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餅手藝人,爲泉州祛暑200年!

泉州人的夏天,清源茶餅是必不可少的解暑神器,咕咚咕咚喝下一大碗,甘甜直觸心底。

這其貌不揚的茶餅,在泉州已經傳承了200年,是貨真價實的古早味。

茶饼手艺人,为泉州祛暑200年!

位於泉州市區茶業大廈的泉州市茶葉公司裡,每天都要生產出400多斤的清源茶餅,純手工。

今年55歲的楊石生,1984年進入公司,是最老的製茶餅工人,他打著光背,飛快地用模具印著茶餅,一天能做出上萬塊。

茶饼手艺人,为泉州祛暑200年!

茶餅的製作,要經過10幾道繁瑣的工序。

藥材炒制、粉碎、混合、攪拌、印製成形、乾燥……

主材烏龍茶與茯苓、桔梗、甘草等40多味中草藥交織融合,經過時間的淬鍊,才有了那一味沁人心脾的回甘。

茶饼手艺人,为泉州祛暑200年!茶饼手艺人,为泉州祛暑200年!

生薑加草藥,熬出湯汁

茶饼手艺人,为泉州祛暑200年!

將茶和草藥碾壓成粉

茶饼手艺人,为泉州祛暑200年!

再將湯汁加入草藥粉攪拌

茶饼手艺人,为泉州祛暑200年!

將攪拌好的茶壓印在模板上

茶饼手艺人,为泉州祛暑200年!

這幾天,泉州的戶外都是30℃以上高溫,印製成形的茶餅,被工人們整齊地排放到竹匾裡,每個竹匾350塊左右,放到烈日下“烤驗”,但從白天曬到日落,也只能去掉表面的水分。

真正的乾燥,是要在80℃至90℃的烘乾室,烘烤整整36小時。

茶饼手艺人,为泉州祛暑200年!

打開烘乾室的門,一股熱浪夾著茶香撲面而來,在這悶熱的夏天更加難耐,讓人一進去就想跑出來,而工人們要徒手將竹匾抬進烘乾室,最長要在裡面待5分鐘。

茶餅的製作仍沿用了很多傳統工藝,比如烘乾室,仍是燒蜂窩煤。這些年,一些工序本該由更高效的機械替代,但這裡大部分仍是靠人工完成,因為太辛苦,一直缺工人。

茶饼手艺人,为泉州祛暑200年!

很多人都以為這個茶餅和泉州的清源山有關係。其實並沒有。“清源”二字,實際上源自武夷山清源巖上的清源寺。

《宋史·食貨志》記載,茶有片茶和散茶兩類,片茶即餅茶、團茶,箇中翹楚當屬福建北苑產的宋元宮廷貢茶——龍團鳳餅。

作為官茶,龍團鳳餅在明洪武年間被罷造,但隨著製茶師傅的腳步,被帶到了武夷山的清源寺。

寺地處深山老林,多瘴氣,寺裡的高僧為了擺脫病痛困擾,將中醫和龍團鳳餅的工藝結合,研製出了武夷清源茶餅。

茶饼手艺人,为泉州祛暑200年!

經過曬、烤、殺菌烘乾後,開始包裝,半年後才能上市

清光緒年間,在清源寺為僧的南安人鄭清松擔任住持,繼承了茶餅秘傳的手抄本,開始和徒弟倪志元在武夷山製造茶餅,並對周邊的勞苦大眾大行佈施,廣結善緣。

每年回泉州探親時,師徒二人都會帶些茶餅饋贈親友,漸漸地,茶餅的美名就在泉州也流傳開來了。

後來,倪志元還俗,娶了鄭清松的外甥女,鄭清松去世後,夫妻二人繼續發展茶餅製作,行善助人。1930年,思鄉的夫婦回到泉州,在中山中路創辦了“倪鴻記”茶點,至此,武夷清源茶餅真正地在泉州紮下根來。

1956年公私合營時,武夷清源茶餅秘傳手抄本連同“倪鴻記”一起,由倪志元之子倪鄭重親自獻給泉州市茶葉加工廠,這項技藝就這樣一直被傳承下來。

如今它已經是首批福建老字號、省非遺代表性項目。

茶饼手艺人,为泉州祛暑200年!

很多老華僑都是喝著這清源茶餅長大的,雖然在海外,仍一直眷念著這家鄉的味道,回泉州時都會作為伴手禮帶回去。

泉州街頭巷尾有許多免費的奉茶點,很多就是這武夷清源茶餅。煮的時候加一點鹽,更有味道。

它帶著古人智慧的基因,歷經200年歲月洗禮,從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但樂善好施、造福桑梓的印記,一直沒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