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謎,西施究竟下落何處

千古之謎,西施究竟下落何處

吳國滅亡後,西施下落何處,始終是個不解之謎。據東漢衰康的《越絕書》,,西施與范蠡早就相熟,並有舊情;吳亡後,她完成了歷史任務,便隨范蠡而去,泛舟普五潮,樂哉悠哉。唐代詩人杜牧和宋代的蘇軾,在他們的詩作中都肯定了這種說法,明人胡應麟在他的《少室山房筆記》中也說:"蠡亡吳之後,成名畏禍,而載麗冶以適他邦。”有的論者卻認為這種見解靠不住,《史記·越世家》對范蠡退隱的情況所記甚詳,但沒有一字提到西施之事。

千古之謎,西施究竟下落何處

也有久認為,西施因其貌美,被越國利用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兔死狗",吳亡後她被越王裝在皮袋內沉江而死,成為“女色亡國論”的犧牲品。有《墨子·親士》的記載為證,“是故比干之殖,其抗也;孟賁之死,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吳起之裂,其事也。”《墨子》的成書年代與西施生活年代相去不遠,所提及的比干、孟賈、吳起等事,均與史實吻合,似屬可信。《吳越春秋·逸篇》也有相似的記載:"吳亡後,越沉西施於江,今隨鷗夷而終。”唐代李商隱在其詩作中三處提到西施被沉江的事,“莫將越客千絲網,網得西施別贈人”。否認此說者道,西施被王沉江是停於事理的,她有功于越,出色地完成了勾踐交給的使命,何罪之有?況西施為一弱女子,對勾踐的地位並不形成任何威脅,斷無加害之理。

千古之謎,西施究竟下落何處

還有人認為,西施在吳亡後回到故鄉,有一次浣紗時不慎落江溺死。此說的主要依據是初唐詩人宋之問的《浣紗篇》:“一朝還舊都,靚妝尋若耶;鳥驚人松事,色沉畏荷花。”惜乎不慎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