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王朝為什麼大多都只有200多年的壽命?

孤獨王子青蛙


誠然,歷史就是如此!



不妨我們來數一下,從秦朝到清朝,中國歷史上總共出現了秦朝、西漢、東漢、西晉、隋朝、唐朝、武周、北宋、元朝、明朝、清朝等11個大統一王朝,他們最短的只有15年,最長的也不過280多年,卻偏偏沒有超過300年的,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我想其中不乏兩個原因:

1.

古往今來,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能力肯定是有的,但是隨著安逸和皇位的傳遞,後繼者們更關心的是權利究竟在誰的手裡,至於繼任者的統治能力則不是最重要的,有時候皇帝只是一個象徵,實權並不在皇帝的手中!

一方面皇帝無能,一方面權臣,宦官,外戚干政,好好的一個國家內亂不止,進而走向衰退也是情有可原的!

2.

社會缺乏新鮮的血液,唯有重塑筋骨,才能保證社會的安定!

這就與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有關了!中國古代是以“家天下”為核心思想,即便某個朝代已經風雨飄搖,但都不願意接受新的思想。統治者的壓迫讓百姓苦不堪言,在這種狀況之下,通過武力改朝換代就順理成章了!

綜上所述,朝代之所以在300年內快速更替,離不開統治者貪圖安逸,固步自封的因素!


微歷史看客


直接的說:一個新朝代剛建立,百廢待興,地方很窮,油水很少,這個時候的官員上進心是最大的,大多數都公正廉明,一心一意做本職工作。隨著時間發展一切興旺了,有油水了,當官的就開始慢慢的開始貪了,這樣幾代以後貪的越來越多,導致冤案重重,怨聲載道。軍事上,當兵的大部分都感覺安逸了,沒什麼威脅了,戰鬥力下降,也欺壓百姓。這種情況一出現,只需要一個契機就會造反,這個契機比如:天災、人禍(貪官制作的冤案,官兵欺壓百姓)外敵入侵,民與國家不同心,官兵戰鬥力不行,內部造反,外敵入境,這就是所謂的內憂外患!無論哪個朝代都必亡!(也許不全面,參考其它)


東出太平洋


這個題目很久,已有500多網友作答,看了前面幾位回答,有些網友已觸及到部分原因,但微觀層面較多,根本原因不足。為什麼秦代以來2000多年間,多數王朝壽命最多不過300年左右?我認為,如果從制度體制方面分析,主要有幾下以幾個方面:

一、家天下王朝,選人不唯賢,嫡長制限制了選賢渠道

秦創郡縣制中央集權王朝以來,2000多年間的王朝都是一姓一家的專制王朝,即所謂家天下王朝。在這種家天下王朝中,選君選皇帝的範圍侷限在狹窄的小圈子裡。一是繼位唯血親是舉,選賢擇君範圍有侷限性。二是血親繼位方式又以嫡長親為主,這就進一步縮小家族內部選賢的範圍。三是儘管有時候選賢不選長,但主要還是選擇嫡長繼位為主,庶出兒子再賢也很難繼位。擇君方式本來就小範圍,再加之嫡長制,才會出現晉惠帝類上位。一旦嫡長無能或不賢,則會耽誤幾十年,代代如此,則江山不保。

二、家天下王朝,缺乏社會制衡機制,異姓改朝換代是社會矛盾的突破口

家天下王朝,缺乏制衡昏君亂政的機制。當社會矛盾達到頂點時,必然激起反抗,最後以異姓勢力奪天下,導致改朝換代。這也是弊政不可忍條件下唯一乎衡和制約機制。這種改朝換代,循環往復,演義了2000多年。新上任的王或許好一陣子,久而久之,又蹈重轍。如果王朝內自我調節好,人民安居樂業,則異姓勢力或外部勢很難推翻人民擁戴的王朝。堡壘多從內部攻破。"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中國歷史上的王朝,如果代有明君,則不會僅傳國二三百年。

三、家天下王朝,君權來得太容易,缺競爭對手,極易懶散怠政,不思進取而失天下

天下廣家傳,排除了賢者競爭,任性而治不施君德,連續幾代人民便不會忍受。權力不是來自奮鬥而是來自父祖相繼,便易生懈怠,任性胡作。歷史上開國之初的前幾位往往好於後繼者,愈後愈差。問題出在不知珍惜權力,棄民生於不顧,民何以戴?

四、家天下王朝,國運民命全賴皇帝自身和吏治的道德風險

呂思勉有句名言,總結這種現象:帝制功成,君德墜落。是比較分封制和集權制優劣的。分封諸侯時,範圍小,鄰國之間有競爭,各諸侯國君主不得不小心施政。否則上有周天子監督,下有諸侯國競爭,以民為本是必選項,如果亂政於民,會受多方制裁。權力有限的君主必∵須以德治民,國祚傳承多數較長。周代諸侯國,傳國500年甚至800年的並不少。這與外部制衡機制有關。

秦始皇郡縣中央集權制以來,每一朝的皇權都至高無上,內部和外部都沒有制衡機制,好壞全賴君主德操。百姓的幸福,國家的強弱,全部依賴皇帝的自身素質,存在很大的道德風險。人民和國家命運全憑皇帝本人的道德而定,風險無保證和制衡。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天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分層治理。道德風險不僅在皇帝,更多在吏治。如果久居深宮,不察吏治和民情,多重風險於民。即是好皇帝也難糾吏弊。矛盾積聚也會對政權構成危險。

總之,大一統制度很好,但必須整頓好吏治,代有明君,國祚也會延長。一個朝代達到數百年,一個按血緣傳承的家天下,代有明君難。近現代社會民主制度,拋棄家天下制度,實行唯賢選舉,建全內外製衡機制,早已解決了選賢治國問題。任期制和監督制保證了國家政權的連續性和持久性。








左說春秋歷史領域創作


一、封建社會的社會規律,其實那個朝代都繞不過去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每個朝代滅亡前,都發生了什麼?社會矛盾主要有哪些?

西漢末年赤眉軍、綠林軍起義;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唐朝末年黃巢起義;北宋末年方臘起義;南宋末年陳三搶、張魔起義;元朝末年劉福通、朱元璋、徐壽輝等起義;明朝末年李自成、張獻忠等起義,清朝後期太平天國、義和團運動等。

我們會發現,其實每個朝代越到後期,農民起義發生的幾率越高,規模越大。不管起義有沒有成功,都宣告了這個朝代基本玩兒完。那就有疑問了,農民為什麼造反?這個朝代初期為什麼少,中興時代為什麼基本沒有?其實,這個是由於封建王朝統治制度的缺陷導致的,哪個朝代都繞不過去!

二、利益分配的日漸不均,導致社會階級分化日趨嚴重,社會矛盾逐步凸顯,改朝換代在所難免

劉邦打敗項羽後,天下安定,第一件事就是頒佈了一系列休養生息的政策。統治階級當政之後,能給天下百姓一些實惠,讓百姓能安居樂業,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當然是件好事。但統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仍然會制定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維護自己的財產安全。這種政策本身擺脫不了剝削本質,若干年後,社會資源將逐步集中到少數人的手裡。不排除一些有作為的皇帝能通過一些靈活的手段,對社會資源進行重新調整,但終究無法改變這種發展趨勢。於是,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資源的社會配置到底一定程度時,社會矛盾就很容易被激化,如果再遇上天災,老百姓沒有飯吃,不造反才怪呢?

三、歷史上的各個民族和割據政權也繞不過這個規律,對峙的政權力量也會此消彼長。

匈奴也有王朝更迭,突厥也有興起和衰落,遼、金同樣沒能長盛不衰。中國歷史上不同的民族建立的割據爭取往往相互對峙,我想幹掉你,或者你想幹掉我。不可能所有政權都是同時興起,同時衰落。所以強者幹掉弱者的幾率也比較高,故而會出現,蒙古橫掃天下,滅亡過個政權的局面。但進了中原之後,蒙古人建立的帝國也沒能逃過社會發展的必然,當年不可一世的蒙古鐵騎還是被朱元璋趕回了草原。

中國古代的皇權政治下,無法像羅馬帝國一樣組建議會,也就無法形成社會力量的制衡,更無法實現社會資源的持續合理調配。所以,古代中國的朝代不超過300年,其實就是封建王朝發展的極限了,改朝換代不過是一個資源重新分配的過程。


牧漁子


軍人干政、篡位自立、橫徵暴斂三位一體,成為短命王朝之所以短命的原因。 短命的王朝不一定由篡位而來(如秦),但篡位而立的王朝大都短命。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只有一個王朝例外:它雖由篡位而立卻長壽;雖由武人秉政卻很仁慈,這個王朝就是宋朝。 在諸多短命王朝中,以秦朝、隋朝、中華民國三個時代最富戲劇性也最耐人尋味。 這三個時代共同的特徵是:都十分強大;多具有制度性創新。 秦朝同一了六國,結束了戰國以來中國分崩離析的局面,創立了強大的中央集權郡縣制封建國家。使帝制綿延兩千多年。 隋朝結束了南北朝時期的分裂局面,重新建立了強大的封建國家,創立了科舉取士制度。這一制度後來延續了一千多年。 中華民國推翻了封建帝制,結束了清朝的統治,創立了“共和”制度,並...


逗秋雨


中國的國情決定的。一個王朝新興,必定百廢待興,新王朝前幾任皇帝危機感強,往往勵精圖治,經過30-50年的發展(中國的國情一般30-50年都會達到繁榮昌盛),國家繁榮昌盛,實力大增,此時進入穩定期,大約50-80年的光景。此後的皇帝出身深宮,五穀不分,四體不勤,被宮女和宦官養大,沒有管理國家的能力和水平,往往大權旁落,出現外戚和宦官干政的路面,這個期限大約也是50年上下,這個時期是一個王朝的衰落時期。再往後,農民起義、國家內部分裂(地方權力大於中央權力),這個時期也就是20-30年的光景。總體算下來,一個王朝經歷了初創——發展——繁榮——衰落——覆亡五個時期,大約也就200年上下。


老李聊水


第一種可稱作“制度崩潰”,就是體制內的人叛亂或者相互衝突導致國家滅亡。比如西漢的漢元帝聲色犬馬,整個統治系統失能,最後被王家篡權。分到這個類別的有,秦、西漢、東漢、西晉、東晉、隋、唐。

第二種可稱作“壽終正寢”,王朝延續到一定時期,民亂四起,軍隊四處奔襲。雖然國家制度本身沒有致命缺陷,最後卻因為長期鎮壓而耗盡軍力,國家覆亡。與制度崩潰相比,壽終正寢模式的主要作亂者是體制外的人員。明朝基本就是這種模式(如果不是民亂四起消耗了明朝的國力和軍隊,滿清也沒什麼希望)。

第三種可稱作“外敵入侵”,時運不濟,被人滅掉了。這基本就是南宋和北宋。

所以,其實可以看出來,中國主要朝代滅亡的主要原因,壓倒性多數的,是制度本身的崩潰。體制內人員站出來謀權篡位,或者由於體制人員的武力衝突而導致國力衰微,最終滅亡。

階級衝突太嚴重,生產關係嚴重阻礙生產力發展,每一次的王朝更替只能在短短的一段時間內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但百年以後日益不斷激化的階級矛盾愈演愈烈,最終再加上統治者通有的腐化昏庸總在國家的矛盾上灑上一把鹽,導致農民起義大規模的爆發。

結語:權利這種東西人人想要,拿著天天都是提心吊膽生怕明天就拱手相讓。


生活那些趣事兒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富不過三代”,其實中國古代王朝的興衰道理也是一樣的。古代的王朝最大的特點就是家天下!王朝的最高權力是通過父死子繼的方式進行傳承的。另外,各個朝代的開國皇帝為了保證自己的子孫能夠繼承皇權,於是設計出了一套以皇帝為權力核心的權利制度體系。所以王朝的興衰與皇帝的賢明與否密切相關。

很多人都認為中國古代王朝的興衰週期,其實是因為每一個朝代在建立過程中,戰爭會消耗大量的人口,使得王朝初期地多人少。為了恢復生產,於是前幾代的帝王,都會勵精圖治。使得人口逐漸恢復到前朝的鼎盛時期,經濟開始重新繁榮起來。後來因為土地兼併嚴重,大量的農民失去土地,以致流離失所。

最後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只有造反起義,最終推翻了舊的王朝,然後建立新的王朝,開始下一個輪迴。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王朝的興衰輪迴並不是由人地矛盾所決定的。決定王朝興衰週期的,其實就是封建制度本身。封建專制制度下的皇權及其傳承模式和結果,其實和民間的富豪財富傳承方式以及結果沒什麼兩樣。

都是前幾代努力的打天下,為後代掙得一個豐厚的家業。後代繼承了家業以後就守著祖宗的家業過日子,如果後代子孫爭氣那麼這個家業就可以守住,或者更甚者能夠壯大家業。如果後代子孫不爭氣,家業就會逐漸的衰敗,直到最後被敗光。

與民間富豪財富傳承不同的是,王朝的統治者,所留下的家業是一個國家。這個家業更大,也更難以掌控。至於人們所認為的人口與土地的矛盾,他確實是影響王朝更替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卻不是決定性因素,我們先來說一下人口問題,雖然經過前幾代統治者的勵精圖治,人口逐漸恢復並快速增長。


但是其實每個朝代並不是因為人口,已經增長到了國家無法承受的地步才出問題的。在人口達到國家無法承受的地步之前,就出了問題。至於土地兼併問題,那就更不是問題了,地主們兼併了大量的土地,但是他們也需要僱傭農民去耕種。只不過土地的所有權發生了改變,失去土地的農民依然可以租種土地,雖然這會讓生活變得更艱難,但也不至於活不下去。

真正讓國家走向滅亡的,其實是封建專制制度下的權力本身。因為皇帝是權力的核心,後來繼任的皇帝如果能力不夠,無法解決各種社會矛盾,就會使得這些矛盾逐漸積累,日益擴大,最終達到積重難返的地步。明朝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面對積重難返的大明,即使他再努力也無濟於事,最終無法改變滅亡的命運。


江哥眼中的世界


中國歷史上的王朝基本上都是專制制度,專制制度有個最大的缺陷是拒絕權力的監督,沒有權力的監督,就沒有糾錯機制。

糾錯機制可以看成是人生了病,要吃藥,要動手術。人生病不治療,病情發展下去,就會危及生命。

沒有糾錯機制,這個社會發展到一定的時候,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當問題和矛盾達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王朝必然走向滅亡,這是客觀的規律,這也就是皇朝專制過不了300年的原因,因為對於專制統治階層,他們是拒絕對權力監督的。

民主制度就不一樣了,民主制度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有監督機制,有糾錯機制,不斷的糾錯改良,這樣就可以制度長期正常運行。


用戶56529715913


誠邀,如題。歷數各代王朝,國祚最長者為東周,共21代凡500多年。而後西漢210年而東漢195年,西晉隋朝短的可以不計,大唐存在了289年的時間,北宋、南宋國祚分別為167年、152年,明朝為276年而大清滿打滿算也只有296年的國祚,似乎中國的朝代陷入了“300”年怪圈詛咒,應了黃炎培先生的那句“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也”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小編覺得有兩個原因。

首先,大一統王朝統一華夏後,原有的先進性和優點就不存在了。簡單的來說,後繼者沒有像開國之君一樣歷經磨難,艱苦創業,一來後繼者養在深宮,不知人間疾苦,二來四海承平,安逸的環境磨掉了統治者的銳氣,他們慢慢的變得驕奢淫逸,所以後繼者逐漸失去了“民心”。這個方面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清朝入關後,八旗子弟迅速腐化。清朝規定,八旗子弟不工不農不商不民,工資有國家統一發放。結果八旗子弟無事可幹,整天環繞在北京城數百里範圍內盡鬧事,引起了百姓們的強烈不滿。這也是一個朝代為何持續時間短的原因——民心不在,江山不穩!

其次,中國是個以漢族為主


的傳統農耕國家,歷代統治者都注意農業生產。可是農業得看天的,恰巧,每個朝代的更替就和氣候變化有關!因為氣候變冷,土地無法耕種,百姓沒有吃的,不造反難道餓著等死啊。這也是有根據的,比如漢朝。史料記載公元前770年到公元1年左右,中國氣候普遍溫和,尤其是關中平原,雨量充沛適合農業生產,然而公元1年左右,氣候開始變冷。注意,這一年正好是西漢滅亡公元8年12月之前的時間。其實明朝末年,中國也經歷了一次小冰河時期。所以小編有理由相信,時候變化導致百姓無食,繼而天下大亂,統治者這時候如果不能及時鎮壓或者疏導民憤,國家也就危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