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有哪些被人誤讀誤解的地方?

天蠍座男孩


《論語》中有許多名言,都在長期流傳中改變了它本來的意思,“越說越錯”,但是對於瞭解孔子原本的思想來說,還是要知道他們最初的含義。

1、父母在,不遠遊

誤讀:在一些公眾號中,每每談到“空巢老人”的話題,都要引用這句話“父母在,不遠遊”,規勸子女們一定要在父母在的時候多多陪伴他們,不去遠方,不然“子欲養而親不待,樹欲靜而風不止。”徒留遺憾,後悔也來不及。

正解:《論語》中完整的部分應該是,“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孔子並不反對遠遊,而是說遊必須有方。所謂有方,就是遠遊必須有正當的理由,有明確的去向和目的地,以免父母牽掛。 這種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的,這也是為人子者對父母的一種孝。只講“父母在,不遠遊”不講“遊必有方”,把孔子說成是遠遊的反對者,是不客觀公正的。當然,對“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既不能作片面的絕對化理解,畢竟還有老話說“好男兒志在四方”

李澤厚先生在《論語今讀》中說:“今日有人以此語不再適用,有人以為仍然適用,因為有飛機汽車的快速交通工具,雖遠(地理位置)而不遠(往返時間縮短了)。其實,重要的是,孔子講仁、講孝都非常之實際、具體。例如這裡的重點,不在不要遠遊,而在於不使父母過分思念,飛高走遠難以見面,和過分憂慮無方向的到處遊蕩,使父母不放心,這樣具體地培育兒女對父母的愛心。即孝、即仁,它是情感的具體塑造而非抽象的理論概念。重要的仍是作為人子的這種情感態度 中國年輕人能繼續保存這種傳統美德嗎?是所望焉。”李澤厚先生的評析有獨到之處,認為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是應肯定和弘揚的中華傳統美德。

2、以德報怨

誤讀:常常在勸人的時候會說“以德報怨”,看似符合中華民族崇尚道德的傳統,強調寬容、包容和原諒。但其實“以德抱怨”只是一句設問,並不是孔子想要提倡的品質。

正解:《論語》裡的原文是: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不贊成以怨報怨。不贊成永遠以一種惡意,一種怨恨,一種報復去面對別人的不道德,那麼這個社會將是惡性循環,無休無止。我們失去的將不僅是自己的和諧,當今的和諧,還有子孫後代的和諧。

孔子也不贊成以德報怨。他說你獻出太多的恩德,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和付出,去面對不講是非標準、已經有負於你的人和事,這是一種人生的和人格的浪費。孔子的治國方略,提倡“德主刑輔”。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不能只講道德,沒有刑罰。以德治國、治家、治人,以講究禮儀為主,以仁、義、禮、智、信為做人的標準,教化人民,互敬互愛、無欺無詐,達到高雅、高尚、和諧。對少數為非作歹,頑固不化的人,對道德不屑一顧的人,就不要一味講究寬容,要輔以刑罰。孔子講求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嚴。一味姑息忍讓,不是完美的處世之道。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

孔子提倡以兩者以外的第三種態度對待報怨的問題。他提倡“以直報怨”,即用公正的、率直的、磊落的、高尚的人格,正確面對有過失的和行為不端的人。也就是說:講道德要有一個標準,一不能冤冤相報,互相殘殺;二不能姑息養奸,縱容犯罪。以直報怨,用現在的說法就是拿起法律的武器,以公正的法治來解決不公正的問題,也是對不講道德的人進行道德和普法教育。

3、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誤讀:這句話經常被用來罵一些刁蠻的女性,說他們和小人一樣。但其實這樣的理解是完全錯誤的。

正解:這裡的小人,不是指奸詐小人,而是體力勞動者;女子也不是指所有女人,而是指妻妾,難養是指難撫養、侍奉的意思。孔子是說女子和小人難侍奉、難相處,說的是一個關係問題。

雖然孔子時就有尊卑之道,但是他也不會瞧不起女性,而是感嘆夫妻關係、主僕關係之間的微妙。


一往文學



《論語》之中,至少有兩處被誤讀。一處被歪曲。

先說被歪曲之處:君君、臣臣。

很多慕洋犬稱',孔子此言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並惡意詆譭傳統文化。

君君、臣臣。首先,以君道的標準約束君主。然後,再以臣道的標準約束臣子。就是以禮法把權力關進牢籠。而人民卻擁有廣泛的自由——禮不下庶人。今日謂之——憲政。

提倡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是韓非子:主而誅臣,焉有過!主握度量,所以操生殺之柄。

再說兩處被誤讀之處。

一、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之後,孔子又言道:“遠之則怨,近之則不遜。”這是解析此言的關鍵。   

其一:遠之則怨,近之則不遜。是因為小肚雞腸,沒有度量,小心眼兒,難伺候。男人工作忙,妻子就抱怨不關心她。男人把她當寶貝寵著,她就犯公主病,上房揭瓦,無法無天。這顯然是指女人的性格很像心胸狹窄的小人。並非指女子的道德像小人一樣敗壞。   

就如女性的平均身高低於男性一樣,女性和男性相比,確實普遍小心眼兒,沒度量。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對極個別小心眼兒的男人,所有人都會說他——“真像個女人!”既然我們可以說實話,那孔子當然也有說實話的權利。   

其二:既然女子很難伺候,遠之則怨,近之則不遜。那該如何應對?   

首先,是包容對方。男子漢大丈夫,更應該度量大一點。   

從方法論上看,這又與中庸之道相關。所謂中庸,以中為用也。鄙人謂之:處理事情恰到好處,不走極端。   

面對女子之難養,應對之策有二:一是包容;二是中庸之道,即不遠不近。   

眾弟子們覺得。可將此金口玉言,作為待妻之道,終身受用——一方面要關心老婆,但又不能把她們寵壞;另一方面要多包容,多理解她。弟子們真正理解了夫子之言。於是在編著《論語》時,將此言收入。

塗磊在天津衛視主辦的節目《愛情保衛戰》中,曾兩次十分恰當的引用孔子此言。此之謂學以致用。塗磊做到了“畏聖人之言。”  

總之,孔子此言是包容關愛女性。但不能把她們寵壞。丈夫對妻子包容六分。妻子對丈夫包容四分。這才完美。

二、小人哉,樊須——孔子歧視農民。

《論語·子路》篇記載,樊須向孔子請教如何種植。夫子曰:“吾不如老農。”弟子走後。孔子曰:“小人哉,樊須。”包括易中天老師在內的很學者,皆認為孔子歧視農民。   

《論語》中的小人主要有兩種含義:一是見利忘義的卑鄙奸詐之人;二是沒有理想,沒有志向之人。樊須請教孔子種植,並非道德淪喪。而是其沒有理想和志向。   

儒家弟子求學的目的,除了修身之外。主要有兩條人生軌跡:一是像仲弓一樣學為所用,出世為官;二是像曾子一樣治學授徒,傳承華夏文明。而不是學成之後,回家耕田。   

與之類似還有墨子。《墨子·魯問》記載:吳慮耕種於魯之南鄙。墨子勸其入世。並稱:“翟以為雖不耕而食,不織而衣者。功賢於耕織者也。”顯然,墨子此言並非歧視農民。因為他本人就是平民出身。墨子之意是農民只能解決自身的溫飽。只有不耕織的君子,才能一展宏圖,濟世救民。   

故孔子所言之樊須,墨子所言之吳慮,皆是沒有理想,沒有志向之人。

即使在今天,亦是如此。 2012年網上暴出一則新聞,一位碩士研究生畢業之後找不到理想工作,便回老家種地。父親為了激勵他,而服毒自殺。父親服毒自殺,亦非歧視農民,因為他自己就是農民。而是認為兒子沒有志向。

所謂“高顯尊貴,利天下之徑也。非仁者之所輕也”,“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只有高顯尊貴的君子,才能使“寒者有衣,飢者有食,勞者有息。”否則,即使才能勝過管仲十倍,才只能填飽自家人的肚子,只能獨善其身。   若斷章取義,將孔子之言視為歧視農民。那《論語·先進》中的言論又如何理解:“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吾從先進。”難道孔子在此時,又變成了敬重野人的平民,而歧視貴族的君子嗎?!   

顯然,孔子並非時而歧視農民,又時而歧視貴族。而是重視禮樂教化,而不是其出身。同理,孔子稱欲學種植的弟子是小人,更非歧視農民。而是希望弟子們皆有思想,有志向。

以荀子的弟子張蒼為例,官至漢朝丞相,在其支持之下,漢文帝廢除了秦朝的誹謗之法,夷族連坐,烹煮車裂,扒皮抽筋等酷刑。張倉廢法,是中國法治史,乃至華夏文明史上一次巨大的進步。

張倉兼濟天下,造福於民。張蒼還制定天文立法,編訂《九章算術》。假如張蒼當初求教荀子如何種植,荀子定會批他是沒有志向的。而不是鼓勵他學好種植,回老家去耕那一畝三分地!   

行文至此,相信易中天老師應該贊同我的觀點。否則他早就辭去廈門大學的教授之職,而回到老家種田去了。

被誤讀,尚可理解——無知。被歪曲則是犯罪——毀謗罪,捏造事實,顛倒黑白,可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楊朱學派


我認為讀《論語》的時候到處是坑。

不是《論語》的問題,而是誤讀誤解。我認為最大的坑有三個。

《論語》的坑NO.1


第一個坑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莫屬。

誤讀誤解:學習並且經常複習,難道不是件快樂事嗎?

學習並且經常複習,我們摸著良心說,快樂嗎?

你快不快樂我不知道,我想說:快樂個P。不但不快樂,而且很痛苦。孔子根本就在胡說八道。

但既然說是坑,肯定不是孔子說錯,而是我們理解錯。

因為,孔子真正想表達有兩層意思:

1.學到知識,活學活用,確實是件快樂事。

2.學了孔子之道:仁義禮智信,以身踐行,就會獲得真正的超越吃喝玩樂的快樂。

很顯然,孔子的重點是第二層意思,這就是《論語》中著名的孔顏樂處。不明白孔顏樂處,無法明白孔子。

因此,我們也就能夠明白,顏回住在一條破破爛爛的衚衕裡,家徒四壁,為什麼還依然高高興興?

曾點說他的志向就是春天帶著幾個童子去郊遊,唱唱歌,跳跳舞。孔子卻說,我的志向跟曾點一樣啊。

要學到這個程度,才會不亦說乎。

《論語》坑NO.2


“無友不如己者”。

誤讀誤解: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很多人一讀到這句話,對《論語》產生強烈的反感,因為這句話帶著非常強烈的功利心。

但,這就是坑。

翻譯是對的,但是不能這麼理解。好比女孩子說:你走。誰如果當真,就錯了。《論語》也是這樣,如果只從表面理解,就入坑了。

孔子的意思有兩個:

1.朋友有勝過我的,有不如我的,我們應該挑選那些對培養自身品德有幫助的朋友,所謂見賢思齊。

這個意思的關鍵是找朋友的目的,朱子說:“友所以輔仁”。一個真正的好朋友,可以催人奮進,可以照見自己的得失,可以提升我們的品格,可以擴大我們的胸襟,我們應該找這樣的朋友。

2.同一個朋友身上也有勝過我們或者不如我們的地方,我們應該看到別人的長處,加以學習。

這就是孔子的意思,而不是簡單粗暴的: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論語》的坑NO.3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室,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誤讀誤解:儒家,不但窮困潦倒,而且窮開心。

實際上,孔子的弟子,有窮困的,也有很多都是既富且貴的,貴至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富至儒商鼻祖端木子貢。

但是這一章的重點不在這裡。

要知道,顏回可是孔門的弟子第一,甚至連孔子都歎服自己比不上。所以,顏回既然安貧樂道,自然有他的道理。

客觀條件是,而且戰亂時發,魯國貴族大多衰落。顏回家族除了保有祖傳的貴族身份,以及顏回父親顏路的魯卿大夫頭銜外,只剩下陋巷的房子和幾畝薄田。

而且魯國君不君臣不臣,禮樂全亂,這與顏回的主觀追求嚴重不符合,不然以他的才能和品德,出將入相完全沒問題。

所以才有了居於陋巷,不改其樂這件事。這是他主動的選擇,而不能單單以窮困潦倒這樣的表面現象來評判。


作者陳橋


被誤讀最多的,看來就是這兩個句子啦:

1】“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很多年以來人們都把這個句子的意思誤解的,以為孔夫子說的是,全世界的女性,和全世界的小人,是同一個級別的,都是很難對付的。

要有研究歷史的專家指出,在先秦以前的“女子”,是指女孩,而且還是未嫁的閨女。我們想想就知道家中的小女孩是不是有些嬌裡嬌氣的,而且還小鳥依人,打罵捨不得,不打不罵,又忍不得?

古代,小人不是指品行不端的人,而是指體力勞動者,下人,奴僕等等。實際上就相當於老闆下面的人。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實際上,這句話也是被誤讀的。在此,小人,應該解釋為:農人,體力勞動者。因為,如果我們認為,種田種地的都是品行不端的人那就錯了吧。

女子和小人,是這樣的意思,忙後面兩個句子就可以解釋了。

近之則不遜:對他們過於親近,對他們過於寬容,他們就會把你不當回事,不尊重你了;如果對他們很嚴厲,他們就會討厭你。這恰恰就是一個老闆和員工的關係的寫照。所以我們認為這樣的解釋是好的。

而以前的解釋卻是,孔夫子看低女子,跟品行不端的人放在同一個位置,甚至有人因此而責問孔夫子的老媽是不是女的?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對這句話的理解,關鍵是斷句的問題。

首先,我們可以這樣斷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時候他的意思是:人民只能夠是讓我們使喚的,而我們根本沒有必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麼要這樣。

所以很多人都用這句話來判斷孔夫子是搞愚民政策的。實際上,恐怖只一生的教育生涯就是為了提高民智的,他能說出這樣的話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同時,使由,這這個組合,在大辭典中都查不到。

所以我們認為第二種斷句會更好: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第二種斷句更像漢語。

果用第二種斷句。孔夫子就更像一個教育家的:如果人民可以聽從我們的號令,我們就讓他做他們可以做的事情;如果他們不能聽從我們的號令,我們就教育他們,使得他們知道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

這時候,孔夫子是不是很像一個班主任和科任老師?



逃出許願城英漢教學群


首先我們要知道,論語為什麼會被很多人誤解誤讀,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

  • 第一,古時候的語言非常精煉,論語更是如此,大多都只有幾句話,雖然字句精簡,但是含義豐富,不同的人讀自然會產生一些不同的解釋。

  • 第二,論語其實是一部對話體,其中的語境、語氣我們是看不到的,這就很容易產生誤解,就像我們說的同一句話,不同的語氣語境下,這句話的含義也都是不一樣的。
  • 第三,論語曾作為統治者的文化工具被利用被篡改。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以儒家思想作為政治理念。漢武帝之所以提高儒家的地位,是因為儒家思想經過董仲舒的“改編”更符合他當時中央集權專制主義的統治需要。但也因此,造成了如今人們對論語的諸多誤會。


在此,我就說三點誤解。

誤解1:封建思想“三綱”的鍋,孔子不背。

原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董仲舒對這句話的解釋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綱。

意思是,君王的命令臣民要服從,以君王的意志為意志,這和漢武帝想要絕對地統治天下、好戰喜功的個性是符合的,父為子綱和夫為妻綱的意思也是一樣,講的是父權和夫權社會下,兒女要無條件遵從父母、妻子要無條件遵從丈夫。統治者藉此來奴化人民。


後來有人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了論語的“三綱五常”,五常是指:仁、義、禮、智、信。此後一直是儒家思想體系中的重要部分。


但其實這和孔子的願意相去甚遠。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句話出自《論語·顏淵第十二》: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日: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這段話的意思是,齊景公向孔子詢問治理國家的方略,孔子的回答很簡單:做君主的就要像

君主的樣子,做臣子的要像個臣的樣子,當父親的要像個父親的樣子,做兒子的要像個兒子

的樣子。深層意思就是,大家都按照自己的身份行事,各就其位,名副其實。從後面“公曰”來看,齊景公對孔子的觀點非常認可,還說如果不這樣的話,即使國家有很多的糧食,自己都會吃不上的,國家也會大亂。


誤解2:我們對中庸的真正含義存在誤解。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意思是,孔子感嘆說:中庸作為仁德,是最高的境界,已經達到極致了,可是人們已經很久沒有用了。

論語中其他地方也多次提到中庸,中庸是儒家的經典思想。但今天我們看到這個詞,就會覺得很牴觸,因為有一個“中”和一個“庸”字,很容易被誤解,都以為中庸嘛,就是和稀泥、沒原則、沒個性、平庸。

實際上,“庸”並不是“平庸”,而是“不易”,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和自然法則。朱熹也說:庸,平常也。也就是說,庸是常識。

所以中庸的第一個意思是,永遠不要離開常識,不要悖離那些最簡單和平常的道理。

而“中”的意思,並不是我們以為的和稀泥、沒原則,而是不偏不倚、恰到好處。要做到恰到好處可不容易,就像身材一樣,要做到多一分太肥、少一分太瘦,這才難了。為人處事要做到就更難了,朋友之間相處要舒服,就必須儘量恰到好處,既不交淺言深,又不交深諱言。


誤解3:對某些字詞的誤解。

大家對論語註釋中,常常會出現對某些字詞的不同註解。

字詞誤解例句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我們常用的解釋是,學習一定要時常複習。

但實際上,“習”字並不是複習的意思,而是“實習、實踐”的意思。如果熟讀論語,就會發現,孔子在很多地方都講到了學習一定要注意實踐,知道不是學到,做到了才是學到,學一樣就去做一樣,而不是像今天很多人一樣,一味學習新內容,而不注重對知識的運用,這樣反而事倍功半了。


讀書也是一樣,總有人問,讀書是應該注重質量還是數量,我認為還是應該以質量為主,一本好書值得反覆推敲,不僅知道,而且還要應用在生活中、工作中,再返回去學習,就會更有收穫。但為什麼我也不反對速讀呢,這是因為現在市場的很多書,其實並不值得我們多次翻,大部分的精髓就在那10—20%部分,用速讀法找出那些精髓,多學就可以了。


字詞誤解例句2: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甯武子這人,國家太平時,就聰明,國家混亂時,就裝做愚笨。他的聰明可以趕得上,他的愚笨別人趕不上。


這句話是成語“愚不可及”的典故,可是今天我們在說到某個人愚不可及的時候,是說這個人真的很愚蠢,沒有人比他更蠢了。這和孔子的原意是完全相反的。


孔子說這句話,表面上是在讚賞甯武子,實質上是讚賞一種為官的智慧——在君王開明、朝廷朗朗的時候,就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報效國家,但如果君王昏庸愚昧,奸臣當道,這時不妨裝瘋賣傻,以圖復國大計。前者是順應自然發揮才智,但後者的“裝蠢作愚”般的糊塗卻是一種難得的智慧。


五月笙:微信讀書籤約講書人,有書、新世相等平臺簽約作者。
持續分享「獨特思考」、「讀書方法」、「高效工具」
關注我,用心解讀好書,用閱讀賦能成長。


五月笙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全書共二十篇,記述了孔子生平及其學生的言行。



書中蘊含了豐富的人生智慧,幾千年來成為國人心理和行為的重要精神資源,是國人身體力行的道德標準,也是先賢留給我們“引領人生,安頓心靈”的寶貴財富。

但是《論語》中有些語句也是讓我們現代人曲解了很多年,沒弄明白孔子這位偉大的教育家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例句一:父母在,不遠遊——《論語·里仁》

這句話我們通常理解為:父母健在的時候,我們不出門遠遊。但其實這句的原文是:“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這句話真正表達的意思是:父母如果年邁在世,子女儘量不長期在外地。如果不得已,必須告訴父母去哪裡及原因,什麼時候回來。並安排好父母的供養。


孔子特別強調“遊必有方”,當子女外出時沒告訴父母自己的去處,父母必定牽掛不已,所以作為子女一定要對父母盡責。

例句二: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我們通常認為“三思而後行”的意思,是在行動前要多思考,要反覆斟酌,但其實孔子的原意是對季文子說你不要想太多,想兩次就夠了。想太多,反而把明白的事兒想糊塗了。

這句話強調做事不能太急躁冒進,也不能太優柔寡斷,否則會影響做事效率。

例句三: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這句話可以這樣解讀:孔子說,甯武子這個人啊,在國家政治清明時,他就出來做官發揮他的特長,展現他的智慧,以此建功立業。在國家政治黑暗時,他就假裝愚笨無知,什麼也不幹。他的智慧,別人能趕得上;他的愚笨,別人卻趕不上。

這句話讀得拗口,怎麼愚笨還趕不上了呢?其實是說他韜光養晦的功夫誰也趕不上,在政治黑暗、是非顛倒的時候,他就歸隱於世外,深藏不露,他只為明君效勞。


“愚不可及”的功夫不是所有士子們能做到的,更多的是識時務者和趨炎附勢者,世外隱士須有高處不勝寒和甘於寂寞的精神。

例句四: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我們通常理解為,讀好書才能有個好仕途,其實此處的真實意思是:把事情做好了,可以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取得進步;學習學好了,就可以把這些知識應用到日常做事中。優指的是悠閒,學有餘力。

孔子說過,“學而時習之”,“習”不是複習,而是演習,實習的意思。出仕就是“時習之”的途徑之一,也就是把所學的、所修的東西應用到從政的實踐之中,但是,修身學習是無止境的,從政可以更好地修身,也可以更好地推行仁道。所以這句話講的是實踐和理論的辯證關係。
《論語》中還有好多真言,也許聖人先知們所要表達的意思跟我們今人理解的不一樣,畢竟我們兩千多年沉澱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們不斷探索研究,在探索求知中不斷完善我們自己。


鯤鵬歷史



慈音1


《論語》中有一句話流傳度非常廣,甚至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大放異彩,成為中國國際交流的名片。

你猜到了沒?

沒錯就是這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這句話被認為是,歡迎遠方來的客人,或者說是朋友。

這是誤傳。

我們來分析一下。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了,不也是件快樂的事嗎?

孔子說這句話的時候真的是快樂的嗎?

人在什麼情況下才希望遠方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來呢?

正是,苦悶,無助,周圍沒有可以說心裡話的朋友時。

那麼還能高興的起來嗎?

正因為身邊沒志同道合的人,他從遠方來,才顯得彌足珍貴。要不然,分分鐘忘記了。

實際上孔子說一句話的時候,是最傷心的時候,最悲哀的時候。

現在把這句話當做“歡迎光臨”的意思,簡直,可能每個時代都有特殊的解讀吧。

關注我哦,每天都有精彩分享。



逸謙吧唧吧


論語中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大家都在理解,溫習功課,不需要是不需要經常掛在嘴上的,朋友來了應該盡地主之誼,人不知道,不能責怪人家,也不能講人家不對,其實這裡面存在著金無赤金,人無完人。比如說,孔子不亦說乎,他還告訴人家,不要掛在口頭上,要落實在行動上,不要為學習而學習,要為有用而學習,不要今天學的就是一,明天學還是個一。朋友來不管遠方,近方遠,親近鄰,都一樣的快樂,不是遠方來的就快了,近來的就不快樂,人不知,不是指別人,如果是自己就要慍。所以去過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我們理解,也是不斷的進行深化,獲得,新的東西。


今古堂868


我想說的是,為什麼我們對有些古文會出現誤解誤讀?我想主要問題出在這3個方面:1斷章取義。如父母在,不遠遊,現在基本都理解為只要父母還健在,我們就不要、不可以出遠門,其實完整的句子是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也就是說我們有特殊的事必須出遠門時我們要告訴父母去哪裡,要去多長時間,什麼時候回來。2讀音的差異。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們現在理解為人要是不為自己著想,那麼就會為天地所不容;其實這句話的本意是:人如果不修習自己的德行,就會天地難容,一個“為”字(應該讀第二聲)的讀音就改變了整句話原有的意義。3方言誤導。如我們常說的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其實是孩子是鞋子,很多地方把鞋子說成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