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智謀精粹-集古代智慧之大成

集古代智慧之大成


“三國”智謀精粹-集古代智慧之大成


中國 4000 多年光輝燦爛的文化,閃爍著我們祖祖輩輩的智慧。 《三國演

義》正是集古代智慧之大成,將之體現在其所塑造的主要人物身上。它的智

慧不是全集中於個別人物,而是體現於諸多人物的身上。過去有人認為諸葛

亮是《三國演義》智慧的化身,這不夠全面,說表現在他的身上較突出可以,

但不能說只他是智者,其他大都是愚者,如果是這樣,這部書就不會那麼吸

引人了。正因三分鼎立的魏、蜀、吳都擁有眾多人才,即眾多的智者,如魏

的曹操、司馬懿、郭嘉、程昱、賈翊,蜀的劉備、諸葛亮、龐統、姜維、蔣

琬、費禕,吳的孫權、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他們雖都是智者,但各有

短長,這使彼此鬥智比才各有輸贏,才能引人入勝,使人每談到其精絕處,

不禁為之拍案讚歎。“攻心為上”,而攻心最高水平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我

們不能說只是諸葛亮能用這絕妙戰法,他的“七擒七縱孟獲”是攻心的絕唱,

能稱為攻心絕唱的倒是呂蒙襲荊州擒關羽。諸葛亮平南方以“攻心為上”,

雖取得了最佳效果,即使南人不復反,但是在雙方反覆的、激烈的較量和爭

戰之後,死人不少,如火燒藤甲兵,這不能稱為不戰而屈人之兵。呂蒙襲荊

州,先是用種種計謀使關羽麻痺大意,集中主力圍樊城而無後顧之憂,他不

費一兵一卒用白衣襲荊州,入荊州時嚴軍紀以及安撫和保護隨關羽出征的將

兵的家屬,以瓦解其軍心,當曾以善待士卒著稱的關羽回軍途中,因軍心已

散,不戰而潰,關羽這個具有“萬人敵”本領的猛將終於被擒,這確是不戰

而屈人之兵。對劉備、孫權,過去研究者也不將之列入智者之列,其實劉備

是個攻心大師,他的擲阿斗、要投江、辭徐州、遣眾將、託孤話,盡得攻心

妙用,故都收到最佳效果。對其事業起了重要作用;孫權明於知人,善於選

將用將,不窮自己出徵而捷報頻傳,非明智的統帥不能如此。以雄才大略著

稱的曹操,張繡曾幾乎置之於死地,殺其長子、侄兒和愛將,而他從全局利

益出發,忘卻“淯水之難”的深仇大恨,“矯情任算”收降張繡,並結為兒

女親家,非大智者不能為之。

《三國演義》的用人藝術,也是我國古代智慧的體現。它闡述三國興亡

的原因,無不歸結於能否用得其人,這說明用人是何等重要!三國用人都各

有所長,如劉備的”明於知人”,孔明的 “德才兼備”,曹操的”唯才是舉”,

孫權的“疑之不用,用之不疑”。他們既有其用人不同的特點,也有其共同

之點,即不論資排輩,破格用人;不論親疏,賞罰分明,以及其各有巧妙的

御人術,等等。

《三國演義》的智慧還體現在藝術的開拓和創造上,如用美的辯證法塑

造典型人物,並能從發展、對比、矛盾中刻畫人物性格;在結構上,將故事

情節如此頭緒紛壇、縱橫交錯,組成一個完整的美妙的整體。在這些方面,

其同代的同類的中外文學作品是不能與之媲美的。還有它的造形、行情、寫

景的詩情畫意,對以後文學創作也同樣有較大啟迪和影響。《三國演義》的

上述的繼往開來的藝術成果,顯然是作者集眾人的智慧所創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