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一句話證明你讀過《論語》?

經典美圖影視


現在大家都在讀經典,向傳統學習,吸取精神養料。《論語》是最典型的,員外也非常喜歡,經常推薦朋友讀,最近剛買了套南懷謹老師的《論語別裁》送給孩子。一般枯燥的古文現代人不愛讀,但如果加上故事,那就不一樣了,南老豐富的學識,穿插自己的人生閱歷,讀來妙趣橫生,特此推薦一下。

這裡就《論語》的開篇一節,講一下自己的體會。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現代的翻譯,感覺是從外在講的,員外準備從裡面講一下。“學”,老寫上面是兩手,中間兩㐅,就是《易經》的爻,實際這裡就表《易》,易是講什麼的呢?日月的法則規律,就是講道,過去的書不是紙,比較沉,兩隻手拿著。下面的n,有的說是屋子,有的說是膝蓋,書放在上面。再下面子是孩子,在席子上,聽老師講,這就是學。所以學是學易,學這個大道。

再看“習”,學和習不一樣。羽白為習,羽是小鳥,白是白天,小鳥在白天練習飛,叫習。所以這裡是孩子把從老師那裡學到的易、大道自己體悟練習,變成自己的能力,現代變成複習了。這裡插句,“溫故而知新”,不是複習,故,我們自身原有的,新,重新煥發出來,故和新是一個東西。

再看“說”,通悅,心裡高興的樣子。我們學習大道,體悟實踐大道,內心非常快樂。想想現在學習,拼命往裡面裝東西,能快樂嗎?

再看第二句,“朋”,外在的朋友就不說了。《易經》裡講“西南得朋”,這是從月相上講的,西南為坤卦,坤為虛,《論語》這句用“遠方”,實際就是朋從虛無中來,朋為明,明就是陽,這是一陽來複。“不亦樂乎?”,悅同樂不一樣,悅是心理上的,樂是身體上的,一陽來複,功夫到身,產生的覺受,比悅深一層了。

第三句沒有難點,不被人知而不慍,不煩惱,為什麼?因為內心很充實,由前面的一陽、二陽、三陽滿了,浩然之氣充塞天地,成就君子,君,手裡拿著柺棍的長者,學問很深的人就是君子。這樣身心強大的得道高人真是視天下如敞履,視萬物如浮雲,還有什麼慍不慍的呢!


十八員外


我讀『論語』時只能算囫圇吞棗,大多數句子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但是有一句話我印象最深,即:

知者為知者,不知為不知!

這是『論語』中孔子對得意門生子路的教誨,全文如下:

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是為知。

由:仲由,字子路。這句話的意思是:

子路啊,我告訴你對待學問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就是不知,這才是真正的智慧呢!

這是流傳極廣的一句名言,告訴弟子們治學、求知的態度。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面對什麼群體,涉及到知識類的內容,不要弄虛做假,要踏踏實實地去面對。那些為了虛榮和自尊博取關注與崇拜的人,早晚會暴露在陽光下,被人所恥笑。

所以,我們在頭條裡發佈信息也好,點評也好,我覺的一定不要不懂裝懂,要虛心學習,誠懇請教。出現筆誤、記錯的情況,也要感謝網友的校正,否則會貽笑大方。




非空


子曰,吾未見幾個謙虛的。見論語新語章



保潔阿公


看了這麼多,幾乎不出中學語文上的幾句話,有點可怕


手機用戶53667292427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正能量V大偉


自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清風明月3050


大學之道在親親民,在於致善


思維287751999


《論語》有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可一個也沒罕言,僅仁,粗略統計《論語》有一百零六個仁,《里仁篇》前七段短文,孔子一口氣言了十八個仁。

找出《論語》前言不搭後語,足以證明我看過《論語》。


趙日金141


巧言令色,鮮矣仁!


高峽出平湖878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