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西晉、隋朝,這三個大一統王朝為什麼這麼短暫?

智者寧靜


首先,一個朝代的覆滅,無論是外族入侵,還是農名起義,亦或是被國內其他貴族階級推翻,最主要也最直接的原因還是統治集團內部自身的矛盾。

我們先談秦朝,秦朝的興衰,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成也法制,敗也法制。

商鞅變法

自商鞅變法後,秦國開始以法家思想作為治國理念。國家體制逐漸完善,先進,社會公平,公正,這些都是軍隊強大的根本。但是,隨著秦國逐漸統一六國,法律的漏洞逐漸暴露出來。比如秦軍中以敵軍人頭算軍功,在後期是有副作用的,秦兵在沒有敵軍人口可拿的情況下,開始以百姓的人頭邀功,這只是軍中法律紕漏的冰山一角。社會上,法律同樣缺少對不可抗力因素的包容性,比如,徭役因自然天氣而耽誤,應當予以考慮減責,最起碼罪不至死。正是因為秦朝是第一個尊崇法家思想治國的王朝,對於秦律中的這些尖銳矛盾處理經驗不足,才導致秦朝的曇花一現。或許就連商鞅本人都沒有想到他自己會死於自己推崇的法制。

大澤鄉揭竿而起

西晉王朝的白駒過隙,則主要是統治階級的腐敗和內部自身的鬥爭(八王之亂)所至,加上外族入侵(五胡亂華:羌,鮮卑,匈奴,氐羯),殘敗不堪的西晉王朝自然迅速土崩瓦解。

五胡亂華

而隋朝的滅亡,在我看來是最值得惋惜的。估計很多人都以為隋朝的覆滅是因為隋煬帝楊廣的荒政淫逸。

民夫拉龍船

其實不然,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是科舉制度的改革觸及了那些世襲貴族階級的利益。我之所以認為值得惋惜是因為科舉制度在當時本身是種正確的選拔制度。

科舉制度示意圖

唐朝建立以後科舉制度一直沿用至封建時代最後一個朝代(清朝)的結束。甚至包括國家現在的公務員,選調生等人才的選拔,都還有科舉制度的影子,只是形式不同了而已。


溯古思今


一個朝代的滅亡無外乎兩個原因:外族入侵和內部叛亂。內部叛亂又分為農民起義、臣子造反。

農民起義的原因主要是活不下去了,不僅吃不飽飯,朝廷還加重賦稅徭役,於是造反,推翻舊朝廷,建立新朝廷,然後重新分配土地。

臣子造反這個就屬於中央無力控制地方,地方實力膨脹,覺得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然後造反,順利的話成為九五之尊,不順利就是刀下之鬼。

秦朝之所以短暫是因為處於新舊勢力交替時期。舊貴族和新地主之間的矛盾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君王去平衡,然而,新即位的秦二世太過稚嫩,又有趙高不遺餘力的削弱,外加徭役繁重,於是陳勝吳廣一起義,反秦就成燎原之勢了。

西晉的滅亡則是外族入侵。永嘉年間,西晉爆發了八王之亂,北方少數民族趁機南下,紛紛建國,漢人幾乎被滅族。

隋朝的滅亡常常歸咎於隋煬帝,當然,作為最高領導人,國家滅亡確實是他的責任。隋朝末年,由於隋煬帝的窮兵黷武,三徵高麗,搞得國內民怨沸騰,物價飛漲,於是很多人落草為寇,佔山為王。這些人勢力逐漸強大,而政府卻無力剿匪,再加上某些臣子胸懷異心。然後,各地紛紛起兵,隋朝也亡了。


瓊林夜話


秦朝滅亡主要原因是秦二世胡作非為,不懂朝政,只知道吃喝玩樂;西晉滅亡主要原因是皇帝昏庸無能;隋朝滅亡主要原因是隋煬帝荒淫無道,好大喜功,不知體恤民力,修建了浩大工程京杭大運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