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鎖:銷量年均增長超50% 你家換了嗎?

智能鎖:銷量年均增長超50% 你家換了嗎?

一把智能門鎖有多種開鎖方式

“我們的交樓標準是將配置智能門鎖,以後住戶輸入密碼或刷臉就可以開門回家”。

當越來越多樓盤都附帶智能門鎖交樓時,說明它已成為家居產品潮流。在近期舉辦的中國建博會(廣州)上,參展的智能鎖企業達400家,是八年前的十倍,並創下歷史新高。

有業內人士預計,智能門鎖將是智能家居標配,未來5-10年行業總產值將有望突破千億元。不過,就目前市場狀況而言,還存在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盲點、痛點多等問題,而相關行業標準,有望在明年出臺。

預計今年銷量突破千萬套大關

近日出爐的《中國智能鎖消費者分析報告》數據顯示,雖然,大多數消費者對智能鎖的品牌、價格、性能等都沒什麼概念,但有66%的被調查用戶都表示會在未來考慮購買指紋鎖,“方便,不用帶鑰匙”是主因。

而普通消費者的需求,在房地產市場已經得到體現。在廣州,碧桂園、恆大、萬科、中海、保利、金茂、越秀等眾多房企旗下的樓盤,只要是中高端定位產品,目前基本都會採用高檔智能門鎖作為交樓標準,甚至在增城、南沙等地面向首次置業群體的剛需樓盤,同樣會採用帶智能門鎖作為交樓標準。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精裝修交樓及長租公寓時代的到來,市場對智能門鎖的需求會越來越大。

全國制鎖行業信息中心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智能鎖市場的需求量為200萬套,2016年為300萬套,2017年為800萬套。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我國智能鎖的需求量,每年都呈50%以上的速度增長。預計今年將突破千萬套大關,達1300萬套,產值或將有200億元;在未來的5-10年,該需求會超過3000萬套,行業總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大關。

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需求及極大的增長速度,眾多行業巨頭紛紛做起“鎖匠”就不足為奇了。

報記者在該展會上了解到,這些進入智能門鎖的企業,有傳統門鎖品牌如匯泰龍、凱迪仕等;也有大型安防集團,如安朗傑、亞太天能等;還有全屋智能家居品牌如海爾、三星等。

南京東屋電氣董事長閔浩說,智能門鎖市場現在太火了,“少說也有3000個品牌在競爭,但凡與泛家居概念稍微沾上邊的企業都進來了。”

每套售價從數百元至萬元,有優點也有痛點

眾多企業一窩蜂進入智能門鎖領域,同質化嚴重、產品素質參差不齊等問題也會同步出現。

記者在該展會上了解到,一套智能門鎖的售價,最低的只要八九百元,最高則要過萬元,其中,2000元-4000元是主流,而且最受消費者歡迎。

從產品功能看,大部分都包含密碼、指紋等開鎖方式,也有最新的人臉、虹膜識別或遠程APP開鎖及監控。

記者在MANYA展廳測試了其新推的人臉識別鎖,首先,要掃描使用者的臉,並將畫像儲存作為開鎖識別。記者隨即自拍了一張相,並進行掃描看能否通過驗證,結果是失敗的;隨後記者又拿工作證的照片進行掃描,結果還是失敗的。其工作人員說,這裡的刷臉或指紋都要求“能感應到體溫活體”才能進行識別,“安全係數很高”。

在旁邊的安朗傑展館,卻幾乎沒有人臉識別功能產品。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造鎖企業,為何還沒跟上潮流?現場一位銷售經理坦言:“人臉識別技術還較新,對專業技術要求也較高,這涉及安全等級問題,只要有一個環節沒做好,我們就不會輕易生產這種產品。但我們的國外研發部門正在研發該產品。”

這位經理進而表示,一套兩三千元的門鎖就帶人臉識別技術,自己並不放心。一旦技術不過關,只要拿著一張用戶照片就可以把門打開,想想都可怕。

至於目前不少企業主打的遠程開門功能,也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在2018智能鎖產業發展峰會暨“葵花獎”智能鎖品牌評選頒獎盛典上,阿里雲IoT事業部安全專家楊濤介紹,智能鎖正在面臨和即將面臨一個重大問題,那就是信息安全。

“一旦智能門鎖連通了網絡,黑客就有可能直接破解雲端服務器,竊取到客戶信息打開門鎖,相信未來有70%的攻擊都會來自網絡”。也就是說,若是遠程開鎖功能等運用不當、技術不過硬,這樣的門鎖會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行業國標有望明年出臺

智能門鎖作為家居行業的新興產品,眼下也被業內人士視為風口。進入的眾多企業中,有“科班”出身的,也有半路出家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也在所難免,目前相關技術及售後服務等都沒有國家標準。

所幸,國家有關部門正在擬定相關規範,國標會很快出臺。

在2018智能鎖產業發展峰會上,中國智能建築及居住區數字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張永剛表示,智能門鎖是智能家居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要求有物理安全,更要注重信息安全。

“圍繞智能門鎖在安全、數據接口、雲平臺安全等方面需要一系列的標準出臺,我們在今年8月底前就要組建和成立智能門鎖行業標準工作組;國家標準現已按建設部要求進入流程審批過程,預計明年就能出臺。”

在國標未出臺前,消費者該如何選購智能門鎖?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你要選購一把好鎖,首先要看品牌,知名大品牌會相對靠譜些;而售價低於2000元的產品,選購時也要特別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