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讀懂《論語》?

Rway

pingping
讀出經典的魅力——例談《論語》的讀法
2014-12-05 16:46115

讀出經典的魅力

——例談《論語》的讀法

武漢一中 高尊平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位列“四書”之首,長期以來作為封建士子參加科舉考試的教科書,對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氣質產生了深刻影響。讀《論語》是瞭解儒家思想和傳統文化的基本路徑,也是在文化沃野紮下精神之根的必然選擇。那麼,中學生應該怎樣讀《論語》呢?

《論語》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倫理思想、教育思想。其論述的修養之道、治學之道、交友之道、審美之道、治國之道,有其合理性成分,故能通行於各個時代,至今仍對我們有啟發和指導意義。當然由於時代的侷限性,該書也存在封建性糟粕。所以我們閱讀該書的基本思路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也就是揚棄的態度。

比如,下面一條——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

翻譯出來就是,孔子說:“做學生回到家裡就要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就要尊敬師長,言語謹慎,誠實可信,博愛眾人,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做了還有餘力,就再去學習文化知識。”這裡說的每一點要求都適合當今時代的青少年,只感到非常親切沒有半點距離感,如果能遵照實行,基本上就是一個品德無虧的好孩子,好學生,好公民。“孝”仍然是處理與父母關係的基本原則;尊敬師長就容易處理好師生關係;言語謹慎,汙言穢語、粗話髒話自然不會說出口;做到誠信,自然不會言而無信,謊話連篇,更不會抄襲克隆,偷竊了別人的勞動成果還沾沾自喜;博愛眾人,自然能處理好和同學的關係,進一步延伸到關愛周圍的人和社會群體;親近有仁德的人,自然不會結交有害的朋友。孔子將品德的學習和良好習慣的養成放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之先,足見孔子對道德品質養成的重視,這和西方的學前教育遙相呼應。反倒是我們忘記了老祖宗的教誨,在幼兒園時期就急急忙忙地灌輸各種知識,還炮製出一條口號: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實在是誤人子弟!

以上是可以吸取的精華。再來看下面一條——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翻譯出來就是,有子說:“一個人的為人,孝順爹孃,敬愛兄長,卻喜歡觸犯上級,這種人是很少見的。不喜歡觸犯上級,卻喜歡造反,這種人從來就沒有過。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道”也就由此而產生了。孝順爹孃,敬愛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吧!”這裡,有子提倡“孝悌”當然不錯,但他將踐行“孝悌”作為維護封建秩序的手段,行孝悌是為了避免犯上作亂,這就是在為封建統治者講話了。自覺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利益,自然就顯出奴性,我們當然難以苟同,並且要嗤之以鼻了。事實上,我們今天倡導的是自由平等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平等對話、平等交流是生活的常態,“犯上”自然喪失了法理的基礎,而挑戰權威反倒成為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不僅有助於人才的脫穎而出,而且有助於文明的進步。我想起一段關於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的軼事。奧本海默二十幾歲的時候在德國哥廷根鎮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寫的自傳中說研究生奧本海默常常在別人做學術報告時(包括波恩做學術報告時)打斷報告,走上講臺拿起粉筆說“這可以用底下的辦法做得更好……”。如果我們沿用孔子的觀點,而不是與時俱進,更新觀念,我們就會頑固地認為奧本海默的自我表現是“犯上”,是不能容忍的。試問,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中,拔尖人才怎樣得到鍛鍊並脫穎而出?

除了揚棄之外,我們還可以採用以下方式來建構思想——

比對 就是用名著中的觀點來審察現實生活。請看《論語·公冶長》中的記載:“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翻譯出來就是,孔子對子貢說:“你和顏回比,誰好些?”子貢說:“我怎能和他比!他能聞一知十,我只能聞一知二。”孔子說:“是不如,我和你都不如顏回啊!”一個學生讀後評價道:孔子欣賞聞一知十的人,子貢能做到聞一知二,而我們現在的教育卻在做機械重複的訓練,真可謂是聞十知一!我們的教育就這樣不堪嗎?

質疑 就是對名著中的某些觀點提出疑問並加以反駁。看下面一條論述:“或曰:‘雍也

,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論語·公冶長》)翻譯出來就是,有人說:“冉雍呀,是一個仁人,可惜沒有口才。”先生說:“哪用得著能言善辯呢?靠伶牙俐齒和人辯論,總是令人厭惡。這樣的人我不知道是不是做到仁,哪用得著能言善辯呢?”孔子在這裡強調仁,自然無可非議,但他貶低辯才,就是偏見了。事實上能言善辯,鐵嘴銅牙,在任何時代都是優點。古有晏子使楚,維護大國尊嚴;燭之武退秦師,保存鄭國;蘇秦張儀合縱連橫,推動歷史進程;諸葛亮舌戰群儒,結成戰略同盟;今有易中天口才贏天下,郎鹹平語出刮旋風:口才是國之利器,是人生的法寶。

再來看下面一條孔子的表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意思是,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考慮那職位上的事。孔子認為越俎代庖,以下慮上,有僭越的嫌疑,嚴重違反了禮的要求,所以極力反對。我們知道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為核心的禮治,其本質是維護封建等級秩序,孔子不遺餘力地鼓吹禮治,可見孔子對統治者是多麼忠誠!而這種君本位的思想和現代民主觀念是多麼格格不入!即便在古代,這種禁錮民智的思想也是落後的。《曹劌論戰》上講,“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由此可見,平民參與政治不僅可能,而且必要,甚至天經地義。再來看顧炎武的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所以,平民參與國家事務,考慮國家大事,絕對是美德,而不是非分之想。到了現代,臺灣一個技校校長高震東更是喊出了“天下興亡,我的責任”的最強音!相形之下,孔子太古董啦!

拓展 就是將名著中某些片面的不完整的論述進一步補充完整。請看曾子的論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翻譯出來就是,“我每天從三個方面自我反省:我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我和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講信用呢?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有沒有不去溫習呢?”能夠“三省吾身”固然不錯,但當今時代,僅從三個方面反省還遠遠不夠,還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踐行低碳生活,為環保做了哪些事情,為減少霧霾作出了哪些努力;自己做了哪些好事;自己有沒有創造發明,等等。

辨析 就是既看到名著中某些論述的合理性,同時又能指出其侷限性和落後性。請看孔子的論述:“君子不器。”(《論語·為政》)翻譯出來就是,君子不應該像器物那樣只有單一的用途。孔子的此一觀點可以和“樊遲問稼”參看比較: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翻譯出來就是:樊遲向孔子請教如何種莊稼。孔子說:“我不如老農。”樊遲又請教如何種菜。孔子說:“我不如老菜農。”等樊遲退出去了,孔子說:“樊遲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視禮,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視義,老百姓就不敢不服從;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視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實情來對待你。要是做到這樣,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會揹著自己的小孩來投奔,哪裡用得著自己去種莊稼呢。”

由此可見,孔子認為君子不應該只有一種用途,是從治理國家的人才應具有的品質來考量的,有其合理性。時至今日,仍具有借鑑意義。有抱負的人應該掌握廣泛的知識,具備多種能力,才能勝任艱鉅複雜的工作,適應形勢的發展和事務的變化;才能統攝全局,幹成大事;也才能充分挖掘自身的潛能,更好地實現人生的價值。如張衡、達·芬奇、馬斯克都是全才。美國的重點大學十分重視通識教育,也是基於這種考慮。當然,我們也可以反對這一觀點。因為每個人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每個人的興趣和特長也各不相同,如果能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有所作為,也算是有為君子。如姚明打球、莫言著書等。另外,孔子在這裡也表現出輕視體力勞動、輕視技能學習的傾向,也需要我們細加分辨。

聯想 就是看到名著中的某些觀點進而想到與之相關的其他論述或表述。請看下面一條孔子的論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論語·里仁》)翻譯出來就是,“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選擇的住處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麼能說你是明智的呢?”這條論述一方面反映了孔子對仁的重視,將仁視為道德的核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環境對人的重要影響。由此,我們很自然聯想到孟母三遷的故事,還可以想到孟子講的一傅眾咻的寓言,以及荀子的論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還有墨子的論述:“子墨子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

再來看孔子的一條語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翻譯出來就是,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這裡孔子談到他的自由觀——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認為自由是對規矩的內化達到一種自覺和圓熟的境界,這和我們今天講的自由十分接近,或者說高度一致。自由就是做法律允許的事情,自由就是對規律的掌握和嫻熟應用。再來看莊子的自由觀,莊子認為人在無慾無求,與自然同化時可以達到自由境界,莊子在《逍遙遊》中更是傳達出一種超越時空、無慾無求的絕對的精神自由,這種自由具有很強的審美意味,但在現實生活中其實行不通。

審視 就是用今天的視角來觀察前人的論述。看《論語》中的一條記述:“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論語·先進》)這條記述列舉了孔子的弟子中在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表現出色的名單,用今天的眼光審視,不難發現缺少算學、科技、藝體等方面的人才。再聯想到《論語·述而》中的記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即,孔子教學有四項內容:文獻、品行、忠誠、信實。就知道孔子不重視自然科學。這也是獨尊儒術之後中國知識分子輕視自然科學和實用技術的重要原因。這當然不能由孔子來買單,但從中也可以看出孔子學問的偏頗。

勾連 就是將名著中相關聯的表述聯繫起來加以理解。《論語·鄉黨》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飯食不嫌做得精,魚肉不嫌切得細)的表述,表明孔子對飲食十分講究。而在《論語·里仁》篇中的表述就不一樣了:“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孔子說:“士有志於學習和實行聖人的思想,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為恥辱,對這種人,是不值得與他談論道的。”)這表明孔子生活低標準,德行高要求,做到了“君子固窮”(《論語·衛靈公》)(君子安守窮困)。孔子在窮困之時,能夠忍受艱辛;在為官之時,注重生活品質;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將堅守理想看得比適應現實更重要。

《論語·八佾》中有這樣的句子:“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翻譯出來就是,孔子說:“周朝的禮儀制度借鑑了夏、商二代,是多麼豐富而完備啊。我遵從周朝的制度。”從中可以看出孔子有復古的傾向。再來看《論語·雍也》中的句子:“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翻譯出來就是,孔子說:“觚不像個觚,這也算是觚嗎?這也算是觚嗎?” 觚是一種造型很漂亮的酒器,在孔子生活的時代,形制有了很大的變化,應該越來越精緻了,就像我們使用的手機由翻蓋手機變成直板手機一樣,但孔子不習慣這種改變,以至發出“觚不觚”的慨嘆。由此可見孔子迷戀舊物、害怕變革的特點。再來看一條,“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論語·述而》)翻譯出來就是,轉述先哲的思想而不創立自己的思想,相信且喜好古人的東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李耳和彭祖。孔子仰慕周公制定的禮制,崇尚古人的思想,只是因襲古代的思想制度,卻不屑於創新,看來孔子確實比較保守。當然,孔子創立了一整套倫理規範、政治思想、教育理念,堪稱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創新精神又是顯而易見的。

整合 就是將人(事)物的各個側面結合起來以形成整體印象。如果將《論語》中的相關表述加以整合,我們就可以得出孔子的完整印象。孔子思想中最能打動人心的就是他的仁愛理想。先來看《論語·子路》中的表述:“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翻譯出來就是,孔子說:“行善之人治理國家,連續一百年下來,也可以做到消除殘暴,廢除刑罰殺戮了。這句話說得對啊!”孔子將勝殘去殺作為仁愛的政治理想,這種理想在中國歷史不曾實現過,最接近的是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全國判處死刑的只有29人。所以這種理想相當於大同盛世,極具前瞻性,很有感召力,至今仍是我們奮鬥的目標。

在孔子那裡,仁愛不止是政治理想,也是個人理想。孔子曾這樣表白他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意思是,讓年老的安心,讓朋友們信任我,讓年輕的子弟們得到關懷。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博愛情懷。

孔子既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論語·衛靈公》有這樣的記載:“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翻譯出來就是,樂師冕來見孔子,走到臺階前,孔子說:“這是臺階。”走到坐席旁,孔子說:“這是坐席。”大家坐定之後,孔子告訴他說:“某人在這裡,某人在這裡。”師冕告辭走了。子張請教說:“這是與盲者說話的方式嗎?”孔子說:“對的,這就是幫助盲人樂師的方式啊!”孔子能設身處地地替盲人著想,對盲人樂師照顧得無微不至,對殘障人士的尊重體現出孔子濃郁的人文情懷和人本思想,千年以下,令人動容。

還有一個細節,也值得一說。《論語·鄉黨》有這樣的記述:“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意思是,馬棚失火燒掉了。孔子退朝回來,說:“傷人了嗎?”不問馬的情況怎麼樣。問人不問馬,也體現出孔子人本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的仁愛思想還施加到動物身上。《論語·述而》記載:“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意思是,孔子只釣魚不網魚,箭不射歸巢歇息的鳥。對動物也網開一面,手下留情,這種愛心難能可貴。

除了仁者之風,孔子還秉承了一系列優秀品質,他是勤學好問的青年,德行高尚的君子,洞察人性的智者,人情練達的長者,善於理政的幹臣,循循善誘的先生,多才多藝的達人,飽讀詩書的學問家,甚至還是一個敢愛敢恨的性情中人。

總之,孔子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迂腐啦,愚忠啦,奴性啦,保守啦,拘泥啦,不重視婦女啦,輕視自然科學和體力勞動啦,等等,但就孔子取得的成就而言,綜合素質達到的高度而言,孔子已經攀上那個時代的巔峰。即便排除歷朝歷代皇帝的尊崇,也不會稍有遜色。孔子能夠挺立千秋,直擊我們柔軟的內心,絕不是偶然的。(6080字)

(此文發表在《帥作文》)


平平靜靜59

但這也並不影響自己學習《論語》的積極性,學習它不一定弄得多懂、多透,重要的是能學習到孔子及其弟子們的一些思想精髓就可以了。那麼咋樣才能掌握其精髓呢?首先要通讀一遍,並且要參照別人的解釋去理解每句話每個字句的意思;在通讀的基礎上,按照自己的思維將《論語》切塊,也就是把它分成幾大部分。比如說將孝道方面的放在一塊,將為人處世方面的放在一塊,這樣你就可以把《論語》分成那麼幾大塊內容,然後逐塊學習。這時你就要逐字逐句,甚至包括標點符號都要進行斟酌,細細研讀,慢慢品味。

當你進入到《論語》這座神秘的殿堂,你會感覺無比的美好,而不會枯燥無味。


雨後天空228077583

讀明白了論語開篇第一句,便知道了如何讀懂論語,如何讀懂世間所有道理。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先讀懂生活,才會讀懂書。我們從書中只能讀懂我們已經懂的內容,你在實踐中有了感悟有了閱歷有了困惑,當你讀書時可能就會與作者有共鳴,感覺作者說的你也經歷過也明白,這叫讀懂了。所以讀書要想讀懂,關鍵在於自己懂,自己能懂,在於書外,在於實踐。有句話說汝果欲寫詩,功夫在外,一樣的道理。

通常我們讀書是為了學習理論,然後指導實踐。論語以日常對話形式,所以基本可以理解字面意思,即使個別處有困難也很容易找到白話的解釋。其實論語第一句裡包含的方法論就能解決你的問題,第一句是什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學習的過程中勤加練習,是一件多麼愉快的事啊。這樣就算讀懂了嗎,並沒有。見賢思齊焉,見不賢內自省也。看到這句話,你應該立馬警醒自己,是否在學的過程只是停留在字面,而並沒有去認真實踐按照道理講的去練習,是否做到了有日日不斷之功。

真正的懂在於能做到知行合一,否則你會發現你是一知半解眼高手低,自以為懂,讓你講的時候你講不明白,讓你做的時候你稀裡糊塗,原因就在於你只是知道了理論,不曾實踐便不曾真懂。

其他,要學論語,可以先從《大學》開始,然後《論語》《孟子》《中庸》,可以參照古人各家對論語的註解,道理啊前人早已講明白講透徹,可以參考朱熹張居正劉寶楠曾國藩錢穆梁漱溟的講解,做更深入的學習和延伸閱讀。


國學論語

首先,要明白《論語》是一本什麼樣的書?他是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書,說白了,就是他們平時工作生活中的名言警句,是經驗之談。比如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都是滿滿的乾貨。

論語包括道德、修養、禮樂、政治、人格等,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道德觀念、教育原則和倫理思想。

其次,要明白我們讀論語有什麼用?雖然書中有些思想已經陳舊落後,但大部分對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和建立有著指導意義的。這也是我們民族思想的主要源頭之一。

最後,怎麼才能讀懂論語?他不像小說,有趣味性,不像文學作品,有起承轉折。他就是直奔主題,一語中的。建議,先背誦,再領悟。如同牛吃草一般,把他先吃進去,然後再慢慢咀嚼,結合人生經歷來感悟經典。

就像論語中講的那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多學多思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小魚讀經典

懂?網上略知皮毛便高談闊論的很多很多,真正懂的有幾個?

根據問題的描述,你讀《論語》的書已經不少了,登堂了,只不過有怎麼入室的困惑。我也是。所以我不是來回答問題的,而是來共同探討的。

有關《論語》的著作,古今中外,多如牛毛,漢牛充棟。公說公理,婆說婆理,莫衷一是。這大概也是《論語》之魅力吧!

唉!還是多讀吧!讀名家名釋吧!加上自己的思考,總能找到入室的"道"和"徑\

山山出

找個很懂的給你講一講,這樣,省了很多費勁。比如我,就讓老公講,他研究的不錯,我邊聽邊筆記,很大部分就聽懂了。自己再回過來悟一悟,這時候自己擴展讀一下論語的解讀,大致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