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鴻兵:利益集團呼籲停止金融去槓桿,我們必須認清形勢堅守底線

■ 文 | 宋鴻兵

學員提問:

有一派觀點認為,中國的去槓桿應該是“財政去槓桿”,而不應該是“金融去槓桿”,因為前者能治本,後者會誤傷實業。請問宋老師怎麼看?

宋鴻兵老師:

從定義上看,什麼叫財政去槓桿?就是指由財政部門責令和督促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減少借貸,加快修復資產負債表。金融去槓桿呢?就是指由金融部門減少放貸,從而迫使企業和地方政府加快修復資產負債表。

在我看來,中國要實現去槓桿,那財政去槓桿和金融去槓桿有區別嗎?從形式上看,有,但是從實質上來看,沒有。

就像我之前說的棚改貨幣化,你說這玩意兒能夠區分它是個財政政策還是金融政策嗎?其實區分不了。因為你央行搞的PSL其實就是一種金融化的手段,但你在很大程度上執行的又是一個財政化的刺激政策。

宋鴻兵:利益集團呼籲停止金融去槓桿,我們必須認清形勢堅守底線

棚改貨幣化是典型的以金融手段實現財政目的。因為中國要改造城中村,要給樓市去庫存,這當然不是央行應該管的事。這是財政部、民政部或者國務院要管的事,這跟央行有什麼關係呢?但是如果要進行棚改貨幣化,我就必須要央行來支持。所以你說這到底是金融去槓桿了?還是財政去槓桿了?還是雙方都加槓桿了?

在我看來,在中國這兩者沒有什麼本質的差別,財政去槓桿和金融去槓桿是一體兩面的。如果我在財政上去槓桿的話,最終必然體現在金融上。我在金融上去槓桿,最終又必然體現在財政上。

而且如果兩者都是面對同一個領導,那其實就沒有差別。因為大領導最後說,你這邊讓多少,你那邊讓多少,或者你們達成一個共同的解決方法。底線是不能出問題。

宋鴻兵:利益集團呼籲停止金融去槓桿,我們必須認清形勢堅守底線

所以這兩種方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形式上看起來不一樣,但是實質上都是一樣的。財政,貨幣,這是一個問題,或者在中國它會很容易轉變成同樣的問題。

現在當務之急是必須要以一個綜合的手段來實現槓桿率的下降,減輕債務的壓力。這是正道。至於有些機構出來呼籲不應該金融去槓桿,這可能是他們出於自身利益的一些遊說,我們應當客觀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