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這樣吃火鍋會引起癌變,要小心了

“沒有什麼事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這句話風靡網絡的背後,火鍋已經漸漸成為“國民美食”。目前,火鍋已成為中國餐飲業最大“吸金王”。根據《2017百度糯米火鍋大數據》顯示,全國火鍋商戶已達35萬家,記者在廣州也發現,在美團中已有2500家餐飲店打上了火鍋的標籤。不過,隨著火鍋行業的興起,衛生安全方面的隱患也漸漸發酵。近日,成都小龍坎老火鍋被曝光使用即將過期的肉、回收客人剩菜等,其隨後發佈消息稱,正在進行全面核查;知名火鍋店海底撈此前也曾被曝光老鼠爬進食品櫃、店員在清洗打掃衛生用的簸箕時與餐具同池混洗、用顧客使用的火鍋漏勺掏下水道等問題。同時,火鍋吃得太久、太辣,也容易引起口腔潰瘍、腹瀉等症狀。

萬萬沒想到!這樣吃火鍋會引起癌變,要小心了

健康問題不容忽視,但美食卻又讓人垂涎三尺,火鍋的優點和缺點讓人又愛又恨。很多人吃火鍋時,菜下在沸騰的湯頭中,略煮幾分鐘後,從滾燙的鍋中撈出,一邊吹,一邊往嘴裡送,三轉兩轉下肚。其實這樣的做飯對於我們的口腔、食管、胃管會產生很大的刺激。食管和胃黏膜很容易被燙傷。若長期食用過燙食物,不僅會引起急性食管炎和胃炎,而且還有可能導致癌變的。

萬萬沒想到!這樣吃火鍋會引起癌變,要小心了

地鐵周邊火鍋店雲集

在重慶、四川等地,火鍋一直備受喜愛,來自重慶的朋友甚至宣稱,重慶人的命是火鍋“續”起來的。而在廣州,人們對於火鍋的熱情依然不減,除了川渝火鍋外,粥底火鍋、牛肉火鍋、椰子雞火鍋等“白派”,也是廣州人的摯愛。

調查發現,不少地鐵站周邊的商場和飲食街裡,可謂是火鍋店雲集。如特色粥底火鍋,潮汕牛肉火鍋,也有不少雞煲、年糕火鍋等“非主流”火鍋店,適合口味清淡並且喜愛新奇的食客。

吃火鍋時食物總量很難控制,一吃就是幾個小時,往往使消化液不停地分泌,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而發生腹痛、腹瀉,嚴重的可能患上胃腸炎、胰腺炎等。同時,吃火鍋時少量飲用冷飲,可暫緩對舌頭的刺激,也能緩解消化器官的血管擴張。但多喝也容易破壞消化道黏膜,導致腸胃不適等。

萬萬沒想到!這樣吃火鍋會引起癌變,要小心了

火鍋不止兩種

在此前由美團點評發佈的《2017中國餐飲報告》中,川渝火鍋佔比份額超過51%,穩拿全國火鍋半壁江山。但火鍋的種類其實比你想象的更多。

各個地區都有屬於自己特色的火鍋種類:如北京的銅鍋涮肉;重慶的毛肚火鍋;貴州的酸湯火鍋;雲南的菌子火鍋;順德的粥底火鍋;潮汕的牛肉火鍋;臺灣的一人涮涮鍋;東北三省的酸菜白肉火鍋;江浙的菊花暖鍋。

萬萬沒想到!這樣吃火鍋會引起癌變,要小心了

重慶火鍋“不背鍋”

重慶本土火鍋達人Kingyylalala告訴記者,雖然小龍坎是重慶的地名,但重慶並沒有小龍坎火鍋,“我們不背這個鍋。”對於食材而言,重慶人雖然不算太重視,不過最近規範了火鍋行業,鍋底必須是一次性的,不能重複利用,大部分火鍋店都貫徹得挺好的,所以食品安全的問題主要還是經營者自身的問題。在火鍋店的選擇上面,他表示更喜歡選擇非常老舊地道的火鍋店,這樣的火鍋麻辣味道十足,而氣氛絕佳。而且現在也有很多環境非常好的火鍋店,更適合與長輩聚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