躲避的伤痛,自己投入无数心血建立的北洋水师,为大清撑起的华北防线,在日军的轰炸下,难逃失败的命运,之后为了维护朝廷最后的尊严,维护国家的和平,李鸿章又签订条约,为了争取最大的利益,74岁高龄的他与列国苦苦周旋。

李鸿章虽身负骂名,却无愧于大清唯一能与世界列强争长短之人!

而且当时的李鸿章还遭到了日本人的死亡威胁,甚至有日本人向李鸿章开枪,鲜血染红了李鸿章的官服,随从吓得大哭,只有李鸿章面不改色,坚定不移,留下“慌什么,死不了!此血可以报国矣!”的壮志豪言。就这样,李鸿章在谈判桌上强撑,与小心翼翼地讨价还价,让大清的赔款降低了不知多少。

李鸿章虽身负骂名,却无愧于大清唯一能与世界列强争长短之人!

在签订了《马关条约》,李鸿章身负骂名,被全国人民的谩骂,李鸿章只有默默忍受,为国家操碎了心的李鸿章为了寻找救国良策,一把老骨头周游列国,与俄国建立友好关系,最终李鸿章明白了自己不可能胜利的原因。

李鸿章虽身负骂名,却无愧于大清唯一能与世界列强争长短之人!

清政府已经腐朽不堪,任何人都不能凭借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世人都在骂李鸿章丧权辱国,却不知道他为腐朽的大清做了太多,李鸿章无愧于大清唯一能与世界列强争长短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