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江中秋節少了ta,就不算過節!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ノ゙嗨!

鋁士們and先森們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大家的中秋怎麼過?

當然是

賞花賞月、吃 東 西

☟☟☟

中秋除了吃、吃、吃

還是吃、吃、吃

結果咧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即便醬紫

誰讓吃貨一看到吃的就毫無抵抗力

哈哈哈…

“親,肚子騰空沒?”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有些味道不管吃了多少年

只要到某個時候就會想念

又到中秋了

麻脆粑粑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澧江街道者嘎村民小組是元江熱壩區一個傣族傳統村落,每當中秋佳節到來前夕,村子裡到處可聽到“咕共冬”、“咕共冬”的舂碓聲,這是傣家人在趕著做麻脆粑粑過中秋呢!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麻脆粑粑,以糯米、麻脆藥、白糖為原料,純手工製成。製作的工藝流程看似簡單,但非常費工費力,整個過程充滿了智慧與勞動的艱辛。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秋前夕,傣家人要到山上採挖麻脆藥,挖回來的麻脆藥洗淨去皮,用石碓舂細碎,放進清水裡,過濾去渣,加入少許白糖攪拌,接下來,這種有著植物芳香的神奇藥水,將發揮相當大作用。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麻脆藥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把頭天晚上泡好的糯米蒸熟,趁熱放到石碓圓窩上,四五個人“嘰咕,嘰咕”地用力踩碓,將糯米飯舂成粑粑。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邊舂邊灑入適量的麻脆藥水和蔗糖水,使之相互融合,糯米糰逐漸變得光滑細糯,韌彈性十足。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然後取出粑粑放到幹糯米粉上,用擀麵杖將粑粑厚薄均勻地攤開。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在簸箕和竹蓆上自然陰晾成半乾後,用剪刀剪成條塊狀或大小不等的各種形狀,然後晾曬到沒有陽光直射的地方。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到了這一步,麻脆粑粑的半成品算是完成了。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中秋節這一天,傣家人就把晾乾的麻脆粑粑,放到油鍋裡炸,幾分鐘的時間,一塊塊金黃、酥脆的麻脆粑粑就成形了,這就是麻脆藥水發揮的作用。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麻脆粑粑上線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麻脆粑粑可炸可烤,具有酥、香、脆、甜的特點,是傣族最喜歡吃的傳統美食之一。在過去傣族民間有著這樣一個笑話,“麻脆粑粑拿來吃,油炸粑粑拿來吃,我家姑娘嫁給你”。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可以用姑娘來換麻脆粑粑

可想而知麻脆粑粑是有!多!好!吃!

不過比起麻脆粑粑的味道

關於ta的故事則更有趣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麻脆粑粑的故事》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傳說在很久以前,一個老人在山坡上放牛,因為天氣炎熱,老人非常睏乏,就躺倒在草地上睡著了,不一會他被一群螞蟻咬醒了,醒來後他發現自己身上被螞蟻咬過的皮膚起了一顆顆像小水泡一樣的腫塊,再仔細觀察那群螞蟻,是螞蟻咬食了一種植物以後又來咬人才引起人的皮膚紅腫,這種藤本植物含有膨大劑的成分。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這無意中的發現,讓這位老人從中得到了啟示。回到家中,他把植物洗淨,搗碎泡在水裡,然後將其汁水適量放在糯米粑粑中一起舂,陰乾後的粑粑用火烘烤或者油炸後,極易膨大,又脆又香,後來這種植物被傣族人稱之為“麻脆藥”。

看完麻脆粑粑製作過程

聽完關於它的故事

是不是

這個中秋沒有吃過麻脆粑粑就不算過節

在元江中秋节少了ta,就不算过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