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拉雙擎E+,一汽豐田首款能上綠牌的混動車要來了

10萬塊錢的車和100萬塊錢的車給生活帶來的提升不會特別明顯,無非就是更舒適、更豪華。但有車和沒車的差異就十分顯著,哪怕只有一臺幾萬塊的小車,上下班再也不用去擠公交地鐵,接送孩子上學再也不怕風吹雨淋,到了節假日還可以帶著一家人一起自駕旅行。

有車以後,還能擴大原先的生活半徑,以前下班想去二十公里外的商場還要猶豫一下能不能趕上回家的末班車,但有車以後可以說走就走。加入所屬車型的車友會,還能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自己的朋友圈。

一輛車,能給我們的生活品來不小的改變。

卡羅拉雙擎E+,一汽豐田首款能上綠牌的混動車要來了


但越來越多的一二線城市對汽車出臺了相應的限行限購措施,想買新車要麼付出時間成本等待搖號中籤,要麼花費數萬元去競拍購車指標,大大增加了新車購置的難度與成本。這時,因環保而受到政策扶持的新能源車進入了大家的視線,購車有國家提供資金補貼,不限購不限行,購置稅及車船稅全免,部分城市甚至還允許新能源車走公交車道、市政停車場免費停車兩小時等。而新能源車型中,插電混動車型(PHEV)不受使用環境限制,既能用油也能用電的特性更容易得到大家的青睞。

提到混動,自然就不得不提起豐田,民間有一種說法叫“世界上只有兩種混動,一種是豐田混動,另一種是其他混動”。這種說法並不是盲目的吹捧,豐田的混動車型在全球的銷量早已突破了1200萬臺,佔所有混動車型的90%,可見消費者對豐田的認可。在國內市場,卡羅拉雙擎憑藉優秀的混動效率,超低的油耗贏得了市場的青睞,上市幾年來終端的優惠也只有幾千元,可見卡羅拉雙擎的熱度。

但對於限購城市來說,卡羅拉雙擎雖然是混動車,由於無法外接充電,純電行駛里程達不到50KM這兩個硬性指標,使得它無法享受到任何政策紅利。如今,一汽豐田終於做出了行動,即將推出一汽豐田史上首款政策意義上的插電混動新能源車(PHEV)——卡羅拉雙擎E+.

卡羅拉雙擎E+,一汽豐田首款能上綠牌的混動車要來了


提起插電混動車型,其實大家都不陌生,不論是定位相對親民的比亞迪王朝系列,還是豪華品牌奧迪e-tron系列,高端超跑寶馬i8等,都已經上市多年。而卡羅拉雙擎E+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如果想做出點成績,沒點真本事那是不行的,那麼卡羅拉雙擎E+有什麼過人之處?

卡羅拉雙擎E+,一汽豐田首款能上綠牌的混動車要來了


插電混動車的優勢上文已經提到,就是能源選擇方面的多樣性,加油充電都能跑。在純電模式行駛時經濟性也遠勝於燃油車,看似集燃油車和純電動車的優點於一身,但並不是毫無缺點的。動力電池電量一旦耗盡,行駛的頓挫就大大增加,燃油經濟性也大打折扣,身邊開某款插電混動SUV的朋友告訴我,他的車如果不充電行駛,在市區行駛的油耗高達13-14升。

對於一二線限購城市的普通消費者而言,價格高昂的私人車位不是每家都擁有的,所以充電條件受限,長期靠汽油行駛的情況肯定是插電混動車主最常見的使用工況,油耗問題不得不讓人關注。不過對於卡羅拉E+來說絲毫不用擔心這個問題,豐田造PHEV的理念就是先把HEV(普通雙擎)做好,在高效的HEV基礎上再去做PHEV。得益於高效的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智能的E-CVT變速箱,使得卡羅拉雙擎E+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做到平順無頓挫,不用外接插電的情況下也能做到百公里4.3升的綜合油耗,僅比普通雙擎車型高出0.1升,跟其他品牌的PHEV車型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卡羅拉雙擎E+,一汽豐田首款能上綠牌的混動車要來了


從另一個方面來講,PHEV車型為了享受政策紅利,純電續航必須超過50公里,不少廠商甚至為了減少空電時燃油經濟性變差的負面影響,會通過進一步加大電池容量來增加純電行駛里程。但一味的加大電池容量,勢必會導致整車重量的上升,龐大的體重必然影響操控性,成了名副其實的“直線王,彎道亡”。

好在卡羅拉雙擎E+沒有這個問題,在滿足純電續航里程不低於50公里的前提下,儘量控制電池體積與重量,不給車輛操控增加負面影響。經過一系列的優化,卡羅拉雙擎E+的重量只比普通雙擎重了100KG,也就相當於車裡多坐了一個胖子而已。

卡羅拉雙擎E+,一汽豐田首款能上綠牌的混動車要來了


在我看來,卡羅拉雙擎E+與普通雙擎車型相比,相當於之前iPhone手機中4.7寸標準版和5.5寸PLUS版的區別,“雙擎PLUS”在繼承標準版所有優勢的前提下,還能提供更長的純電續航里程,享受更多的優惠政策,為用車提供無限的可能。

對限購城市的用戶而言,可以買到一臺不改變使用習慣且節能環保的好車。對於一汽豐田而言,卡羅拉雙擎E+只是一汽豐田在新能源市場的一個開始,接下來奕澤、新一代RAV4都會提供混動版本,2020年奕澤還將提供電動版,到2025年,所有在售車型都會提供電動款供消費者選擇。在國內新能源車型的投放上,這次一汽豐田是認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