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那《金瓶梅》什麼時候能讀?

俗話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

《三國》《金瓶梅》又如何?

在我少年時,想讀也讀不著,因為據說是處級以上幹部才能享有的福利。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那《金瓶梅》什麼時候能讀?

十年前,開始上網時,雅虎的首頁"文學"分類下點開就有足本《金》書,也只是略尋精彩段落開開眼而已。

十年後,足本仍是禁書,卻對這部"首部文人原創世情長篇""名著之母"生了興趣。

於是下了一部簡體電子版的,裝在手機裡,閒來無事時讀上一章半節。一晃幾個月過去,一百回居然也讀到了頭。想說的很多,又不知從何說起。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那《金瓶梅》什麼時候能讀?

舊日有報道說,《金》是許多貪官最愛,被視為榜樣來學,今年又有幾省數市縣爭奪"西門故里"頭銜的消息。

可見,在今日的眾人眼裡,西門慶的價值觀已然搖身變作主流,至少是潛行的主流。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那《金瓶梅》什麼時候能讀?

《金》裡的西門大官人,第一是

好色

為滿足難填的欲壑,雖外貌不錯仍致力裝扮門面,是為"潘";內服外敷養的好大龜,且善用器械,是為"驢";出手豪爽不惜金錢,是為"鄧";曲意逢迎百般忍耐,是為"小";視色為第一要務,捨得最多的時間投入,是為"閒";不懼為色奪害人命,是為"狠";命婦、路人妻、朋友妻、夥計妻、妓女、僕婦、丫頭,一概不放過,是為"博"...誠色界大豪也。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那《金瓶梅》什麼時候能讀?

生藥鋪起家,包攬詞訟,重金行賄結連高層,一朝由布衣一躍而成五品武官,然後權力尋租開當鋪、做官鹽、逃稅販賣絲綢、布匹等等小商業帝國基本成型...可謂有權有勢有錢有面子矣。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那《金瓶梅》什麼時候能讀?

結局呢?西門慶本人三十三歲精盡人亡,萬貫家業短時間消散大半。

大老婆吳月娘依靠著一對僕人夫婦平平度日,獨生兒子孝哥十五歲出家為僧,獨生女兒西門大姐被女婿毒打自縊身亡。二老婆李嬌兒盜財重歸麗院,三老婆孟玉樓改嫁他人,四老婆孫雪娥勾結僕人卷錢私奔又被賣入妓院終於懸樑自盡,五老婆潘金蓮先和僕人偷情又和女婿通姦最後被趕出家門死於武松之手。

親朋好友平時多承看顧廣予金錢卻幾乎都是恩將仇報...報應不可謂不爽,不可謂不慘也。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那《金瓶梅》什麼時候能讀?

少年固不宜讀《金》,為的是價值觀未成形分辨是非能力較差,更易受到不良影響,本書中的不良因素偏偏相當的不少。

成年人為何又對西門慶其人其事趨之若鶩以至令人產生成人不宜讀《金瓶梅》的看法呢?(這並不意味著鄙人支持禁絕本書,最次也應該公開出版足本繁體字版才算是符合當今這個時代。)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那《金瓶梅》什麼時候能讀?

首先,匿名的作者【蘭陵笑笑生】成功塑造了一個複雜多面的西門慶形象,對其豪爽義氣的一面多有渲染,殘忍荒淫的一面較多揭露較少批判,尤其是許多處性描寫並不與情節完全妥帖也甚少藝術美感而僅僅放大了那種爽得飄飄欲仙的快感。

這一點對比一下後二十回就會非常明顯。西門慶死後,其女婿陳經濟與潘金蓮及其使女春梅通姦,又娶妓女馮金寶,與花子道士孌淫,又娶葛翠萍,再戀韓愛姐直到偷情事發死於非命。

許多回中並無露骨性描寫,而批判和宣揚因果報應的效果與前八十回截然有別,令人對命運的起伏跌宕心生怵惕和敬畏。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那《金瓶梅》什麼時候能讀?

其次,這個流行"今朝有酒今朝醉、笑貧不笑娼、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的價值觀的時代,許多國人壓根就不信做壞事會有報應,亦不信死後昇天堂下地獄,更不信為後代積德行善積陰功。這也許拜某黨團對民族信仰和文脈的摧毀所賜吧,非《金》之罪。

鄙人的淺見,《金》書對世情人情官場的描寫很成功,但是其文學價值並沒有超過甚至達到從《水滸》裡借來做引子的前兩章的水平,和《紅樓》還是不比了吧。

我懂書,你懂的!看書請關注“懂書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