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則《論語》經典名句,現代社會還適合嗎?

常爭


首先感謝@悟空問答@頭條家的文小姐的邀請回答。論語與頭條寫作分析。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思想散文,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它記記載了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代表人孔子及其弟子的一言一行,是我國文化史上最重要的經典之一,素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個“仁”,《論語》中的仁愛之心是最集中的提現。還有教人做人做事道理的“言行一致、表裡如一”,也讓人學會學習重要性的“學而知之”,讓我們懂得和諧社會正能量的“謹守正義”的思想。現在將教育部歸類的論語十五則一一講解,結合大家關心的頭條寫作問題,以期友友們都能取得成功。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出自《論語·學而》文意是曾子說:“我每日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謀劃的事有沒有盡心?和朋友交往有沒有誠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複習了?”曾子說的,讓我們明白了,在頭條寫作,要不斷反省與自知,多向頭條活躍指數高的友友學習。

2、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孔子說:“我不怕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怕自己不瞭解別人。”
頭條寫作,知己知彼,要多瞭解頭條君的推薦原則,做到心裡有數。

3、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衛靈公》孔子說:“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怨恨自然不會來了。”在頭條,推薦量少了,要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有利於下次獲得更多的推薦量

4、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顏淵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剋制自己,一切都照著禮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一旦這樣做了,天下的人都會稱許你是仁人。實行仁德,完全在於自己,難道還在於別人嗎?”在頭條,一個有自律的寫手,克己復禮,遲早會成功的。

5、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靈公》孔子說:“君子嚴格要求自己,小人專門苛求別人”。
在頭條,要想成為大V成功人士,都是首先從自己做起的,以身作則,認真搞原創。

6、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論語·子張》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明確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問題,仁德就在其中了。”在頭條,為了理想而努力學習寫作,頭條必不負我

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孔子說:“看見有德才的人就要想著向他學習,看見沒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內心就要反省”。在頭條,我們要多向大V成功人士學習寫作和做事的方式方法。

8、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孔子說:“學後時常去溫習,不也很令人愉悅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君子嗎?”
在頭條,要把過去學過的知識要溫習,與好學的友友在一起,不因別人的不瞭解而心生怨念,我們是一個頭條最好的寫手,好人。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孔子說:“多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於他們的缺點,如果自己有的話,要注意改正”。這是最經典的語句了,互相學習,一起前行,頭條寫作永遠沒有終點!

10、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而工作要敏捷好學。”在頭條號要勤於寫作,少發牢騷怪話,頭條必不負我。

11、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子貢說:“君子的過錯就像日食月食一樣:有過錯時,人人都看得見;改正錯誤,人人都敬仰他。”山友在頭條的寫作也在不斷修正寫作的方向,有了錯誤要勇於承認錯誤和改正錯誤。

12、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孔子說:“樸實多於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於樸實,又未免虛浮。文采和樸實皆宜,才是君子之道。”
在頭條寫作,山友也在保持文風質樸,君子之道!

13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曾子說:“君子用文章學問來聚會朋友,讓朋友幫助修養仁德。”在頭條我們就是要以文會友,共同進步,加油。

14、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衛靈公》思想主張不同,不能走在一起”。在頭條,我們友友們就是一心要把頭條號經營好,讓自己滿意,讓友友欣賞。

15、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與正直的人交朋友,與誠信的人交朋友,與知識廣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與諂媚逢迎的人交朋友,與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人交朋友,與誇誇其談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在頭條號,我們就交可以信任的朋友,交能互相欣賞,經常來往的友友。


山友說


《論語》比語文教材更有價值的地方,在於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學習語言,還可以拿來作為人生的信條和生活指南。比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告訴我們要誠信,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顯然不謀而合。比如"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告訴我們要堅守道義正義的底線,不能損害道義而妄求富貴,這與核心價值觀中的公正也有相通之處。又比如“克己復禮為仁""仁者愛人”,告訴我們要剋制自私的慾念,遵守道德的要求,要愛父母愛兄弟愛同胞,這和價值觀中的"友善”的要求也是一脈相承的。以上是人生信條。

更多的語錄可以成為我們的生活指南。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告訴我們要虛心從師。“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告訴我們要誠實,不自欺,不要試圖掩蓋自己的無知。又比如“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告訴我們要嚴於律己,寬於待人。還比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告訴我們要胸懷坦蕩,光明磊落,不必為一己私利而患得患失。又比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提醒我們要更多地關心別人,理解別人。還比如“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更激勵我要心胸寬廣,意志堅強。

總之,《論語》中的很多語錄都可以順手拿來,為我所用,滿滿的正能量,最經典的雞湯文,最精粹的道德教科書,地道正宗,古色古香。

在我看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就是“三綱五常"和"八義"。"三綱"當然是糟粕,因為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格格不入。但"五常"之仁義禮智信,"八義”之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都是一字千金的寶貝,值得我們傳承併發揚光大。唯其如此,我們才能成為有根之人,才能立身正直,行穩致遠,不至於迷失方向,陷身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泥潭;才能處理好人際關係,成為受歡迎的人。而《論語》顯然是傳承傳統文化的最好入口。

當然,《論語》中也有糟粕,需要用現代思想加以觀照、辨析、揚棄。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顯然與當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相去甚遠。

但總體說來,《論語》是現代人繼承傳統文化的便捷通道,是克服浮躁迷茫焦慮的現代病的最好藥方,《論語》十五條更是值得記誦並遵循的金玉良言。


平平靜靜59


‘十五則’?初中語文書上的?好像是十二則吧。其實,不管是十二還是十五,或者是整本《論語》,在現代社會都還適用。

《論語》討論的範疇,我總結了下,大致有這些方面:仁、孝、學、智、德、禮、樂、疑、行、君子小人、樂(快樂)、天、評價古人、評價弟子等等。

這些範疇,梳理的是人與人的關係,可以說,現代科技使社會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是知識的豐富和爆炸,是人之外的事物的變化,一個小學生掌握的知識程度要比孔子高多了去,但舉全國之數,沒有誰會說自己比孔子更高。



物質環境提高了,人心並沒多少變化,遇到雞毛蒜皮的事情是還要吵幾句的,遇到困難還是會猶豫不決的。人性也沒有因為物質水平的提高而變得更善或更惡,就在那裡,沒啥變化,因而兩千多年前的《論語》就有存在的必要。

雖然有部分人是討厭《論語》的,那是因為只看了書名,並沒有真正看下去、看完去。說句實在話,帶著批評的態度看《論語》,可以獲得知識和炫耀的資本;帶著讚賞的態度看《論語》,收穫的是自我反省帶來的德性。


幽幽南山客


論語中的經典名句,只要你去學習,在現代社會中會給我們以智慧,使我們心中有定力,不致被紛繁複雜的各種假象迷惑,經常讀它,可令我們內心寧靜,處事有方。鑑於我受能力,時間限制,只能以小篇幅進行交流,如有興趣,來日方長,我們今後可慢慢探討,以此共勉。

在論語4,24中,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這是要求人們不斷修養,做到話語謹慎,行動敏捷。

在論語9.29中,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這是要求人們完善人格修養,必須具備三個方面,智慧,仁德,勇武。內心沒有仁德的精神,就不是一個智慧的人,沒有智慧的佐助,勇武的人充其量也只是一介武夫。

在論語16.10中,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是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其中的意思,為了減少篇幅,我就以一篇順口溜的形式表達一下:君子處世應持重,聖言九思記心中。觀事洞察悉本質,聽話要明弦外音,接人待物色溫婉,容貌神情謙且恭,語言忠實不欺詐,做事謹敬又認真,存有疑惑及時問,忿恨慮難莫衝動。

君子取財必有道,不義富貴如浮雲。

論語一共有二十篇,內容豐富而語言簡潔,它是用最平凡的日常態度來揭示人性的奧秘。經常學習,會有時學時新的感覺,它會讓我們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找到人生努力的方向。


匯侃


中華傳統文化被質疑,乃至被遺棄,實是悲哀!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結果?是有其歷史的原因。至少可以追溯到清末的洋務運動,張之洞為了調和兩派,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至少從這時起,知識界已經開始遠離了傳統文化的真意。到後來的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廢除文言文,廢除漢字,廢除中醫等等。這是國家危難進一步深化,知識界情急失智的表現,深層次原因依然是傳統文化的真意久已失傳。再到文化大革命階段,以及後來的撥亂反正,提出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可以說是徹底的連表面的文化傳承都已中斷。試想,如今的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真意還能瞭解多少?正因為不瞭解乃至誤解,才會出現反傳統文化和質疑傳統文化的思潮。



怎麼辦?孔子說:“必也正名乎!”必須要給傳統文化正名。這一正名不能靠宣傳,宣傳類說教只能適得其反。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宣傳說教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唯一能解決這個問題的是恢復傳統文化真意。

那麼傳統文化的真意在哪裡?須知西方文化的本質是知識的累積和邏輯的思辨,因而是完全的主客觀的二元對立。而中華傳統文化的本質則是身心受用的學問,主客一體。佛家講解脫,道家講逍遙,儒家講成仁。三者是一個意思,都是身心受用的事情。孔子講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不就是解脫嗎?不就是逍遙嗎?



非但如此,真正的智慧皆從儒釋道三家流出。所有的問題的解決皆依智慧,治國也罷,治理公司也罷,處理家事也罷,與人交往也罷,種種之事,沒有不需要智慧的。

所以傳統文化的真意乃是智慧之學,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都是適用的。


何一笑1


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儒學經典之所以流傳到現在自然是有原因的,不然早就失傳了。于丹為什麼講論語紅的,之後又有很大爭議,就是因為不同的人對論語的解讀是不一樣的,並非誰對誰錯,那些質疑于丹的不無一些資深學者,但那些學者也不敢百分百確定自己的解讀就是完全無誤的。簡單來說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論語最大的特點就是微言大義,裡面帶有很多的樸素哲學,孔子及其弟子的高明之處就在於這點,世說新語也是這個類型的。所以說,讀懂論語,形成自己的理解,並能夠活學活用,會讓人受益無窮的。


搬煤球的940


對儒家學說的解讀要與時俱進,不能把儒家經典變成教條主義,中國的文化歷來‘’儒道佛‘’三足鼎立,今後也不會缺位的。

再者,反觀歷史上‘打倒孔家店’,結局都不好。

去粗取精是誠實的態度。


春秋152334286



雪中映梅


人情事故現代人漸漸梳遠,社會就變得越來越冷漠,沒有愛心,沒有了公益心,壞人,敵國就會欺負這個民族,社會發展又有什麼意義呢,,,論語是中國五千年曆史,中國文明的總結,經驗教訓總結,做人,做好人,怎樣真真正正的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應從小抓起,讓孩子從小就應知道論語,,,


雲計祘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一枝,仁義禮智信,是千古中華魂。儒家倡導仁愛,利益他人,愛人助人,忠孝仁義,禮儀廉恥。這些思想美德,到什麼社會,什麼時代都適合,都不過時,尤其是當今時代,人們金錢掛帥,物慾橫流,道德缺失,人倫倫喪,人們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損人利己,損公肥私,倒行逆駛,胡作非為。這些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尤其缺泛。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是當務之急,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傳播正能量,人們都按這些傳統美德做人做事,社會才會和諧,社會風氣風清氣正,我們的國家才能國泰民安,人們安居樂業,國家太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