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爲今用論三國》後記

2001年,我在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三國”百科談》,當年第二次印刷,此後繼續探討,陸續有些小收穫。遂於2008 年又在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三國”百科談》增訂本,豐富了該書的內容。再版後依然繼續探討《三國演義》,但此後寫的幾乎都是比較短小的應用性文章。純學術性的理論性文章僅補充了兩篇。十年過去了,現在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古為今用論三國》其實又是《“三國”百科談》的增訂本而已。我天性愚笨,雖然努力,亦無法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展示世人,不得不說慚愧。

《古为今用论三国》后记

如果說《“三國”百科談》的書名有“大帽子、小腦袋”名不副實的話,這本《古為今用論三國》的書名則可能有迎合世俗、譁眾取寵之嫌了。我一向不喜歡用標題來“搶眼球”,至少不會以題害義。這回卻向“標題黨”靠攏了,也是無奈和不平!《“三國”百科談》即將付梓的時候,誠惶誠恐,不知道讀者感覺如何!及至出版後,廣大讀者的熱情和真誠給了我巨大的鼓舞和力量。十幾年來,攻擊和貶低我的人一直都有,但幾乎沒有讀者不認可《“三國”百科談》,特別是欣賞《“三國”百科談》中的“應用篇”!這也就成了我持續將《三國演義》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的動力。

我在得意的同時又伴隨著不滿。因為《“三國”百科談》三次印刷都是我個人“自辦發行”的,沒有得到出版界和書店的支持配合。雖然印刷數量並不算少,先後三次共計16000冊,但主要是由我在個人圈子裡去發行,主要是依靠陶瓷企業、衛浴企業的歡迎支持而實現發行,未能走向廣闊的市場!雖然我幾番努力,依然得不到出版界的支持。有時我就憤憤不平地想:我的書應該打得更響,廣大社會人士有可能像陶瓷行業、衛浴行業一樣愛戴和追捧這本書!當然,可能而已,不一定實現。我本身也會有問題。比如幾位出版社編輯都說《“三國”百科談》書名不夠吸引人。於是,千方百計改書名,改成《古為今用論三國》,感覺比過去“搶眼球”了,但覺得有違本性,迎合世俗。

我研究《三國演義》足足30 年了。成果僅止於此,懶惰和愚笨可想而知。但我實在只有這些能力而已,尚未有過多的自責,甚至自作多情,自己把自己感動得一塌糊塗。

本書大部分文章皆有感而發,不是為了出書或評比之類才寫作的,因而自信有生命力。2008 年以後的文章,視角有了對換式的轉移,這是隨著我有了一個小企業後產生的新視角。此前是從下往上看,發現了領導的不足和毛病;此後是從上往下看,發現了下屬容易產生的問題。因而有了對關羽“求職跳槽”的讚許和對隆中對的挑剔等諸多新論,特意提出來,供細心讀者體會。

《古为今用论三国》后记

1999 年我在《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家鄉山西清徐縣出席第十三屆中國《三國演義》國際學術研討會後,與部分學者、專家乘列車返回南方。學術泰斗、江蘇社科院研究員陳遼老師和我同在一輛列車上。我在硬臥,陳老師在軟臥,中間隔著四五個車廂,我去看陳老師並暢談甚久,傍晚不敢多打擾陳老師,陳老師寄語殷切、勉勵有加,拉著我的手一定要送我回車廂。回到車廂後,堅決不准我送他回去,再三道別,此情此景,永生難忘! 2002 年,清徐縣人民政府小範圍的組織了二十多個專家、學者去清徐討論《三國演義》與羅貫中。這是非常有限的名額,全部費用由清徐縣政府承擔。我也出席了這次會議。陳老師特別高興,拉著我的手說:“小喻呀,你能出席此次會議說明清徐縣特別認可你呀,我真的很高興!”他聽說我在經營陶瓷禮品後又說:“你也是企業家呀,小企業會慢慢做大的,你能業餘堅持做學問,真的不容易,我希望你堅持下去。”此後就再沒見過陳老師,也沒與他聯繫。雖然幾次想與他打電話,卻終究沒有打,前兩年聽說陳老師已去世了,心裡很難過,默然無語良久。後來趕快做自己該做的事,也趕快拜訪自己想拜訪又怕打擾的人。在2002 年清徐會議期間,我聽說陳老師出版過《三國演義與孫子兵法 》一書。而我又買過一本同名的書,作者是另外一個人,不記得叫什麼名字,就把我這本《三國演義與孫子兵法》寄給陳老師了。此事給了我些許安慰。借本書出版之際,表示對陳遼老師的深切懷念,也對鼓勵支持過我的專家、學者、讀者表示真摯的感謝。

年過花甲,行將暮年。一個後記就拉扯得如此之多,真是人老話多,也是我的一生與這本不成體系的書情結太深的緣故。所以還想繼續囉唆幾句:人才學創始人雷禎孝先生對我的學識和思想影響甚大,這本書也是在他的思想指導下的作品。他的“滴水穿石,並非一日之功”“目標始終如一,長期堅持不懈”的理論促使我一生研究好一本書,29 年去擺弄一篇文章。每當我有成就和榮譽的時候,我都會想起雷禎孝老師,雖然我還是2016 年年底才見過他一面而已。因為這種經歷和感情,所以我求他為本書寫序言。幸得應允,深感榮幸。20世紀80 年代初期,雷禎孝的文章為幾千萬青壯年指引了方向。時至今日,仍有數以萬計的精英得益於他的輔導。藉此機會,謹向雷禎孝老師表示真摯的感謝!

喻鎮榮

2017 年7 月5 日

《古为今用论三国》后记

廣告

《古为今用论三国》后记

參會報名請聯繫:李生13590677515

精彩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