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誰講的好?

一見8435


《論語》,是很古老的,倆千多年。對於當時的語言表達,現在人是難以想象的。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我們今人看不懂。自然也就產生了很多解讀《論語》的人,可以說各有所長吧,但是真正解釋的比較好的,目前來說,我說不上誰比較行。因為對我來說,他們都未必達標。

那可以自信的說,誰解的好的話,可能會是我,別無他人。

我可以解《論語》開篇給大家欣賞下,看看和大家的理解,是不是有所不同?然後朋友們自行比較即可。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請注意了,這裡沒通假字,重要的事說一遍!人家可不是來表現他會很多通假字的,非要講通假字,那是你迂腐,讀不懂。

說不是悅,說就是說,用嘴巴說話,說客的說,就是說服他人。人們在學習了本事之後,為人民造福的本事,不是技術。開始,沒踏入士途,沒有發揮的餘地。這時候要怎麼辦?就是所有人不約而同的,會去觀察社會,對一些社會現象進行討論辯論。這件事怎麼樣?應該怎麼辦?後續發展如何?等等.......您同意吧?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解和處理方式,那就是驢是馬,都會拿出來溜溜了,看誰更有道理?更實際?因此,你也學會了這些本事,那你就要也推演一番了,表達出來。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當人們知道有你這個人的時候,知道你是能人,那麼可能會有惺惺相惜的人,找上門來,或者是請教,或者是請你出山共事。這朋,叫志同道合的人,會珍惜你,來了。那你高興不?肯定高興,人家走了之後,你會唱歌跳舞,連上廁所洗個澡都能一邊哼著歌。所以“不亦樂乎”,這裡的樂,就是音樂,不排除你會樂器的話,會坐下來大大的演奏一番。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你很了不起,學識很好,很有本事。可是呢,時運不濟,一時沒人抬舉你。懷才不遇啊,這時候,你埋怨別人不懂你嗎?如果你安貧樂道,無所謂,沒人懂自己,那就先等著吧,等有志同道合的人來了,你再出來發揮嘛,那麼,你這樣才是真君子啊。可也不是用錢可以買的動的,不是志同道合的人,你也不會幹了,不為五斗米折腰呢!

我這個解釋,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當今,除我也沒誰了!可是呢,有緣看到的人呢,覺得有沒有道理呢?沒有道理就一笑而過嘛,有道理,愛點贊就點贊,喜歡評論就評論,想關注就關注了。都隨緣嘛,也在此祝福有幸看到本文的朋友,一生吉祥如意!本人命理師陳一宏,謝謝閱讀。


命理師陳一宏


儒家思想成為中國主流思想後,關於各種先秦儒家經典的解讀成為了專門的學問—經學。經學甚至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學術的主體,《四庫全書》經部收錄的經學著作就達到了一千七百七十三部、共計兩萬四百二十七卷,可謂是卷帙浩繁了。在這其中解讀孔子相關的著作也可謂蔚為壯觀了。

因為《論語》主要記載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語思想,可以看作是關於孔子及其思想的第一手資料,可謂是研究孔子的金字招牌了。因此,有關批註《論語》的書籍數量非常驚人。在歷朝歷代關於註解《論語》的書目,個人比較推薦如下書目。

一、古代部分

推薦何晏的《論語集解》、皇侃的《論語義疏》、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劉寶楠的《論語正義》、黃式三的《論語後案》。

何晏的《論語集解》 適合已有較深基礎者。

皇侃的《論語義疏》是南朝論語學的果實,玄學氣息相對濃厚,帶玄學味,如若有餘力也可一讀。

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極大地吸收了漢魏唐宋論語學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該書闡發義理最為精要。初讀《論語》者在研習完這本書後,可以很快的對《論語》的思想有一個整體上的、相對精確的掌握,這可以說是這本書最大的優點了。同時,《四書章句集註》篇幅適中,對於閱讀者來講比較好上手。當然,這部書中多少摻雜了朱熹自己的思想,這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劉寶楠的《論語正義》是一部鉅著了,資料收集的鉅細無遺,非常適合準備研究《論語》者細細研讀,這當然需要極大的毅力了。

黃式三的《論語後案》完整地收錄了何晏的《集解》和朱子的《集註》,再加上黃氏自己的按語,下語精到,要言不煩。當然,如果不嫌《後案》篇幅稍大,直接從《後案》開始讀也是可以的。

二、近代部分

推薦程樹德的《論語集釋》、楊樹達的《論語疏證》、楊伯峻的《論語譯註》、錢穆的《論語新解》等等,以上都在一定程度上還原原書本意,是閱讀和研究論語所應必讀的書籍。

程樹德的《論語集釋》同劉寶楠的《論語正義》情況比較類似,相對適合研究《論語》者。

楊樹達《論語疏證》比較特別,該書以《論語》前後文互證,用先秦秦漢古書相關內容與《論語》各章互證,讀後會別有收穫。但是相對於初學者難度很大,待有一定基礎後,不妨一試。

楊伯峻的《論語譯註》,這本書可以當做初步瞭解《論語》的材料,該書譯文簡潔易讀,解釋相對傳統但很規範。當然這本書註釋相對簡略,存在解釋不完整之處

錢穆的《論語新解》,功底紮實,內容豐富。略為遺憾的是主觀性較強。

三、現當代部分

推薦李澤厚的《論語今讀》、楊朝明的《論語詮解》。


闕里文道


傅佩榮,臺灣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師從余英時),專攻宗教哲學。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和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

傅佩榮教授,站在中西文化的至高點上來詮釋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視野遼闊深遠;打通各個精神領域,打通中西哲學;真誠的態度,幽默的語言,清晰的道理,使聽者不倦,相悅以解,從而把國學講得生動而又貼近人心,併為當代人提供閱讀國學原典的簡易方法。

個人認為,傅佩榮教授的論語講的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