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黑科技丨「鐵飯碗」不保,AI金融成風口

聚焦信息技術領域 為產業發聲

看懂黑科技丨“鐵飯碗”不保,AI金融成風口


導讀

機器是能夠將人類從重複勞動中慢慢解放出來的。19世紀蒸汽機改良、紡紗機的發明帶領人類進入了機器時代。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工廠代替了手工工場。機器的發明及運用便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標誌。如今,兩個多世紀過去了,第三次工業革命早已打響。其中人工智能技術尤為成熟,已經讓很多重複的勞動,像製造業的許多環節,也包括開車、做飯這些事情,都可以由機器代勞。隨著人工智能的家喻戶曉,銀行也開始集體減員,競速智能化轉型。


近年四大行發展呈現什麼態勢


據財報顯示,2015年,中國銀行淨利潤為1394.32億元,而農業銀行1451.31億元、工商銀行2386.91億元、建設銀行1936.02億元。

2016年,中國銀行淨利潤為1645.78億元,而農業銀行1840.60億元、工商銀行2782億元、建設銀行2314.6億元。

2017年,中國銀行淨利潤為1724.01億元,而農業銀行1931.33億元、工商銀行2874.51億元、建設銀行2436.15億元。


看懂黑科技丨“鐵飯碗”不保,AI金融成風口


製圖:九州連線

根據上圖我們可以看出銀行淨利潤呈現逐年穩步增長的態勢,理論上,企業處於增長期時應該有提供更多崗位,緩解就業壓力。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四大行2018年半年度財務報告中竟顯示減員高達3.2萬人。

四大行減員情況分析


從財報獲悉,2015年,中國銀行人員為301617人次,農業銀行494967人次、工商銀行460786人次、建設銀行374276人次。

2016年,中國銀行人員為300475人次,農業銀行488583人次、工商銀行456189人次、建設銀行367575人次。

2017年,中國銀行人員為295466人次,農業銀行481393人次、工商銀行448337人次、建設銀行360973人次。


看懂黑科技丨“鐵飯碗”不保,AI金融成風口


製圖:九州連線

由上圖可以看出四大行三年間人數逐年遞減。且有資料表明,從人員結構上看,大多數是銀行前臺崗位人員減少。那麼,是何種原因導致這場減員颶風?

盈利模式下為何減員


2018年中國500強企業名單出爐,各大銀行郝然在列。其無論是資產規模還是淨利潤增速與去年同期相比,都明顯加快,尤其是四大國有行。然而,處境轉好,並沒有阻擋其減員瘦身的步伐。

其中的原因不乏有這樣幾點:

首先,過去遍佈中國各地的物理網點是國有大行的競爭優勢。但現在隨著線下智能化、線上網絡銀行、手機銀行發展迅速,逐步向實現智能化、輕型化轉型靠攏。以致於傳統的物理網點的功能發生了轉變,基層櫃員需求逐漸下降,物理網點不斷減少。比如,一些轉賬匯款、購買理財產品等基礎銀行業務在手機銀行上就可以完成,節省人力、物力。


看懂黑科技丨“鐵飯碗”不保,AI金融成風口


圖為智能銀行

再者,對於銀行來說,新興業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亦成為傳統銀行轉型升級的催化劑。比如微信、支付寶支付,其中不乏邁出國門的範例。最後,近幾年金融科技的飛速發展下,建行的智慧銀行、工行的智能網點、中行的智能櫃檯及農行的自助設備等人工智能都為其提供了包括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能力。

由此可見,在大力推廣金融科技的背景下,“科技解放人”的浪潮持續推進。四大行由於歷史原因,之前人員冗雜,已經不能適應當前轉型升級的需要。所以,減員增效早已是大勢所趨。

科技進步帶來新機遇


不得不承認,智能網點、無人櫃檯、無人銀行等建設的推出,讓整個社會充滿了智能化的節奏。然而,在此趨勢下基層銀行員工如何轉型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經測算,到2027年,中國金融業就業人口可達到993萬人,其中23%的工作崗位會受到人工智能帶來的顛覆性影響,削減或轉變為新型工種;剩下77%的工作崗位未被替代,但效率將獲得大幅提升。將受到人工智能顛覆性影響的主要為從事標準化、重複性工作的崗位。


看懂黑科技丨“鐵飯碗”不保,AI金融成風口



據高德納報告顯示,儘管人工智能技術將取代180萬個工作崗位,但同時也將創造出230萬個新就業崗位,隨著人工智能和認知技術的普及,新工作崗位的增加將與此同時發生。主要以技術類和運營類為主。高德納首席研究員彼得桑德迦預測表示,人工智能將強化員工的工作能力,並可能成為2020年的“淨工作創造者”。他說:“我相信,人工智能與過去所有的其他顛覆性技術一樣,將為我們帶來許多新就業機會。”

結語:我們已身處大時代的革命之中,科學家將現今階段定義為弱人工智能時代。減員對銀行來說是時代發展的必經之路,沒有哪個企業是日不落帝國,就像曾經佔據手機行業半壁江山的諾基亞說倒就倒。在面對日新月異的時代背景下,金融人只有主動出擊,在技術革命流血之前提升自我的能力,才可以血後重生,直面AI對金融業的影響。


黃河連線系太原九州連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