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電視的生死棋局

“AlphaGo的勝利並不是計算機打敗了人類,而是人類打敗了人類。”當李世石九段在和AlphaGo的世紀對決的第五局投子認輸後,許峰雄發出了由衷的感慨。這位曾第一個打敗人類的國際象棋程序“深藍”的締造者無比興奮的看到今天人工智能在圍棋領域取得的成就,而昔日擊敗卡斯帕羅夫也成為了他一輩子的標籤。

人工智能電視的生死棋局

但令來自寶島臺灣的許峰雄沒有想到的是就在李世石九段輸棋後謙遜的承認和AlphaGo差距之時,不遠處的中國大陸一場聲勢浩大的人工智能風正在席捲全國。這項已經問世60年的技術一夜之間就走進了千家萬戶的茶餘飯後。而更令人驚愕的是和人工智能的結合在科技領域已經成為企業和新科技綁定商業邏輯,甚至“成熟”的產品都已經箭在弦上。除了一直不溫不火的智能家居外,人工智能電視竟開始猶如雨後春筍般的嶄露頭角,佔領公眾的視線。

規模

2017年12月7日暴風科技宣佈獲得由東山精密和如東鑫濠領投的8億元戰略投資,投資方向除了暴風TV供應鏈產業整合更重要的則是AI電視產業基地。“未來暴風TV一方面全面進軍人工智能,用AI打造信息流;另一方面將聚焦VR和TV兩塊業務。”雖然CEO馮鑫在年中財報會上自信暴風的人工智能和電視結合模式,但實際上市場對這個新品類是否做好接受準備,猶未可知。而至於VR也早已不是幾年前火爆的樣子,不少行業大佬談起VR均表示當前距離VR市場成熟還相差甚遠。

更早的時間,由長虹率先發布,小米、TCL、海信等品牌跟進的AI電視市場自去年就初見端倪。有數據顯示今年728京東彩電節上電視產品銷售總額約3億元,而才出現的AI電視銷售額就佔到了27%。據業內人分析,在消費升級的今天,新概念、新產品對消費者的刺激明顯高於過去每個時期,消費者更願意為更先進的技術買單,而作為消費者家中最大的屏幕,電視在消費者購買決策時會明顯受到資金傾斜。

人工智能電視的生死棋局

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17年Q3季度量子點技術電視銷量同比上漲24.3%,OLED電視銷量同比上漲177.7%,激光投影電視銷量同比上漲114.3%。新技術帶來全新的產業升級,在電視行業引起軒然大波,在用戶進行消費決策時,價格早已不是最關鍵的因素,此前傳統的品牌、價格、售後三大因素在今天已經變為品牌、智能應用和操作/內容。

以量子點、OLED和激光投影后的新技術,因為能為更多消費者帶來更好的觀賞體驗所以更受熱捧。人工智能隨暫時未能在電視普及,但隨著智能家居生態的普及和AI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擴大,電視加入人工智能成為這個生態閉環中的一個環節也是早晚的事。

現狀

“只是在電視上加一個聲控功能就能叫AI電視?”雖然電視和人工智能的結合是大勢所趨但現階段恐怕還沒水到渠成。當前的人工智能電視通常的做法是在智能電視上加入語音控制,以語音播放控制,語音檢索為主要賣點,通過語音麥克風進行語音識別和語義理解,可以說目前的AI電視基本上可以理解為手機屏幕的延伸,電視廠商在用手機廠商的玩法做電視。

這樣做的好處是更方便操作,用戶可以通過類似“關機”、“換到XX(只是頻道號非節目頻道)頻道”就可拋棄遙控器進行簡單的操作。這雖然是好事但離真正的人工智能還相差甚遠。

未來的電視行業應該是一個由硬件、內容、交互相結合的智能生態系統,而目前的痛點一是操作不夠簡單,二是很多人機交互還需要人操作,三是功能單一。當前的AI電視在資源整合、內容推送上還處於初級階段,面部識別等更深層次的生物識別技術也還沒有進入到電視中,智能控制更是還沒有起步。此外我們知道人工智能最大的特點是深度自主學習,它可以根據用戶的習慣、參考海量數據對操作邏輯和展現功能進行優化、調整。在和人工智能對話時你更像是和人在溝通而不少對著冷冰冰的機器。所以這是為什麼說現在的所謂的人工智能電視還處在初級階段,甚至是偽智能。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曾指出,智能化沒有完全開啟,人力得不到解放的家電,充其量只能算是低級智能,甚至是偽智能。可以說現在的人工智能電視作為新科技的並沒有改變傳統電視的基本屬性和使用習慣,所以現在就說電視具有人工智能顯然還為時過早。

除此之外,成本控制也是限制人工智能電視發展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在面板價格持續上漲、電視機整機利潤率走低的今天,高辨識度的麥克風的成本成為目前這些AI電視的主要成本之一;另一方面加入語音控制後的操作系統也需要廠商重新設計、研發,自然也需要耗費廠商更多成本。北京高盛吉獅文化傳播公司首席顧問馬俊穎認為,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電視售價超過普通電視20%,消費者尚能接受,但再高就屬於小眾的超高端產品,背離了企業提升普眾產品的初衷。成本限制之下,人工智能的“智商”自然也會打折扣。

人工智能電視的生死棋局

為什麼這些所謂的AI電視為何會集中在市場爆發?消費電子產業觀察家劉步塵認為,彩電每年的新品都會有一個主打賣點,一方面是為了提升利潤水平,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另一方面也是跟隨科技趨勢,逐步摸索新技術在電視領域的應用。而人工智能的受熱恰好契合這兩個方面,又從人機大戰開始讓AI更加備受關注,這也成為了家電廠商爭相追逐的黑科技。

但令人遺憾的盲目的追求和快速的響應雖然短時內可以追求高額的利潤回報但對整個行業口碑持續走低。此前就有業內人士表示,在人工智能領域,我們現在聽到更多的是故事,而不是真正的應用場景。而人工智能電視的出現更讓不少人為其打上“炒概念”,“離真正的電視AI化差距太大”的標籤。

人工智能電視的生死棋局

認識小大衛的朋友恐怕都不再年輕——編者注

總的來看,人工智能的門檻其實非常高。從感知到決策再到反饋,對硬件、軟件、交互的要求相當嚴苛,這樣的研發能力顯然不是目前電視企業所具備的。倉促上馬AI電視更多的是順應潮流的產品,甚至不排除還有個別企業想在市場尚未成型時用不夠成熟的產品搶佔市場。在目前產業升級的大形勢下,只有深入研發自身核心技術,增加研發實力,為市場拿出足夠誠意在才能在新技術來臨時立於不敗之地。

所以說人工智能電視,還是任重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