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花”之謎——貴妃原為玄宗兒媳?

歷史的疑雲總是無窮無盡的,我是麥芒,很高興能與大家分享我的觀點,希望能與大家在下面的評論區相見!

形容女子貌美我們一般是說她“閉月羞花”,而其中的羞花當然是指唐玄宗寵妃楊玉環,即楊貴妃。

在楊貴妃身上,充分體現了美女最可悲的“紅顏薄命”這一宿命。其實我想這只是封建時代那些腐朽文人把責任、罪過都往女人身上推的一個謬論,用以支持他們提出來的所謂“女人是禍水”的觀點。楊玉環其實也只是封建皇權的一位犧牲者而已。我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待我慢慢說道。

“羞花”之謎——貴妃原為玄宗兒媳?

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5年),年僅十六歲,擁有“羞花”之容的少女楊玉環被選人長安作了唐玄宗第十八子、被封為壽王的李瑁之妃。楊玉環與李瑁乃是少年夫妻,十分恩愛。或許是命中註定:楊玉環成為壽王妃不久後,當時的皇帝唐玄宗失去了自己所寵幸的武惠妃。唐玄宗當時雖已年過五十,但是精力仍是旺盛得很,失去了自己心愛的美人讓他心中不樂,變得喜怒無常,行為古怪。宮中雖有少婦上千,唐玄宗卻無一中意,貼身太監高力士看出玄宗心事,便乘機向玄宗推薦了壽王之妃楊玉環。唐玄宗也曾聽問有人寫詩讚美楊玉環道:“三寸橫波回綠水,一雙纖手語香弦。”便召喚這位兒媳進宮。果然,玄宗一見楊玉環便筋骨酥軟,震驚不已,恨不得立刻就將楊玉環佔為己有,攬香入懷。但楊玉環畢竟是他兒媳,這該怎麼辦呢?其實玄宗的先人唐高宗也有類似的經歷,當年高宗欲納其父唐太宗才人武媚娘為妃而經過感業寺為尼的辦法讓武媚娘去道觀做女道士。玄宗效仿其法,讓楊玉環去太真觀做女道士。也是因此楊玉環多了一個名諱叫楊太真。天寶四年(公元745年),二十七歲的楊玉環終於被玄宗正式冊封為貴妃。從此,“六宮粉黛無顏色”,年已六十的玄宗開始不理朝政,每日只恨春宵苦短,不能與心上人時時廝守。

“羞花”之謎——貴妃原為玄宗兒媳?

其實唐朝開放包容的社會風氣,與其深受“胡人”血統的影響有莫大的聯繫。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論述稿》:“若以女系母統言之,唐代創業初期君主,如高祖李淵之母為獨孤氏,太宗之母為竇氏,高宗之母為長孫氏,皆是胡種,而非漢族。故李唐皇室之女系母統雜有胡族血胤;世所共知.......”唐代皇帝皆是漢人與鮮卑族融合的後代。當時的鮮卑族,維持著遊牧民族粗獷豪放的性格。所以李氏家族實行開放政策,對各文化兼容並收,所以才造就了唐朝開放包容的社會風氣。受“胡人”影響,唐朝的貞潔觀念自然也較為淡漠。所以楊玉環先為壽王妃,後又為玄宗之妻在當時也不是什麼難接受的事情。只不過採取了點掩人耳目的手段而已。

後有楊萬里的詩云:“壽皇不忍金宮冷,獨獻君王一玉環。”意思是,壽王不願意看父親寂寞,於是獻上自己的妻子楊玉環為為父皇解憂。當然我不認為壽王會甘心資源奉獻自己的妻子,這更像辛辣的諷刺,皇帝的權威尤其是一個壽王,王妃所能違抗的呢?楊貴妃是否真如許多文人所言的那樣,荒廢了一代雄才大略的君主,是“紅顏禍水”呢?我想大家心裡自是清清楚楚。

好了,歷史的疑雲總是無窮無盡的,我是麥芒,期待下次與你相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