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投資的估值泡沫

“人工智能”是近兩年來炙手可熱的詞彙。與此同時,“人工智能”相關的投資亦可謂是一飛沖天。但是,在2018年中國資本融資市場寒冬的時刻,“人工智能”投資的估值泡沫,卻讓投資人處於兩難。

站在風口上

站在風口上,豬頭可以飛,更何況是“人工智能”還能帶來技術、產業和經濟生態的變革。

1956年,達特茅斯學會上正式確立了人工智能的研究領域。過去的60年時間,人工智能經歷了數次認知及技術的革新與發展,如今迎來了突破性的又一個春天。

據《2018中國人工智能白皮書》和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官網數據,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700億元,隨著各地人工智能建設的逐步啟動,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160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將達31.7%。

舉個最近的例子,阿里巴巴的雙十一購物節,在11月11日當天的24小時之內,淘寶成交額超過2000億元,全天物流訂單量達10.42億,大批訂單實現了當日達或次日達。擺脫以往依靠人工分揀、掃描包裹,物流行業已經藉助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在傳統行業變現出強大的力量。

支付寶數據顯示,雙11當天,天貓全球狂歡節十週年,淘寶交易60.3%通過指紋、刷臉支付完成,跨境商品溯源、覆蓋全球獲批1.5億件,分佈式數據庫OceanBase、分佈式架構SOFAStack、智能風控引擎AlphaRiskdeng 自主研發核心技術全面開放。

未來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的發展,不僅將帶動大數據、雲服務、物聯網等產業的升級,還將全面滲透金融、醫療、安防、零售、製造業等傳統產業,應用前景廣闊。

估值泡沫

然而,“人工智能”投資的估值泡沫,卻讓不少投資機構陷入兩難:投吧,價格過高;不投吧,易錯失機會。而且,“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投資機構的以往經驗也不再使用,大家都是摸索著過河,這無疑也加大了投資的難度。

就在上週末,在上海的一次金融投資聚會上,一個國內領先風險投資機構的老總說,去年他們投出了100多個項目,而今年他們只投了不到30個。這位老總說,很多時候,他們投資項目的估值,甚至比在二級市場上還要高。

自2015年以來,“人工智能”方面投資開始大幅度增長。2018年,不少人工智能領域的大型投資不斷刺激市場神經。比如,商湯科技相繼獲得6億美元的C輪融資和6.2億美元的C+輪融資,以及10億美元的D輪融資。

與此相對應,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公司鮮有營收超過10億元的,但在“人工智能”的概念下,他們卻能夠以高昂估值吸收到鉅額資金。

不難預見,未來中國的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業企業,也將接受到如同當年“互聯網泡沫”一般的重新洗牌。

難以實現應用、併產生盈利的“人工智能”企業,一旦沒有資金支撐,無疑會死掉。而將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結合的“人工智能”企業,則比較容易“盤活存量”,經歷市場優勝劣汰,從而成長為優秀、乃至偉大的公司。

當“人工智能”與金融、醫療、旅遊、製造業等傳統產業深度融合,也許會將誕生一批新的行業巨大。當前,中國是最大的“人工智能”應用的市場,很多“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一旦能夠在中國市場應用、再進一步在全世界範圍內複製和推廣,一旦成功,這企業無疑將成為偉大的企業。

泡沫總是與機遇並存,讓我們一起穿透“泡沫”、看到其中偉大的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