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紅中餐廳開回國,網友:呸!好難吃……

我們都知道,星巴克作為全球連鎖的咖啡品牌,在意大利卻是沒有一家分店的。

這是因為星巴克作為一家美國的咖啡店,把意大利人做咖啡的模式搬到了美國,繼而擴張到了全世界的。

美國最紅中餐廳開回國,網友:呸!好難吃……

印度的星巴克(圖源:livemint)

比如在星巴克點咖啡的時候,我們常說的“Venti(超大)”“Grande(大)”和“Tall(中)”就是在模仿意大利咖啡店點單的模式。

美國最紅中餐廳開回國,網友:呸!好難吃……

所以星巴克這種美式意大利咖啡,如果開到意大利,肯定是要被意大利本土的咖啡店比下去的。

但最近,有一家在美國的連鎖中餐廳,就勇敢地在上海開了中國分店…

美國最紅中餐廳開回國,網友:呸!好難吃……

上海的美式中餐館華館

(圖源:LA Times)

去過美國的同學一定知道這家美式中餐館P.F.Chang,中文名字叫做“華館”。

和大多數個體中餐廳不同,華館在美國走的是高端路線。 如果說普通中餐外賣是大家工作日草草吃頓晚飯,那麼P.F.Chang就是週末吃點好。

美國最紅中餐廳開回國,網友:呸!好難吃……

生活大爆炸中男主角們

經常會提到P.F.Chang

當然,他們做的菜還是正宗的美式中餐,和美國別的中餐館子沒有本質區別: 左宗棠雞(陳皮雞)、炒雜碎、西蘭花炒牛肉等等…

美國最紅中餐廳開回國,網友:呸!好難吃……

美式中餐(圖源:AskMen)

不出所料,中國吃貨們對這家美式中餐廳褒貶不一。

有同學表示只要別把它當做中餐,就覺得還能接受。但更多人覺得它太重口、太甜、不夠新鮮。這些都可以說是美式中餐的通病了。

美國最紅中餐廳開回國,網友:呸!好難吃……

美式中餐(圖源:free recipe network)

可能不少同學就會問,中餐也有不少高端、昂貴的菜。在國內粵菜、淮揚菜賣出天價的餐廳比比皆是,為什麼作為中高端中餐館的華館賣的卻是這些高油高糖的“廉價食物”呢?

美國最紅中餐廳開回國,網友:呸!好難吃……

圖:鮑魚

事實上,正兒八經的中餐從未真正大規模地走入美國市場。

清末的時候,大批中國移民從廣東、福建出海來到美國,從事鐵路修築等低端的行業。

美國最紅中餐廳開回國,網友:呸!好難吃……

移民美國的中國勞工

(圖源:diaryofaquietasiangirl)

在那時,赴美的勞工裡鮮有會燒飯的。大家都是把所有東西混一起隨便燒燒,有什麼吃什麼。

在那種食不果腹的環境下,華人勞工們竭盡全力找到可以吃的蔬菜和肉類,在大鍋裡以大雜燴的方式做成炒菜。這就是炒雜碎(Chop Suey)的起源,承載了華工那個貧窮時代的記憶。

美國最紅中餐廳開回國,網友:呸!好難吃……

今天的炒雜碎

(圖源:Pilipinas Recipes)

隨著赴美移民的華工越來越多,這種稀裡糊塗糊弄一下的炒菜方式也被他們發揚光大。美式中餐館逐漸開始嶄露頭角,獲得了美國人的青睞。

著名美式中餐左宗棠雞的發明者彭長貴是湘菜廚神。他在50年代發明的“左宗棠雞”實際上是地地道道的湖南菜。被美國中餐館廚師學去後,大加改良,才成為今天這樣酸甜口味的美國味兒。

美國最紅中餐廳開回國,網友:呸!好難吃……

美式左宗棠雞(圖源:Dinner)

而堅持原有做法的彭長貴後來也在美國開餐館,美國人卻對正宗的左宗棠雞並不感冒。

美國最紅中餐廳開回國,網友:呸!好難吃……

原版左宗棠雞(圖源:reddit)

而很多對亞洲國家傻傻分不清的美國人,並不知道日本菜、中國菜、韓國菜等的區別。於是近年來不少美國的中餐館還在菜單中加上了壽司卷、天婦羅、以及源自日本的好運餅乾等。

到今天,全美一共有4萬多家中餐館,是麥當勞數量的3倍。

美國最紅中餐廳開回國,網友:呸!好難吃……

幸運曲奇可以說是美國中餐廳的一張名片

(圖源:Mental Floss)

美式中餐與其說是中餐的一種,不如說是有中國元素的一種獨立菜系。它源自19世紀中國底層人民的烹飪方式,又在過去100多年裡進行了漫長的美國化。和中國正八經的八大菜系沒太大關係…

在美國開中餐館是一項沒有門檻的工作,一輩子從沒掌勺過的移民也可以迅速學會。它對廚師的刀工、火候都沒有要求,重口的調味品會把這些細小的東西都掩蓋過去。

而那些開店所需的裝修樣式、菜單風格,行業內都有一套現成的模式。

美國最紅中餐廳開回國,網友:呸!好難吃……

典型的中餐館會有:招財貓,拼命放味精,消費十元以下不接受信用卡,掉色的菜單,金魚缸等…

當然,也會有一些懂燒飯的中國移民來美國開餐館,頗受中國留學生歡迎。他們往往有兩份菜單,一份給中國人點中國菜,另一份給美國人點美式中餐…

在今天,遍佈美國的中餐館主要還是中國移民開的,尤其是那些第一代移民。

美國最紅中餐廳開回國,網友:呸!好難吃……

美國的一家中餐館(圖源:buzzfeed)

他們出生在中國,往往缺少正規教育,通過或合法或非法的手段來到了美國…

起先,他們只能通過各種關係,在紐約的法拉盛,洛杉磯的羅蘭崗找中餐館裡打工的工作…攢夠錢,搞到合法身份後,就可以開一家自己的中餐館了。

美國最紅中餐廳開回國,網友:呸!好難吃……

圖:一名紐約中餐館的廚師

而開一家中餐廳,有自己的事業,一直都是很多一代移民的“美國夢”。

這家餐館意為著這些移民在美國立足了腳跟,他們的下一代可以不用再這麼苦地為生計打工…

美國最紅中餐廳開回國,網友:呸!好難吃……

賓夕法尼亞州中部小城鎮的一家中餐館

(圖源:theoutlin)

雖然一代移民有很多都是文盲,有些甚至一輩子也不會講英語,就是活在唐人街這個在美國的中國泡泡裡。

但他們對子女的教育卻一點也不鬆懈。

美國最紅中餐廳開回國,網友:呸!好難吃……

餐廳老闆的孩子趴在餐桌上寫作業

(圖源:theoutline)

幾乎所有美國中餐館裡,你都能看到老闆的孩子趴在餐桌上寫作業,這幾乎成了他們的一種集體記憶…

好萊塢著名華人導演,曾經執導過《驚天魔盜團2》的朱浩偉,就出生在一個經營著中餐廳的家庭裡。

美國最紅中餐廳開回國,網友:呸!好難吃……

(圖源:final reel)

他的父親是香港人,移民美國後打了20年的工,才攢夠了錢開餐館,隨後娶妻生子。也正是餐館經營的收入,資助了朱浩偉在南加大學習電影…

亞裔在美國奇高的學歷和收入,就是這些開餐館的一代移民,辛辛苦苦幹出來的。中國人勤勞、家庭第一的傳統,在他們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美國最紅中餐廳開回國,網友:呸!好難吃……

一邊看店一邊管孩子的中餐廳老闆

(圖源:theoutline)

而這些在中餐館長大的孩子(第二代移民),不少都進了名校,成為了律師、醫生。也就是從他們這代起,這些人成為了美國的中上層階級。但與此同時,他們也逐漸切斷了自己和中國文化的聯繫,成為真正的美國人了。

美國最紅中餐廳開回國,網友:呸!好難吃……

講述中國移民故事的美劇《初來乍到》

就像今天的美式中餐,已經成為了美國文化的一部分。

他們只有偶爾訂中餐外賣的時候,才會想起一把年紀閒不下來,還在開飯館的爸媽,以及那個從未接觸過的國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