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張郃和張飛相比,誰的綜合實力更強?

談文論史


我們來一個一個的說,然後再進行比較,首先看張遼張文遠,早年他跟過丁原、董卓、呂布,跟著丁原董卓的時候還不算太有名,姑且算他在成長期,跟呂布的時候就不一樣了,呂布的部將當中,張遼當然算數的上名號的那種,但呂布這個人給的舞臺太小,張遼還沒完全證明自己的時候呂布就敗亡了。



張遼換了第三個老闆後終於迎來了人生當中最後一個老闆——曹操,跟著曹操,張遼的人生成就一個一個的解開了:一眼看穿昌豨有投降意圖,與他見面,收降之、帶著副手張郃斬殺為寇江淮的原袁術大將陳蘭、陣中斬殺烏桓首領蹋頓、率領八百精兵威震逍遙津打得孫權有了孫十萬的心理陰影。

首先看第一件事,當時張遼受命攻打反叛多次的昌豨,昌豨也很雞賊,龜縮城中,在打的過程中張遼就感覺很不對勁——昌豨這貨出身不好,原來是做賊寇的,做賊寇的人作戰怎麼會怎麼軟綿綿的呢,有問題!張遼判斷昌豨又想投降了,昌豨這麼一個兩面三刀的傢伙,風吹牆頭草,一看我軍依舊如此厲害,他就不想打了,也好,正好為主公節約兵力。


於是張遼親自與昌豨這個兩面三刀的賊寇交流,昌豨果然打算投降,只是苦於沒有臺階下,賊寇也是好面子的,於是一場本該曠日持久的攻堅戰就這樣消弭於無形之中。

兵法雲“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到,張遼對於戰場細節把控非常到位,分析能力也很強,而且做事情絲毫不脫泥帶水,處事有擔當,能夠給軍隊作戰帶來最大效益。

其次我們第二件事,帶著副手張郃去蕩平為寇江淮的陳蘭,他是怎麼做的呢,在當時已經明確探知到陳蘭這個大盜擁兵數萬據守“天柱山”,張遼直接安排山下安營紮寨,斷其水源,逼這幫神出鬼沒的盜賊大軍主動出擊,陳蘭果然忍受不了,率軍突擊,張遼早已安排妥當,副手張郃早將山下佈置成天羅地網,陳蘭被張遼親自斬殺,陳蘭的數萬賊寇皆被收編帶走。

在這場戰爭中我們又可以看到張遼的特點了,對於戰場細節把控到位,分析能力突出,能給軍隊作戰取得最大效益,且勇猛異常,能親自斬殺紅了眼睛要突圍的賊寇大將。

最後我們來看張遼的第三第四件事:斬殺烏桓首領、威震逍遙津,這兩件事依舊還是反應了張遼的最主要的三大特質,一是善於分析戰場細節,二是一切站在軍隊最大效益角度,三是勇猛異常,擅長突擊衝陣。



我們再來看張郃,張郃原為河北袁紹大將,在官渡之後投降曹操,主要成就:攻滅烏桓、定軍山撤軍。

首先說一下張郃攻滅烏桓的過程,烏桓在漢末三國扮演的角色一直很低調,但是俗話說悶聲發大財,在袁家敗亡後,袁家的殘餘勢力與烏桓合作,張遼率領精銳騎兵衝擊、直插烏桓軍隊要害,烏桓軍隊大亂之後,張郃隨後率軍列陣擠壓襲擊烏桓中軍,烏桓首領被善於衝擊的張遼親手斬殺,此役張郃表現中規中矩,並沒有什麼太過於出彩的地方,但也沒有硬傷,這也難怪,張遼的表現實在太吸睛了。

之後的定軍山撤軍,倒應該是張郃表現的時候,當時定軍山一戰開打之前,張郃帶領大軍進攻駐守巴西的張飛,被張飛打出了個全軍覆沒,因此定軍山之戰開打之後,張郃咬定主意堅守不出,張飛的軍隊果然就打的很艱難,但由於夏侯淵作為主將帶兵主動出擊結果死於戰場之中,張郃留守的軍隊數量不夠,實在抵擋不住進攻,只得主動擔負起收攏敗兵,撤往漢中,儘可能的保住了更多的曹魏軍隊。

這一戰可以看出張郃進攻能力不足但是善於防守,對於安撫敗軍有一套自己的本事。我們首先把曹魏這兩位拿出來組對比,很明顯,張郃是比不上張遼的。


最後我們來單獨看一下大家十分熟悉的猛張飛,劉備當年於長坂坡敗退時,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曹軍無人敢逼近,由此可以看出張飛與張遼一樣,都有極為擅長衝陣、為人非常勇武以及善於分析戰場細節的特質,而建安二十年張飛在宕渠擊敗了一次張郃、建安二十四年張飛又在巴西正面擊敗過洶洶而來的張郃,這些個戰例子則證明了張飛是要優於張郃的,與張遼相比,好像很難分出高下。

因此不如直接看看歷代統治者對他們倆的排名,因為歷代統治者把張遼和張飛都搬進了武廟七十二將之中,我們可以直接查看他們的排名,張遼排名是53,而張飛是26,所以綜合來看,還是張飛更勝一籌。所以最後應該是張飛最強,張遼其次,最後是張郃,不過張飛與張遼之間差距很小。


夏目歷史君


這個問題有意思,三張相爭,哪位最強?

即然是三位武將的對比,我覺得應該從幾方面進行考慮:1.武藝高低,2.領軍才能,3.功績。




一、先比較三人的武藝,依據就是單挑戰績。

張飛

在《三國演義》中,張飛的單挑戰績如下:






張飛的成績單非常輝煌,他一共參加過26次打鬥 ,其中勝利了21次,斬殺了11人,吼死了1人,打敗過許禇3次,打敗過張郃3次,打敗高順,于禁,刑道榮,馬岱各1次。

張飛有過3次平局:與呂布打平2次,與馬超打平1次。

張飛輸過一次,醉酒後被呂布打跑,但呂布“素知飛勇,亦不敢相逼”。張飛是唯一一個百合以上能與呂布打平的猛將。

張郃

在《三國演義》中,張郃的單挑戰績如下:



張郃應該是《三國演義》
中戰鬥質量最高的猛將了,大家看看他的對手

超一流:趙雲、馬超、張飛、黃忠,蜀漢五虎他拼過四個。

一流:張遼、龐德、關興、魏延,

二流:楊昂

張郃參加打鬥13場,只遇到過一位二流戰將,被他碾殺,其餘全都是硬碴子。就這樣,張郃居然能活那麼久,也是奇蹟。

張遼

在《三國演義》中,張遼的單挑戰績如下:




張遼共參加過9次打鬥,勝利5次,平手算4次,輸1次。還算是不錯。

比較三人的武藝,不用考慮,最強的肯定是張飛,而張郃和張遼有過交手,四五十合不分勝負,平手。而相對來說,張郃遇到的基本上都是硬碴子,比張遼的戰鬥經驗要更豐富,而後三國時代,張郃也曾經稱王稱霸,當過一段時間的天下第一,所以排名靠前。

三人的武藝對比:張飛>張郃≈張遼。

二、再說說三人的領兵能力



張飛的領兵能力還算可以,獨當一面的能力也有。長坂坡獨拒曹兵,名揚四海。西取川蜀,所戰必克,立下大功。而宕渠一戰,把張郃收拾得挺慘,連戰馬都不騎了,翻山越嶺而走。


張郃的領兵才能也不容小覷。雖然他曾經被張飛打敗,但也與他當時只是個偏師的將領有關係,軍事才能無法充分發揮。夏侯淵戰死後,曹魏眾將搞民主選舉,推舉他代理主帥之職,也說明在曹魏眾將中,是相當認可他的軍事才能的,認為他是個帥才。而張郃不負眾望,嚴防死守,阻住劉備,爭取到曹操率主力趕到。

張遼的領兵才能就無需質疑了。張飛和張郃對付的是一個或數個敵人,而張遼對付的是東吳一國之敵。沒讓東吳佔半點便宜,還威震逍遙津,殺得江南嬰孩不敢夜啼,這威風,不亞於關羽水淹七軍。

對比三人領兵才能:張遼>張飛>張郃

三、再來對比三位猛將的功績:

張飛

1.當陽斷後

2.鎮守南郡

3.截江救阿斗

4.收降嚴顏

5.平定兩巴

6.宕渠擊敗張郃

張郃

1.從袁紹破公孫瓚

2.從徵烏桓

3.從服張魯

4.從破馬超

5.攻西川

6.屯守陳倉拒劉備

7.平定羌胡

8.奪街亭,敗馬謖

9.圍攻江陵

張遼

1.隨關羽解白馬圍

2.從討袁譚、袁尚於黎陽,有功,行中堅將軍

3.與樂進拔陰安,徙其民河南

4.復從攻鄴,鄴破

5.招降緣山諸賊及黑山孫輕等

6.從攻袁譚,譚破

7.破遼東賊柳毅等

8.復別擊荊州,定江夏諸縣

9.從徵袁尚於柳城,陣斬單于蹋頓

10.斬蘭、成首,盡虜其眾

11.合肥之戰

12.追擊孫權,幾俘之

13.破呂範

功勞對比:張遼>張飛>張郃


通過對以上資料的分析,比較三位猛將的綜合能力:

張遼>張飛>張郃


饞嘴肥貓鏟史官


張遼、張郃和張飛,三人都姓張 ,究竟誰的綜合實力更強?演繹裡面大家都知道,張飛最猛,張遼次之,而張郃最差。

在正史裡面,張遼是一個很勇猛的大將,早年間被丁原、呂布招為大將。丁原喜歡兇猛的武將,而他獨愛呂布,而沒有重視張遼,那就說明,張遼的武力和呂布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

但是正史裡面也沒有張飛和呂布單挑的事情,只是說張飛醉酒失了徐州,所以無從判斷倆人武力的高下,至於張郃,他和張飛在巴西打過一次,敗了,不過此戰在正史之中也沒有倆人單挑的記錄,說張飛的武力比張郃高,有些太牽強。所以武力這裡對他們的綜合實力沒什麼影響。

在膽識方面,張遼曾經帶兵和昌豨決戰,僵持許久,最後大軍糧草好幾年,打算撤軍。此時他和主帥夏侯淵商量說,自己發現敵將有心歸降,想親自去收復。敵將確實表現出來這種意思,但是卻需要他親自去談。於是張遼就孤身進入敵營,不顧自己的生死,後來果然勸降了這股勢力。


在赤壁打完仗不久,孫權就帶了十萬大軍攻打合肥。張遼合計了一段時間後,決定帶著800人衝擊敵軍。孫權士兵前線部隊被嚇退,後方也就跟著亂了起來,遭遇了小敗。後來孫權發現這股敵軍人數很少,就領兵前來圍困,可就是這麼點人,卻反覆進出他們的包圍,最後張遼成功重複圍困。經過他這麼一折騰,孫權大軍失了士氣,只好退軍了。

張飛膽子也不小,在長坂坡的時候,帶了少量人馬,亮了亮嗓子,就嚇退了敵,不過這種戰績,僅此一次。

張郃此人在正史裡面的形象,比較穩重,夏侯淵軍團兵敗之後,就是因為他及時收攏士兵,這才沒有造成更大的損失。但是像上面這二位的勇猛事蹟,在正史裡面沒有見到。所以在膽識方面,張遼要比張飛猛一點,而張飛又比張郃強很多。


當然行軍打仗,大將沒有一些謀略可是不行的。張遼勸降過昌豨,還招降過黑山賊等叛軍,在攻打柳城的時候,敵軍人數極多,曹軍都嚇得不敢動。當時張遼看了一眼敵軍,就知道可以衝鋒擊潰他們,曹操也看出來了,於是一番衝殺,大破敵軍。這份見識、謀略,甚至能和曹操媲美了。

後來張遼老邁,但受到皇命,讓他去鎮守南方,孫權聽聞他來了,心裡害怕,還說:他雖然病了,但是不可抵擋。後來孫權大軍果然戰敗,此時的張遼已老,戰力不足,能打贏這一仗,必然是謀略過人。

在《三國志》中,張飛有兩次精彩的表現,一次就是打敗了嚴顏。此人是一方太守,謀略自然不差,但是最終被打敗,說明張飛在謀略方面肯定不是白痴。另外一次是攻打張郃,兩軍在巴西僵持很久,他卻能主動帶領精兵,迂迴包抄張郃,這份謀略,要強過張郃。

所以在謀略方面,張遼曾經嚇住了孫權這樣的君主,而張飛能打敗張郃這樣將領,那就能認為,張遼強過張飛,張飛又比張郃優秀一點。所以綜合來看,張遼強過張飛,而張郃只能墊底。


小鎮月明


張遼,張郃和張飛都是三國時期的著名將領,論三人的綜合實力強弱,我們不妨從領軍能力,功績以及武藝高低三個方面做個對比。拋開演義只論正史,這裡我所得出的結論是張遼勝於張飛,張飛略勝張郃。

領軍能力對比

個人認為在領軍能力方面當屬張遼最優,“張遼威震逍遙津,江東小兒未敢啼”。據《三國志》記載:

“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張遼鎮守合肥時,曾以八百步卒退孫權十萬雄兵,或許有些誇張,然屢次領軍大敗孫權,使得孫權北伐無望卻是個不爭的事實。值得一說的特別是當年孫權還差點被張遼生擒,張遼大敗孫權一事震驚吳國,《三國志·吳書》中關於此事的列傳記載更多達七篇。

後來在張遼病危之際,孫權再度派軍攻打合肥,時有言:“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足見孫權對張遼的忌憚,而那次吳軍的北伐也因張遼尚在而無功而返!

其次當屬張飛,受演義影響,張飛在我們心中一直是一個勇猛無敵的形象存在,然歷史上的張飛絕對堪稱一個智勇雙全之人。張飛的領軍能力在取西川一戰中最能看出,公元213年,劉備與劉璋決裂,繼軍師龐統死後,劉備命留守在荊州的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入川支援,時三人兵分三路掃蕩西川,張飛領軍平定了巴郡,巴西兩郡,並義釋了西川名將嚴顏,僅僅半年的時間不到,便來到了成都與劉備會合,從中足見張飛之智。

值得一說的便是張飛和張郃之間曾爆發過一場大戰,據史料記載,張飛用計將張郃大軍引到狹長的地帶,使得張郃軍前後難以救應,由此大敗張郃。《三國志.張飛傳》記載:

“飛率精卒萬餘人,從他道邀郃軍交戰,山道迮狹,前後不得相救,飛遂破郃。”

張郃雖說曾敗於張飛手下,然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能由此說明張郃的軍事能力不行,自曹劉漢中大戰後,張郃逐漸成為了曹魏的柱國之臣。

公元220年,張郃於江陵大敗吳軍,公元228年,張郃於街亭大敗蜀將馬謖,使得諸葛亮首次北伐無功而返。曹魏名臣陳群曾評價張郃:“郃誠良將,國所依也。”

功績對比

張遼最大的功績莫過於鎮守合肥成功抵禦了孫吳的北進。再有便是曾隨曹操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如與關羽同解白馬圍,降昌豨,攻袁尚,平遼東柳毅、淮南梅成、陳蘭等等。

張飛早年追隨劉備,一路走來也是戰功赫赫,當陽長阪橋前退曹軍,鎮守南郡,定取西川平兩巴,義釋嚴顏,宕渠敗張郃,此皆張飛功績。

張郃的功績也不少,隨曹操徵烏桓,降張魯,破馬超,江陵破吳,街亭敗馬謖,抵禦諸葛北伐直至戰死沙場。

武藝對比

武藝方面張遼與張郃不相上下,然張飛確實是高於二人一籌的,演義將張飛描述成萬人敵的形象是有歷史依據的,曹魏名臣程昱,郭嘉,劉曄皆曾有言張飛乃“萬人敵”,勇冠三軍。東吳名臣周瑜亦曾言:“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張飛之勇,當世少有。

綜上所述,故個人認為張遼勝於張飛,張飛略勝張郃!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在演義中是張飛比較出彩,羅貫中安排他兩次跟呂布進行了對決,又跟馬超進行了一場巔峰對決,無形中拔高了張飛的形象。而在正史中的張飛卻遠不如張遼,連張郃的戰績都不如,

張遼跟隨曹操以後,不斷的展現出他過人的勇武和軍事天賦,在跟隨曹操征討烏桓的時候,他身先士卒,白狼山一戰,陣斬烏桓的塌頓單于,擊潰烏桓主力,在征討郗昌叛軍的時候,他敏銳的發現了郗昌抵抗的意志並不堅決,於是臨機決斷,單人匹馬闖入郗昌的軍營,說服了郗昌投降曹操,最能體現張遼智勇雙全的戰例是流傳千古的“張遼威震逍遙津”,孫權以十萬大軍,水陸並進,包圍了合肥城,張遼僅有七千人鎮守合肥,在全城驚懼,人心惶惶的時候,張遼本著先殺孫權的銳氣的想法,精選800壯士出城突襲孫權,“平旦,張遼被甲執戟,先登陷陳,斬二將,殺數十人,大呼自名,衝壘而入,直至孫權麾下,權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遼叱權下戰,孫權終不敢動”。張遼殺得孫權膽戰心驚之後,乘勝突圍回到合肥城下,見到還有一部分士兵在吳軍的重圍之中殺不出來,張遼又翻身殺入重圍,救出被圍的士兵,一起返回合肥城,吳軍為之氣奪,魏軍“眾心乃安”。不僅如此,在孫權攻打合肥不利而撤軍的時候,張遼又乘勝追擊,如果不是淩統,周泰拼死力戰,張遼差一點就活捉了孫權。這一戰殺得江東人人膽寒,聞張遼之名連小兒都不敢夜啼,從此張遼就成了江東的陰影,即使到了張遼重病纏身,只能坐著轎子上前線的時候,孫權聞張遼之名都立刻撤軍,張遼的勇武在三國時期實在是無出其右。遠勝於張飛。





狼的影子716


大概是我上大學的時候,忘了是《百家講壇》的哪位老師了,評價過三國當世之名將,他總結的是當世名將必須有相當高的統帥力,指揮過一定人數的大規模戰役。小打小鬧的、投機取巧的、武將單挑的這一類特別突出的只能算是演義中不可缺少的一筆,不是當世名將的考量範圍。所以,這位老師講,三國當世名將魏國的曹仁、曹洪、張遼、李典、樂進、徐晃、張郃、夏侯惇、夏侯淵以及後期的司馬懿等;後漢的只有關羽、張飛,至於趙雲更像是一位資深的保鏢,其他的武將畢竟都沒怎麼指揮過什麼大規模的戰役,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劉備集團過於依賴劉備和諸葛亮所造成的;最後說一下吳國,吳國的歷任大都督都是當世名將不用多說,其餘的武將都是戰將,就這麼簡單。

最後,回到我們現在的這個問題,三張誰更強,我個人認為,張遼>張郃>張飛,因為,張遼畢竟在逍遙津對抗的是整個吳國,張郃在司馬懿的後三國時代也同樣扮演著重要作用,而張三爺在我們的意識裡更多的是三國初期的武將硬剛,而缺少大軍和大規模戰役的統帥。在那樣動亂的年代只有足夠的統帥能力才是當世名將的體現,也真是孫劉聯盟導致了曹操集團必須要應對更多的戰役,只有這些更多的戰役才使得該集團的名將層出不窮。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李咩咩63135196


讀三國常看到關羽被描述成一個強人。分析一下,不免有些另類。

關羽剛出道時是打董卓,對付的是華雄。關羽本來在帳篷裡和袁術鬥氣,被袁術將了一軍。可能昨晚二鍋頭有點過,一激動就把肋骨差點拍斷。酒先溫一下放哪,老子去就去。過去打架通常講究些禮儀,華雄受過高等教育,想問一問來者何人,好在功勞薄上記上一筆打敗了***。不然只是抓到特務甲、匪兵乙的,沒有一點意義。誰知關羽沒有涵養,悶頭不做聲,一個回合殺了一SB。你想:打架這東西不可能一下給菜掉,主要是華雄這鳥人沒有防備。這給關羽上了一課:不按規矩辦,事情照樣成。

至於後來斬顏良也是有點可笑。關羽給曹操打工,按時記工。是個管理幹部,平時沒有主要工作,也就是一閒雜人員。和現在農民工裡的帶班差不多。顏良給了曹操一個下馬威,很多人都有點怵他,所以有點得意洋洋。關羽拍馬趕到,注意:關羽現在已經換了裝備,俺有了赤兔馬!。顏良過去和關羽在一個項目部呆過:就是打董卓的時候臨時組建的班子,袁紹任項目經理。顏良遠遠地看見有點面熟,想問聲HELLO,關羽一刀解決問題,赤兔馬快呀。

文丑報仇時也很盲目:不知道誰殺了他拜把?有點鬱悶。衝上去哇哇叫,你想關羽故意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文丑也要盤問一下是不是他把顏良剁了?看官,打架切忌三心二意,思想不集中。關羽一個偷襲,遊戲又通關一個。

正兒八經打架就和黃忠打了個平手。黃大爺多大了?骨質疏鬆!每天鈣片一大把,才腰不酸、腿不痛。這個狀態關羽才沒把臉丟了。我呸!

後來,三國志中也沒有什麼交待關羽打了那些,好像都是一些群毆。

縱觀所述,關羽武功值60,力量值90,智力70。就一普通市民而已。


用戶6782814965077


張遼、張郃、張飛誰更強 需要用武力、謀略、名望、官職升遷、國君待遇等方面去分析

先來看三人的名戰(武力):

張遼名戰有四:

1、張遼和夏侯淵攻打東海昌豨,在自己糧盡要回下,假傳曹操命令,獨自一人進入東海昌豨家裡招降。這就是張遼的膽量——圍城攻打別人,竟然敢獨自一個人進城招降!

雖然曹操事後承認了張遼,但還是責備張遼過於膽大、採用的不是大將的方法:

“太祖遣豨還,責遼曰:"此非大將法也。"”

2、張遼和曹純、張郃作為騎兵先鋒,大破烏桓騎兵,斬殺單于蹋頓;

3、天柱山之戰,狹路相逢勇者勝。面對天柱山長達20多里的險隘山路,張遼說:“此所謂一與一,勇者得前耳。”,蕩平匪患;

4、合肥大戰孫權,二進二出,挫折10萬東吳軍銳氣。

張郃名戰有四:

1、柳城之戰,張郃表現比張遼好,因此戰戰功,張郃被封平狄將軍;

2、漢中之戰,劉備用一萬精銳攻打張郃不成功,只能放火燒;

3、臨急受命,在劉備擊殺夏侯淵不利情況下,張郃被推為軍主,劉備竟然不能趁機奪取漢中,和劉備對峙到曹操來到;

4、街亭之戰,擊敗馬謖,一舉破了諸葛亮北伐之功。

張飛名戰有三:

1、長坂坡之戰,張飛以20騎兵斷後;

2、擒拿嚴顏;

3、巴西之戰,以一萬精銳襲擊擊退張郃。

從武力值而言,張遼第一、張郃第二,張飛第三。很多人估計會認為張飛第一,這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張飛沒有張遼合肥之戰800人衝進10萬軍隊的作戰記錄,也沒有張郃在柳城之戰和烏桓騎兵奮戰的苦戰。張飛最出名的就是長坂坡喊了一句話,震懾對方——另外,橋已經斷了,別人想要和張飛單挑,也過不去啊!

謀略

張遼的謀略表現:

1、和夏侯淵攻打昌豨時,觀察入微:

“數日已來,每行諸圍,豨輒屬目視遼。又其射矢更稀,此必豨計猶豫,故不力戰。”

每次圍攻時,昌豨都看著我;而守軍射箭一次比一次稀少。因此,張遼推斷,昌豨並無堅守之心,有投降之意。事實也證明了張遼的推斷。

2、在曹操剛剛奪下荊州時,張遼軍有人謀反放火,士卒大為慌亂,張遼很鎮靜,下令:不是造反的人坐下不動。張遼率領親兵幾十個人以身示範,不一會就將造反的人捉拿處死。

雖然是簡單的排除法,但需要非常的膽量和鎮靜。

3、逆向思維。天柱山之戰,在眾人眼中是兵少道險,難用深入,在張遼眼中是一與一,勇者得前。

4、概括法,直指核心。面對曹操叮囑在孫權來攻的教書,張遼簡單直白說出了曹操的用意:

“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擊之,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可守也。”

先挫敗敵軍銳氣,然後堅守。

觀察入微、排除法、逆向思維、概括法,這些是張遼在謀略方面表現出來的特徵。在柳城之戰前,張遼就提出了防備劉備勸劉表趁曹操不在、襲擊許都奪走漢獻帝導致曹操失去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

“今天子在許,公遠北征,若劉表遣劉備襲許,據之以號令四方,公之勢去矣”

只是曹操認定劉表不會採納劉備的建議,才有柳城之戰。

張郃的謀略表現:

1、勸袁紹派兵援助曹操所攻打的烏巢,但被拒絕;

2、漢中之戰,夏侯淵死後,張郃節度眾軍,讓本來佔據優勢的劉備無法佔到便宜;

3、街亭之戰,面對馬謖分軍合擊的態勢,張郃釜底抽薪,直接斷了馬謖軍的水,一舉改變形勢;

4、屈指一算,計算出諸葛亮要退軍,想要直接抄諸葛亮的後路,結果諸葛亮退軍更快

張飛的謀略

張飛的謀略如果要算,只有巴西之戰中以其他路以精銳伏擊張郃。


小結:在謀略上,張遼第一,沒法,表現太多;張郃第二,主要體現在臨場變化強悍;張飛第三。

名望

這裡說的名望,是《三國志》中的名望,並非《三國演義》中名望。

張遼:

在張遼鎮守江都的情況下,孫權非常忌憚,下令約束各將軍不得亂動:

“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張郃:

劉備後悔只殺到夏侯淵而沒有成功殺張郃:

“當得其魁,用此何為邪!”

諸葛亮北伐時,極為忌憚張郃:

“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張飛:

“飛雄壯威猛,亞於關羽,魏謀臣程昱等鹹稱羽、飛萬人之敵也。”

官職升遷

張遼:丁原時為從事;呂布時為騎都尉、魯相(呂布佔據徐州時);投降曹操時為中郎將、關內侯;後被封裨將軍;在黎陽攻打袁譚、袁尚時,為中堅將軍;擊敗袁譚後被封蕩寇將軍;跟隨曹操平定荊州,被封都亭侯;天柱山之戰,假節;合肥之戰後,被封徵東將軍;曹丕未即位時,封前將軍,並封兄長汎及一個兒子為列侯;後封都鄉侯;曹丕即位後,封晉陽侯,後為起第舍,將當年跟隨張遼合肥之戰的士卒全部晉升為虎賁。

張郃:應募攻打黃巾軍,為軍司馬;跟隨袁紹時,為校尉,後因為在擊破公孫瓚中戰功多,被封寧國中郎將;投降曹操,封偏將軍,都亭侯;柳城之戰因功封平狄將軍;在漢中時,封蕩寇將軍;因夏侯淵死後節度漢中眾軍有功,假節;曹丕即魏王位時,為左將軍,都鄉侯;曹丕即帝位,封鄚侯;魏明帝時,加特進;封徵西車騎將軍。

張飛:跟隨曹操時,為中郎將;赤壁之戰前,為宜都太守、徵虜將軍、新亭侯;劉備入蜀後為巴西太守;劉備稱漢中王時,為右將軍、假節;劉備稱帝后,衛車騎將軍、司隸校尉、西鄉侯。

小結:張遼和張飛都曾被曹操任命為中郎將,原因在在於二人的勇。但張郃跟隨曹操,比張遼晚,但升官速度一點不比張遼慢。剛投降時,張遼是關內侯,而張郃就直接都亭侯,張遼到了曹操平定荊州時才是都亭侯。因此張郃的升遷速度比張遼快一些。


君主待遇:

張遼:曹操親自出迎征戰歸來的張遼,並和張遼乘同一輛車入城;在柳城之戰中,曹操把自己軍中標誌麾給張遼替代自己下令。

張郃:

曹操將張郃比喻為韓信“太祖得郃甚喜,謂曰:"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豈若微子去殷、韓信歸漢邪?"”

曹明帝親自離開鄴城到河南為張郃出征送行——可不是出門口送行,而是南下渡過黃河,走好久路的,並把護衛自己的武魏、虎賁派遣去護衛張郃。

張飛:別跟我比,皇帝是我兄弟!


綜述

名戰(武力),張遼第一、張郃第二、張飛第三;

謀略,張遼第一、張郃第二、張飛第三;

名望,張遼以勇讓孫權忌憚,張郃以巧變讓劉備、諸葛亮忌憚,二人各分秋色,張飛只被臣子稱讚,排最末;

官職升遷,張郃最快,張遼第二,老資格的張飛不如年輕後進魏延,排最末;

國君待遇:張飛第一,張遼次之,張郃最末。

張遼,2個第一,2個第二,1個平分秋色,名列第一位;張郃,1個第一、2個第二,1個平分秋色,1個最末,名列第二位;張飛,1個第一,4個最末,名列第三。

當然,從《三國演義》而言,張飛是第一位的。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我們不談浮誇不切實際的小說《三國演義》只聊聊在正史中張遼,張飛和張頜這“三張”的綜合實力排名。武將排名肯定是看他們所取得的成就和戰績來排名的。在根據他們的性格以及統帥能力來看。三人排名如下:張遼>張飛>張頜。下面我們詳細來分析一下。

一、張遼。

三國時期曹魏陣營名將張遼,字文遠。張遼先後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麾下效力。張遼此人前半身從軍生涯可謂是坎坷至極,因為種種原因跟隨過很多人,但都不受重用。甚至遭到排擠。之後呂布被曹操擊敗之後,張遼就帶著自己的部曲投降了曹操,曹操一直都很欣賞張遼,因為此前張遼就擊敗過夏侯惇以及攻破劉備防守的沛城。張遼的您能力可見一斑。所以曹操當即封賞張遼為關內侯中郎將。

而且張遼此人頭腦過人還善於發現一些很小的細節。在張遼和夏侯淵圍攻東海郡的昌豨時,張遼敏銳的感覺到昌豨並沒有拼死抵抗的決心。反而昌豨有投降的希望。因為張遼從昌豨的排兵佈陣以及作戰上都感到了昌豨都猶豫不決。之後張遼冒險自身前往敵營嘗試勸降昌豨,果然昌豨投降了。此戰中也可以看出張遼此人有膽有識。之後在曹操進攻鄴城的過程中,曹操派遣張遼招降趙國,常山一代黑山賊。並且向北擊破遼東軍閥公孫度立下大功。曹操得勝回朝是特意邀請張遼同乘一車以示恩寵。


之後曹操為了穩定北方所以率軍出征討伐北方異族。在對烏恆的作戰當中張遼勇為先鋒,率領軍隊擊潰了烏恆大軍,並且斬殺了烏恆單于蹋頓。張遼在對陣烏恆之戰中,完全是以弱擊強,以寡敵眾。但是在張遼的統帥之下,曹軍滅掉了異族烏恆,俘虜二十餘萬人。由此張遼更是一戰成名。張遼此功也堪比霍去病封狼居胥。

在於孫權的“合肥之戰”中。由於當時曹操在西征,張遼守軍匱乏。面對孫權的十萬大軍張遼毫無懼色。趁著夜色率領八百勇士出擊孫權。張遼率領八百軍士在孫權軍中廝殺了一整夜差點就活捉了孫權。最後張遼安然離去。此戰之後孫權狼狽撤軍。而曹操則大喜過望,認為張遼是他的肱骨之臣。此役之後,若江東小兒啼哭不止,其父母只要嚇唬說:“張遼來了,張遼來了!”孩童就不敢再哭泣了。可見張遼威名之盛。張遼之名也被歷朝歷代所推崇,成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二、張飛。

張飛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字翼德。張飛出身草莽,在結識了劉備之後與關羽三兄弟結拜於桃園。張飛跟隨劉備投奔過公孫瓚,也投奔過田楷,後來好不容易跟著劉備取得了徐州這塊地盤。結果屁股還沒坐熱了就被呂布奪走了。不得已張飛又跟著劉備投奔了曹操。可以說張飛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並沒有什麼突出的表現。就是跟著劉備在到處流浪。直到最後劉備背叛曹操想要自立。結果劉備被曹操打的大敗。在劉備逃亡過程中曹操派曹純率領虎豹騎追擊劉備,張飛據水斷橋攔截曹軍為劉備的逃亡爭取時間。而且張飛也在橋邊玩了個小心眼,派人假扮有埋伏。導致曹軍不敢追擊。從這裡看張飛也算得上有“急智”。


之後在劉備入川過程中張飛率軍進攻嚴顏據守的江城。之後張飛攻破江城俘虜了嚴顏。後來張飛為了安撫川蜀民心並沒有殺害嚴顏。反而好言勸說嚴顏投靠劉備。由此不僅收攏了軍心民心,還使得川蜀對於劉備仁義大為稱讚。從這裡可以看出張飛並不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之輩。反而張飛智商也不低。

曹操擊敗張魯之後開始派遣張頜進攻劉備巴西郡。而劉備方面派遣張飛對戰張頜。張飛統軍與張頜大戰於瓦口關。張頜被張飛打的大敗而歸。由此巴西郡安然無恙。也可以看出張飛綜合實力要比張頜厲害。而張飛死的也憋屈。因為性格暴虐被手下暗害連腦袋都割了下去。

三、張頜

張頜乃是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字儁乂。張頜最早效力於韓馥,後來韓馥被袁紹擊敗,張頜就歸順了袁紹。在袁紹麾下數次擊敗公孫瓚大軍立下奇功。後來在袁曹官渡之戰中袁紹沒有采納張頜的建議導致失敗。之後袁紹聽信讒言要殺張頜,張頜害怕之下就投靠了曹操。曹操對於張頜的投奔十分高興,說到“如微子去殷,韓信歸漢也”由此可見曹操對於張頜的評價有多高。

之後在對袁紹以及北征烏恆等戰役中,張頜都是作為張遼左膀右臂,協助張遼作戰也立下了不少功勳。在巴西之戰中張頜惜敗於張飛之手。漢中之戰中劉備對於張頜要比曹營大將夏侯淵還要關注。此戰中夏侯淵被斬,劉備說到,殺夏侯淵無關大軍,要殺就得把張頜殺了。由此可見劉備是多麼忌憚張頜。之後大家所熟知的“揮淚斬馬謖”中。馬謖的對手正是張頜。在面對馬謖這個紙上談兵的對手的時候,張頜以碾壓的姿態戰勝了馬謖。導致蜀漢北伐失利。張頜最後是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與蜀軍交戰中中箭身亡。



從以上的介紹中可以看出,明顯張遼的綜合能力領先於其他二人。實際上張頜的綜合能力甚至要比張飛還強一些。但是可惜的是張頜曾敗給過張飛。所以拉低了張頜的評價。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發表自己的觀點。


小小小百科全書


張飛微弱領先張遼,然後一起吊打張郃。

三國時期關張萬人敵,為武將的巔峰存在(不包括諸葛司馬周瑜這種),且為後世倍加推崇,所以張飛名氣上稍高於張遼,姑且認為張飛有微弱的優勢。

然而張郃就不行了。與張遼同屬五子良將,即便不提于禁,張遼也穩居張郃之前。而且張飛也吊打過張郃,差點生擒了他。張飛張遼可都是入過武廟的存在,張郃就呵呵了。

所以就是這個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