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經過幾代的努力才統一天下,爲何滅亡如此迅速呢?

biubiuBO


秦帝國突然滅亡的原因,始終是中國歷史的一個巨大謎團。

後世普遍認為“暴政亡秦”,這個結論是極其武斷的。我還是比較認同秦史學者孫皓暉先生的觀點,剖析地相當深刻,孫老將秦帝國速亡的原因歸結為以下兩點:

  • 直接原因——突發政變(災難)所導致的中央政權突然變形。

  • 基礎原因——戰國傳統(多事之時,大爭之世,凡有血氣,皆有爭心)所形成的巨大社會慣性,導致整個社會迅速地全面動盪。

如果用一句話來揭示秦帝國突然滅亡的歷史本質,那便是:偶然的惡性政變,遭遇了深厚的歷史傳統,深厚歷史傳統擁有的強大慣性力量,絞殺了本質上具有可變性的歷史邏輯。

上面有點過於抽象,下面具體展開說一說:

突發惡性政變

根據現存的史料記載,我們先來一起回顧下,秦帝國驟然滅亡之前所發生的一連串匪夷所思的偶然事件:

  • 始皇帝年近五十而不明白確立扶蘇為太子,偶然性一。

  • 始皇帝明知身患疾病而固執堅持進行最後一次大巡狩,偶然性二。

  • 始皇帝大巡狩之前怒逼扶蘇北上九原監軍,偶然性三。

  • 始皇帝最後一次大巡狩,於諸皇子中獨帶胡亥,偶然性四。

  • 始皇帝中途患病而遣蒙毅(皇帝秘書,掌管機要文書)回咸陽,偶然性五。

  • 始皇帝在蒙毅離開後以趙高兼領符璽令,偶然性六。

  • 始皇帝於沙丘行營病情突然加重,偶然性七。

  • 突法病情致始皇帝未能在死前寫完遺詔,偶然性八。

  • 突法病情未能使始皇帝召見李斯會商善後,偶然性九。

  • 長期忠誠無二的趙高突發人性變形之惡欲,偶然性十。

  • 棟樑重臣李斯之突變,最為不可思議,偶然性十一。

  • 扶蘇對假遺詔缺乏辨識或不願辨識,選擇自殺,偶然性十二。

  • 蒙恬、蒙毅相繼入獄,被逼迫接受自殺,沒有任何反抗,偶然性十三。

  • 王翦、王賁父子於始皇帝生前病逝,偶然性十四。

  • 李斯一錯再錯,大失前半年節操才具,終致慘死,偶然性十五。

  • 胡亥素質過低而近於白痴,偶然性十六。

  • 秦帝國功臣階層因李斯突變而分化不能凝聚,偶然性十七。

  • 趙高之惡欲野心膨脹變形,大出常理,偶然性十八。

  • 陳勝、吳廣之“閭左徭役”突發暴動,偶然性十九。

  • 關中老秦人人口銳減,對惡性政變失去強大威懾力,偶然性二十。

......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偶然性,不是說這些事件或因素是無原因爆發的,而是恰恰在這一段時間爆發的集中性和突然性,事實上,如果上述眾多的偶然性事件哪怕只有一件或少數幾件不在這一段時間內發生,歷史完全有可能改寫。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這極短暫的一段時間內,這些事件無一例外地集中爆發了。

這次政變的軸心人物是趙高、李斯、胡亥,最為重要的是趙高和李斯,趙高掌握內廷大權,李斯掌握國政大權。既有足夠大的權力影響,又有足夠大的社會聲望。

政變之所以成為惡性政變,並不在於政變開始過程的權謀與惡欲,而在於政變成功之後的再度惡變。再度惡變的誘發因素,關鍵人物在於胡亥,此人完全是一個政治白痴,又進一步誘發了趙高全面操縱國政的野心,從而使得政局徹底走向糜爛。由此帶來了如下惡果:

  • 惡果一,秦帝國堅實的權力結構迅速崩潰。在趙高“誅大臣而遠骨肉”的殘酷方略下,嬴氏皇族被大肆殺戮,帝國功臣被一一剔除,中央政權發生了急劇惡變。


  • 惡果二,反其道而行之的種種社會惡政——大工程不收反上,大徵發不減反增,賦稅徵收不輕反重,迅速激發了激烈的民眾反抗,由此激發復辟勢力全面復活,使社會動盪空前激烈,矛盾交織難解,大災難終於突然來臨了。

  • 惡果三,秦帝國群策群力的施政決策方式蕩然無存,驟然轉變為胡亥趙高的荒唐臆斷。

  • 惡果四,中央政令的荒謬,與社會治情嚴重脫節,致使郡縣官吏無所適從,紛紛生出疏離之心。

  • 惡果五,惡政導致秦帝國邊地主力大軍人心浮動,戰心喪失,戰力大減。

九原主力大軍固然糧草不濟,嶺南主力大軍固然山高水遠,然若不是惡政猖獗,以秦軍之頑韌苦戰傳統,必全力以赴挽救國難。以章邯之二十萬刑徒軍,尚能在平亂初期連戰大捷,若秦軍主力全面出動,穩定大局當不是難事。事實上,除了王離一部,兩大秦軍主力皆未大舉出動。其根本原因,正在於政治的惡變,從根基上毀滅了秦軍將士的歸屬感。

敗政惡政無精兵,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從政治決定軍事的意義上說,秦軍聲威驟然消失,並非不可思議的秘密。

由此,秦帝國滅亡的直接原因是顯而易見的。

戰國傳統慣性

秦末動亂之快速劇烈,在整個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

從始皇帝病死沙丘的公元前210年七月,到公元前209年七月大亂之時,堪堪一年。天下由盛大治世,陡然化作劇烈亂世。轉折之快,如颶風過崗萬木隨向。在社會節奏緩慢的自然經濟時代,煌煌強勢急轉直下,實在是不可思議。

揭示這種不可思議就在於秦末社會獨有的特質:戰國大爭傳統依然是主導性的時代精神,這就是所謂的“多事之時,大爭之世”。民眾普遍的生命狀態還是“凡有血氣,皆有爭心”。

秦帝國統一天下僅僅12年,此時,七大戰國生死拼殺的那一代人,全部正在盛年之期;新生一代,尚處於上一代人的風信標之下。戰勝者成了統一天下的君王與功臣,他們的主宰感、榮譽感與尊嚴感不可謂不強;而戰敗者則成了失國失地的遺民或罪犯,他們的淪喪感、失落感與自卑感也不可謂不痛徹。兩相對比,此間的鴻溝,既不可能沒有,也不可能不深。

這種鴻溝,意味著這時的社會心理尚處於巨大的分裂狀態。帝國政權的統一,距離人心的真正聚合,尚有很大的距離。

在這種不定型的可變狀態下,渴望重新回到戰國大爭時代的精神需求,仍然是一股普遍而強勁 的社會思潮。其時,天下民心對帝國大政的基本態勢,仍然是春秋戰國的價值法則:你果真高明,我便服你;你果真低能,我便棄你。

而事實是,在人心合一的風向轉折口,爆發了極大偶然性的惡性政變,在偶然的惡性政變遭遇了深厚的歷史傳統之後,歷史傳統所擁有的強大慣性力量,絞殺了本質上具有可變性的歷史邏輯。

這便是秦帝國突然滅亡的歷史本質。


積翠古亭


“天下苦秦久矣”

這是《史記·陳涉世家》中陳勝鼓動眾人起事時的一句話,那麼天下究竟“苦秦”多久了呢?

戰國時期,秦國自孝公即位後決心圖強改革,重用商鞅,實行變法,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郡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史稱“商鞅變法”,秦國自此逐步強大。尤其在軍事上,秦國在獎勵軍功、鼓勵殺敵求勝的計首授爵制度下,戰力飆升,秦國軍隊逐漸成為了那個時代令人聞風喪膽的虎狼之師。

秦軍功爵制度,共分二十級,實行純以軍功定賞罰功過的計首授爵制。秦國的士兵只要斬獲敵人“甲士”(敵軍的軍官)一個首級,就可以獲得一級爵位(公士) 、田一頃、宅一處和僕人一個。斬獲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就越高。簡單來說,殺一個敵人就能得到相應的土地、府宅、傭人等。在這種制度刺激下,秦軍士兵儼然變成只為斬首的嗜血屠夫,普遍勇猛頑強,驍勇善戰。自秦獻公始,昭王止的近一百年間,秦軍斬敵首過百萬級。“流血漂櫓、伏屍百萬”,確不為過。

  • 公元前364年,秦獻公時期,石門之戰,斬首6萬,對手魏國;
  • 公元前331年,秦惠王時期,雕陰之戰,斬首8萬,對手魏國;
  • 公元前317年,秦惠王時期,修魚之戰,斬首8萬,對手趙、魏、韓;
  • 公元前312年,秦惠王時期,丹陽之戰,斬首8萬,對手楚國;
  • 公元前293年,秦昭王時期,伊闕之戰,斬首24萬,對手韓國、魏國;
  • 公元前279年,秦昭王時期,鄢郢之戰,斬首30餘萬,對手楚國;
  •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時期,長平之戰,斬首45萬,對手趙國。

軍功授爵制除了激勵將士外,也隱含了弊端。秦國之師每戰皆斬敵首數萬,也給普通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不乏殺良冒功),這就間接導致了其餘六國遺民始終對秦國抱有敵視態度,恨之深,仇之切。以上都是歷史背景。

滅六國後,秦始皇統一全國並沿用“禁奸止過,莫若重刑”的秦法,在戶籍編制的基礎上實行連坐。例如雲夢出土的《秦律》記載,戶籍登記有隱匿或不實,不但鄉官要受罰,同“伍”的也要每戶罰一盾,“皆遷之”(即罰戍邊);《秦律》也把鎮壓“盜賊”放在首要地位,輕罪重刑,即便是輕微的小罪,就會被處以嚴酷的刑罰,甚至偷採別人桑葉不滿一錢的也要“貲徭三旬”(即罰處徭役三十天)。此外,普通人還有極繁重的徭役,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重了廣大人民所受的負擔和壓迫感。

秦始皇晚年,秦國依然內行刀鋸,外用甲兵、迷信暴力而輕視教化,原本掩蓋的內部矛盾逐漸激化。陳勝吳廣大澤鄉起事後,之前被秦始皇平定的六國貴族勢力乘機復辟,一呼百應、揭竿而起,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勢,強大的秦國最終在數年間土崩瓦解。


這個世界上所以事情都是有淵源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浪里爾


秦國之所以迅速的滅亡,我認為有這幾方面的原因。

1.秦國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殺戮太多,有失天和,積累了太多的怨氣。


被滅的六國,除了齊國是投降的,殺戮不是很大。其餘五國都是被嗜好斬首秦軍硬生生的攻滅,這過程中究竟死了多少人,只有天才知道。秦國對六國的殺戮,從貴族到百姓,都不放過。譬如,秦趙長平之戰結束後。喪心病狂的秦軍屠殺了放下武器的趙國軍人、趙軍後勤的民夫、居住在上黨郡的原屬韓國的百姓。戰國時期,華夏總人口才多少,長平就被秦國屠殺了數十萬。

2.被滅的六國,舊貴族勢力沒被完全消滅,一直在謀劃恢復故國。


3.成也商鞅變法,敗也商鞅變法。眾所周知,商鞅變法的本質。用現在話說,就是一部戰爭臨時法。極為苛刻的內容,能讓國家最大限度的集中每個國民的力量,投入到戰爭中;和平時期,會嚴重阻礙社會生產活動的正常進行。

然而,在統一天下後的和平建設時期。秦國朝堂並未意識到商鞅制定的法律只是戰爭法,從而進行調整,以適應和平時期。仍然一力推行,這就不合時宜了,人們是承受不了這種壓力的。陳勝,吳廣,劉邦,都是被苛刻的秦法所逼。為了生存,不得不造反起義的。



4.秦國統治者好大喜功。秦國統一天下後,不是把精力用於建設治理,消化新得到的六國土地。而是把主要力量用來對外擴張,對北方的匈奴和南方的百越大規模用兵。一方面加大了百姓的負擔,成為秦被農民起義推翻的催化劑;一方面造成主要兵力遠在邊境,無法在內部戰火紛飛時,及時返回支援,使得義軍較為順利的向關中地區推進。

可見,秦國的快速滅亡,確實是有原因的。


德全不畏


月盈則虧,剛則易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秦國用了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換來了一個天下統一的帝國,但是雲煙滄海,轉瞬即逝。

就像秦孝公一樣,他太在意秦國了,把自己的一生都傾注給了自己的國家。看到國家強大起來之後,他的使命也就完成了,然後溘然長逝。

秦國也是,大秦帝國的存在,使命便是結束幾百年以來的紛亂戰爭,建立一個和平安定的社會和國家。它做到了統一,但沒有做到後者,所以被歷史拋棄了。僅此而已。


盛世打雜


秦國用幾代人的不懈努力,迅速滅亡了六國,結束了戰亂不休的戰國時代, 得益於彼時統一時機已經成熟。不論從經濟還是政治上,各國都進行了徹底的封建改革。商業的發展促進了各國的密切聯繫,並且壯大了渴望統一的商人階層的力量。大量的小手工業者也渴望統一,希望有一個和平安寧的生產環境與自由通暢的貿易市場。一部分沒落貴族成為 “士”的階層,這些有文化的“士”國家觀念與歸屬感更弱,他們希望有更大的舞臺供自己施展才能,所以也希翼天下大一統的局面出現。各國間的政治交往也變得頻繁而緊密,隨著外交、聯繫的加強,也為統一列國夯實了上層基礎。

隨著經濟與農耕的發展,加上連綿不斷的數百年戰亂,戰爭的規模愈來愈大,雙方各出動數十萬人廝拼的宏大戰事已屬平常,甚至到了殺人盈城、盈野甚至動輒滅國的地步,這樣就有了最強者用武力統一天下的可能,也使列國之民普遍開始懼戰、厭戰。公元前221年,秦將王賁開始率軍圍攻最後一個諸侯國齊國的王都臨淄,齊王不戰而降,齊國瞬間亡了國。

至此,鷹瞵虎視的秦王贏政掃滅六國,一統天下。

秦朝建立後,繼續沿用商君制定的嚴酷法家治國思想,利用其強大的軍隊和嚴刑峻法來控制這個史上從未有過的龐大帝國。然而,秦朝的嚴厲統治並未獲得東方各國(原崤山以東六國)殘餘貴族與百姓的擁戴,而連續不斷對漠北匈奴人和嶺南百越人的大規模戰爭,又極大的消耗並削弱了秦國的綜合實力。

當然,秦始皇也做了很多有意義的改革,譬如:築長城抵禦匈奴 ;修秦直道溝通南、北、西、東;統一文字促進文化交流;統一度、量、衡便於經濟貿易······ 秦的疆域異常廣袤,北抵陰山,南至南海,西達隴西,東到遼東。秦還設置了南海、桂林(今貴港)、象郡管理後來征服的廣大嶺南地區。

由於秦始皇用嚴酷的秦律來治理國家,其中光死刑就有棄市、腰斬、車裂(五馬分屍)等使人不寒而慄的殘忍刑罰。犯重罪者,親屬也要連坐一併處死。這引起了士人的普遍不滿,這些人口誅筆伐,將矛頭對準了這位不可一世的千古一帝。丞相李斯主張嚴厲鎮壓這些膽大妄為的儒生,他上了一道奏摺給秦皇,建議他焚燒民間私自收藏的經書、諸子百家、史書等六國典籍。凡違抗繳書命令、 膽敢妄議政事者一律處死。除少數官修正史、農事、卜算、醫書等實用類竹書得以保留外,其它一律焚燬。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奏疏,下令全國焚書,這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次大摧殘、大清洗、大浩劫,和殘酷的秦律一樣被視作秦朝暴政的集中體現。

光燒書並不能堵住天下儒士的悠悠之口,反而激起了民間更大的抗爭,士人與民眾對秦王的暴政怨忿異常,對他不利的言論四處流佈、喧囂塵上,甚至有詛咒他早死的讖言被人刻在石頭上。秦始皇聞報勃然大怒,於是他派遣御史到全國各地明察暗訪,最後逮捕了460多位儒者。秦皇下令將這些人押到驪山的一處山谷裡,全數坑殺(活埋)。這些人中有儒士,也有一部分方士(算命、卜卦的術士),史稱“焚書坑儒” 。

為消弭民間的反抗意志,同時杜絕戰爭,秦皇下令收繳天下兵器,然後融化鑄成12個巨大的銅人,以防不滿者興兵作亂。秦始皇還大興土木營造佔地廣闊、體量龐大、富麗堂皇的阿房宮和巍峨高聳、極盡奢華的驪山陵寢。這些巨大的工程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同時需要數百萬人參與勞作,其中包括70萬服苦役的刑徒,而此時全國總人口不過2000餘萬。

秦的統一,除了讓始皇帝成了千古一帝外,並未給社會其他階層帶來實際利益:比如徭役攤派不斷,百姓不堪重負,怨聲載道;老秦貴胄在趙高專權後遭到大規模清洗,六國舊貴族也被完全排斥在權力核心之外。一個被全國所有階層都厭棄並憎恨的政權,是註定無法長久的。

秦國的軍事力量仍然很強大,但是很分散,征伐嶺南派遣了50萬精銳秦卒,北擊匈奴又分兵50萬,導致關中咸陽一帶兵力空虛,以至於陳勝、吳廣起義聲勢壯大、兵兇戰危之際 ,朝廷居然無兵可調,只好釋放修築驪山陵的20 萬刑徒,讓名將章邯率領他們前去抵禦洶洶來犯的農軍。秦始皇去世一年後,隨著陳勝在大澤鄉揭竿而起,天下百姓、六國殘餘貴族紛起響應,煙塵四起,遍地兵燹。劉邦率漢軍入關中時,以“強悍好戰”著稱的關中老秦人基本不採取任何抵抗措施,百姓簞食壺漿迎漢王,帝都咸陽基本成了不設防的空城。秦王朝僅存在了短短15個春秋,就迅速土崩瓦解、灰飛煙滅了。杜牧在《阿房宮賦》中說秦:“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一個沒有為統一後的全國百姓帶來利益的大一統帝國, 最後當然避免不了被全體民眾棄如敝履的悲慘命運。

插圖源自網絡


鐵馬冰河wu


最要命的是失人心,秦國統一本就人心項背,順應時代,但大工程大建築大墳墓動員百萬級的老百姓,1%的人造反,這100萬里就有1萬人,再加上秦法嚴苛。

秦法最嚴在無微不至,罪責連坐,這就是雙刃劍,一方面威懾老百姓,但是萬一就在於一個造反,連坐的除了跟著造反就是等死,所以家族血緣的中國,基本上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態勢,人心的確向背。這是最簡單的。

再複雜的秦軍以民養兵,長城修建用的糧食要從內地運送,但是路況不好,就算修了直道,剛剛打完統一戰爭,關中蜀地糧食剩的並不多,只能從關東運糧食,江淮和黃河等水道繁雜,從楚地運量最少要2次橫渡黃河,而且押運糧草也是要消耗的,所以最後到了“十之存一”的地步。

那麼陳勝吳廣裝神弄鬼的造反起事後,為什麼基本都是函谷關以東各地響應,問題就是秦法嚴苛,國家勞民傷財,函谷關以東的6國被滅不說,此時秦建國也小20年,秦主力長城、南越、關內,關東沒有太大規模軍隊,縣令能有多少兵啊?

··················

所以,秦軍一開始是出函谷關鎮壓,章邯打陳勝,後來變成對抗,項羽的叔父項梁成了聯軍的頭兒,跟章邯打來打去被殺,宋義插曲過後,項羽接班接幹!

直到劉邦入函谷關,秦國一直都是在對抗中節節敗退。大勢已去。

秦朝建立前,六國長期消耗戰國家外強中乾,發動不起大型戰爭,所以秦國一舉滅韓趙魏很簡單,伐楚是因為長期以來楚都是勁敵,楚國敗在晚秦一步的從上而下的改革,屈原的死很說明問題,春申君時楚國大半領土被秦吞併。但也不是那麼不中用。

秦國最後滅楚也是忌憚楚國,最後一國的滅國戰,楚人的心情不難想象,上下齊心仍舊敗北,也是多有不甘,項羽時楚人後來特別能打多半也是國破家亡的悲涼和仇恨燃燒的太多。

然而秦末局面完全顛倒,多年的國力消耗,秦朝疲軟,有的地方吃飯都是問題,人心又不在秦,多地復國戰消耗大量軍力,幾次大規模戰役導致秦王子嬰無軍隊可調用,最後只能尷尬退位,把國璽交給漢王劉邦。


程序狗


第一、因為是首次大統一,阻力太大,裂度太大了,六國遺族不甘心,他們想的就是復國。 二、始皇帝突然駕崩,接班人出了問題。秦二世時期,趙高亂政改法,趙高饞言殺害了始皇帝的其他子女,大臣及大將蒙恬等人,造成了朝庭內部的混亂,失去了控制力和人心。三、秦二世和趙高對起義暴動初期並不重視,趙高等人刻意隱瞞不報,粉飾太平,忙於朝庭內部爭鬥,最終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造成了秦朝的速亡。


水虎森林


有劉邦的起義,劉邦內在太強大了。劉邦還沒統一天下,就已得人心了,統一人心了。(“秦人唯恐劉邦不為王”)秦始皇統一天下多少年了,還沒得人心。秦始皇像個傻大個,靠四肢發達打下了天下,卻不懂治天下。秦始皇和漢王劉邦根本不在一個級別上,(統治模式)差的太遠了。


H趙張劉關蘇呂陳範杜


秦國能發展強大最大的功臣就是商鞅了,三次商鞅變法,讓秦國逐漸發展起來。商鞅變法時期的秦君是贏渠梁,嬴渠梁去世後其子嬴駟登基為王,把巴、蜀兩國歸為秦國。嬴駟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嬴蕩和小兒子嬴稷,那小兒子統治下的秦國有個名將白起,為秦國力下了赫赫戰功,那時秦國強大到滅了東周。嬴稷有個兒子叫嬴柱,他就是秦始皇嬴政的爺爺。秦國為何衰亡我是說不出來了,見諒。


塗山雪玖非


秦國戰爭慣性太強。可能高層(王族)也意識到了秦國的問題但是卻沒辦法改革。秦始皇曾經試圖改革但是失敗了(軍功封爵制無法適應和平)。秦二世又不怎麼強。六國反秦勢力無法根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