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大喬,顧大局的女人,小喬,瀟湘的冷美人!

《三國》大喬,顧大局的女人,小喬,瀟湘的冷美人!

《詩經.小雅》雲:南有嘉魚,烝然罩罩。古老的詩句賦予了嘉魚這塊土地靈動的氣質,這個春來碧水天,畫船聽雨眠的養心聖地,正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中,大喬小喬的故鄉。

說起《三國演義》,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這是一部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的小說,裡面對於女性的描寫所用的文墨不多,但是,提及大喬小喬,卻是人人皆知。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對三國中姐妹花,皆有沉魚落雁之貌,閉月羞花之容。大喬的安然素淨與小喬的靈動活潑,是世間豔俗的美所無法駕馭的。

關於她們的家世,歷史上並沒有詳細的記載,只是流傳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大喬名喬瑩,小喬名喬霜。兩個人都是喬國老的女兒,因為美貌,在當時的江東名聲鵲起。另一種說法認為,大喬小喬不是親生姐妹,大喬的父親是喬公,小喬的父親是喬玄,她們的關係是堂姐妹。雖然,大喬小喬的身世歷史已經無從考證,但是她們二人的故事還是在《三國演義》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這首形容北方女子之美的詩句,用在南方的女子身上也是一樣異曲同工。蘇軾的《赤壁懷古》言道,“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位北宋的文學家對於周瑜能有小喬相伴,那種羨慕的感覺溢於言表。

或許吧,周瑜的英雄氣概、風流倜儻與一眼讓人驚豔、古靈精怪的小喬很搭。而溫婉的大喬似乎更適合當時的江東霸主孫策。

《三國》大喬,顧大局的女人,小喬,瀟湘的冷美人!

大喬—一個顧全大局的女人

與周瑜並稱“江東雙璧”的孫策,英勇善戰,外表帥氣,孝順人緣兒好。但是,性格不穩重,輕而無備,個性強,脾氣暴。這些不完美,註定了孫策的英年早逝。《江表傳》中記載,許貢的門客潛藏在民間尋機為他報仇,在一次打獵中被暗算孫策中毒箭。後毒迸發而死。

孫策的暴亡,帶來的江東的動盪,更是苦了一個人,就是大喬。本來,與孫策相伴的大喬,因為孫策的四下征戰,與她見面的機會並不多,但是,感情很深厚,孫策打獵遇刺,大喬衣不解帶,不休不眠的照顧,依舊沒能留住孫策。孫策去世的時候,大喬才只用21歲,而他們的兒子孫紹還是一個襁褓中的嬰兒。

“九萬里風鵬正舉,殷勤玉人歸何處”本欲隨孫策而去的大喬,因為孫策的臨終囑託,要大喬照顧自己的弟弟,把孩子撫養大。

對著有能力、有抱負、有雄心的孫權,大喬懷裡的孩子還只是牙牙學語,當她看到,哥哥受傷之後,孫權毫無激動之意,在回去的路上就已經安排好江東的一切。加之,周瑜對孫權的支持,一個性情男人,一個少年老成。

本就安之若素的大喬,她愛著孫策,愛著孫紹,愛著江東的百姓,為了避開當時江東大臣的用,讓更有能力的人管理著江東,她帶著孩子遠離了是非的地方,躲避著孫權對自己的寡嫂和侄子的警惕。這個紅顏薄命的女人,孫策的離開,讓她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然而,敏感的身份,只能讓她在餘生深居簡出,吃在唸佛,不問世事。

對於大喬的一生,用十六個字概括:天妒良緣,夜夜孤衾,撫育遺孤,佳人凋零!

寫到這裡,有一個想法和大家交流,就是大喬和小喬,分別於孫策、周瑜結秦晉之好。大喬與周瑜,小喬與孫策,除了當時的君臣以往,應該是親戚的關係,為什麼孫策去世以後,周瑜沒有支持大喬的兒子孫紹,而是支持了孫權?

雖然,孫紹還是一個孩子,但是周瑜完全可以,像清朝多爾袞支持孝莊的兒子順治一樣,支持大喬的孩子,還可以順理成章的輔政,根據諸葛亮三氣周瑜,可以看出,周瑜是一個自尊心強,自負而有好勝之人,按照這個邏輯,周瑜應該支持大喬的孩子,當時一定會有江東的大臣支持,聯合周瑜的勢力,為什麼周瑜要選擇支持孫權?

這也許就是何以新版《三國演義》要在三十四集中,上演了《孫權掌江東》的原因。作為正史的《三國志》對於孫權能夠管理江東也是有異議的,甚至懷疑孫權私自改動了孫策的決定,從這一點上,看到了大喬的顧全大局,用損失小我,換來了江東後來50多年的興盛,讓大家感受到這個女人身上的亮點“才華過人令孫羨,顧全大局使程服。”

《三國》大喬,顧大局的女人,小喬,瀟湘的冷美人!

小喬—玉顏金仗催,瀟湘冷美人

流傳孫策曾有周瑜開玩笑說道,喬公的兩個女兒的確美豔,但是嫁與我們二人,也沒什麼好遺憾的。由此可見,小喬與周瑜也是神仙美眷,羨煞旁人。

與大喬的哀怨相比,小喬相對幸運多了,周瑜帶著小喬在巴丘生活。這樣的一對璧人,他們的生活一定是很有情趣的,這一點,大家看電影《赤壁》就能感受的到,裡面有這樣四句歌詞,“翻天覆地攜手浪逐浪,千杯不醉只醉月光,會心一笑不必講,對看,一切都雪亮”,相知相愛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周瑜對小喬疼愛有加,征戰之時,都要將小喬帶在身邊。

周瑜納小喬為建安三年,那一年周瑜二十四歲。周瑜去世的時候三十六歲,是為建安十四年。這樣算起,周瑜與小喬在一起生活只有十二年。他們一共育有三個孩子,兩男一女。他們這十幾年的恩愛時光,是孫策和大喬沒有的。

周瑜、小喬故事的傳流,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對他倆進行了精心編排與渲染。

全書第四十四回,孔明使用激將之法勸瑜降曹,佯裝不知大、小喬為孫策、周瑜之妻,告訴周瑜,只要將這兩位美女送於曹操,便可免於戰爭。周瑜起初並不相信,於是,孔明告訴他,曹操在漳河新造一臺,名曰銅雀,極其壯麗。併發誓,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臺,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矣。還讓自己的兒子曹植作《銅雀臺賦》,其中有句為:“立雙臺於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這一下,激怒了周瑜,自此,便堅定孫劉聯合抗曹的決心。在這段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周瑜對小喬的情意。

赤壁戰後,周瑜(字公瑾)被劉軍此起彼伏的“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氣得箭創復發,吐血昏死過去。

在家撫琴奏《長河吟》養傷,賢妻小喬捧來煮好的湯羹,體貼相問:“養傷期間,將軍何苦奏此憂鬱之曲?”

公瑾答曰:“此次兵敗,心中十分愧疚,近日養傷,深感人生之艱難,就像那不息之長河,雖有東去大海之志,卻流程緩慢,征程多艱,哎……然江河水總有入海之時,而人生之志,卻常常難以實現,令人抱恨終生。”

“將軍之心,妾能理解一二。”小喬為公瑾披上外衣,“將軍英才蓋世,輔佐明主,渴求統一大業,確屬鯤鵬之志。然涓滴之水匯成江河,已屬不易,奔流向前,匯入大海之時,更會倍感自身之渺茫……”

周瑜36歲在岳陽途中去世,萬分悲痛的小喬隻身在江南生活,這時,小喬也不過三十歲左右,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見。美人命薄,二喬在如詩如畫的江南,過著寂寞生活。吳黃武二年小喬病逝,終年四十七歲。

《三國》大喬,顧大局的女人,小喬,瀟湘的冷美人!

其實,在《三國志》中,周瑜是位春風得意的才智少年。有著勇敢決斷的性格特點,遇事不慌不亂,積極地相出辦法來解決。20來歲已經在東吳大展才華,後又娶了美麗溫柔的小喬為妻,無疑是人生的贏家。但是,周瑜在得到這些之後,沒有驕傲,仍然輔助孫權為主,不計較得失和富貴。在《三國演義》中,周瑜被杜撰成了一位心胸狹隘之人,說諸葛亮氣死周瑜不可信,史書上記載,周瑜病死在出徵的路上。

無論後人如何評價,大喬和小喬在《三國演義》中的故事,為我們彰顯著在那個年代,愛的另一種表現,“狂嘯當歌,相知最難忘,何妨,淚痕寂寞,不枉,為你受過傷,是我的勳章,多少的悲歡,都盡付笑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