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6月3課—古早味蛋糕

【烘焙甜點】導師6月3課—古早味蛋糕

發表於 2018-06-14 11:53:22 收藏數:0 瀏覽數:183

【烘焙甜點】6月第3課----原味&香蔥肉鬆味古早蛋糕

导师6月3课—古早味蛋糕
导师6月3课—古早味蛋糕
导师6月3课—古早味蛋糕导师6月3课—古早味蛋糕

所謂古早味,是閩南人用來形容古舊味道的一個詞,也可以翻譯為“懷念的味道”。而所謂古早味蛋糕,就是用最原始的材料,最原始的方法做出來的蛋糕。這款蛋糕的味道介於戚風和海綿之間,口感細膩又不失彈性,大有興趣的可以試試看。

最早看到這款蛋糕,是蝶兒姐姐在臺灣旅遊時發在朋友圈裡的。據說,是臺灣很火的一款蛋糕。剛出爐的蛋糕,手輕輕拍上去,會顫巍巍的抖動,看著很有食慾。當時還在想,要是想吃這個蛋糕,還要去一次臺灣,這個成本有點高啊。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後,我上班對面的日月光居然有賣這款蛋糕的,店名叫“阿嬤蛋糕”,也有古舊感覺的名字,對不?店裡賣的味道有原味、抹茶、可可,還有芝士,大概4、5種口味的樣子。因為我自己比較喜歡香蔥肉鬆的,所以這次的圖片除了原味的外,還有就是香蔥肉鬆的啦!方子是2種味道都通用的,過程圖是原味的。其實香蔥肉鬆的很簡單了,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在原味的上面再撒上香蔥和肉鬆就可以了。

下面,先說一下模具。我用的是22*22CM的正方形,鋪好油紙後,四邊再放上4塊硬紙板硬紙板(放硬紙板的目的是為了幫助蛋糕在烘烤的時候往上漲,這樣成品才會有一定的厚度。出爐後手拍上去,蛋糕才會有抖動的效果出現)。沒有這個尺寸的模具也沒關係,略微大一些,像25*25也是可以的,只是成品出來的厚度不一樣而已。拍了照片給大家看,紙板的尺寸一定是要放進去後,4塊剛好頂緊的樣子。

實在沒有紙板的話,也沒關係。我也做過不放紙板的,不同之處就是,成品一個出來是上下一樣齊的,一個出來是上面略寬的。當然,口感是不會受影響的。

导师6月3课—古早味蛋糕

材料:6個蛋,牛奶60克、色拉油75克、細砂糖73克、低粉90克、鹽1克。

做法:

1、分開蛋清和蛋黃備用;

2、把牛奶、色拉油和細砂糖(13克)倒入鍋內,攪拌均勻;

3、中小火加至糖化後離火,不要燒開;

4、加入過篩後的麵粉,攪拌均勻,室溫放涼(放至手溫就可以了);

5、加入蛋黃拌均備用;

导师6月3课—古早味蛋糕

6、蛋清加鹽(或者是幾滴醋)開始打發,剩餘的細糖砂分2-3次加入蛋清,打到溼性發泡,有大彎鉤即可。不要打的太硬;

7、然後,像戚風一樣混合麵糊的手法,把蛋糕糊拌均勻,倒入模具,水浴法,入預熱好的烤箱,150度,60-70分鐘。出爐後,冷卻切塊就可以啦!

导师6月3课—古早味蛋糕

製作心得:

1、不同的烤箱,時間和溫度需做相應的調整;

2、其他需要注意的,在上面都已經說過了。大家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做出屬於你自己風格的古早味蛋糕。

話題豆幣記錄

愛跳舞的老太 + 3 懷念的味道

共 3 豆幣

標籤: 雞蛋牛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