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打假,路在「共治」

“拼多多隻是一個3歲的孩子,身上有很多顯而易見的問題,眼前充斥著可見的危險與挑戰。”日前,成立僅3年的拼多多,以“黑馬”姿態在納斯達克完成了上市,一躍躋身國內互聯網公司“第一隊列”,僅次於“BAT”三巨頭和小米、京東、網易,市值等於京東的一半。不過,高光時刻到來,似乎並沒有讓拼多多墮入自滿氛圍。作為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黃崢用一番極為冷靜的表態,為這家企業的新徵途奠定了穩步行進的基調。

毫無疑問,拼多多是有理由驕傲的。數據顯示,成立不足一年,拼多多用戶量突破1億大關;2017年11月,拼多多日訂單量超越京東,僅次於淘寶;而整個2017年,拼多多的GMV達到了千億元人民幣,穩坐電商第三的寶座。業內人士對比指出,年GMV到達千億規模,京東用了10年時間,唯品會用了8年,淘寶用了5年,拼多多隻用了不足3年的時間。“年齡”和“成就”的巨大反差,一直讓這家企業備受矚目。其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更是直接地表明瞭來自資本市場的巨大期待。

不過,正如“掌門人”黃崢所言,“年幼”的拼多多還存在不少可感可知的問題,未來的道路並非一片坦途——假貨治理,便是一場“硬仗”。

回顧國內電商平臺的成長曆程,幾乎沒有哪一家企業逃脫假貨的折磨——發展初期如此,現在也未能全然倖免。比如,作為業內兩大“巨頭”,淘寶成立已有15年,京東2004年涉足電子商務,但時至今日,有關兩家電商售賣假貨的消息仍在不時吸引公眾視線。今年2月7日,中消協發佈檢測報告,售賣假冒海淘商品的名單中,淘寶和京東赫然在列。要知道,假貨氾濫,損害的不只是消費者的權益,還有電商平臺的名譽。在治理假貨上,兩位“電商大佬”可沒少下功夫。比如,淘寶所屬的阿里巴巴集團,早就設計了“一年花掉1個億的‘神秘抽檢’”。而馬雲曾說:“今天消滅阿里巴巴容易,消滅假貨難。如果把天貓關了,把淘寶關了,中國從此無假貨,那麼簡單的事我們馬上就關。問題是關了沒用。”

包括拼多多在內,不少後起的電商之秀均未能“免俗”。淘寶、京東曾經經歷的假貨問題,它們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最近,因某知名電視品牌商家反映,在拼多多購物平臺上發現大量假冒該品牌的電視產品在銷,拼多多再度遭遇質疑。輿論的關注,消費者的批評,自是理所應當。而且,多一雙眼睛、多一張嘴,於倒逼電商平臺治理假貨而言大有裨益。但是,厚此薄彼的指責,怕是找錯了“解題”方向;一棒子打死的論調,更是顯得用心可疑。正如淘寶、京東的打假歷程所昭示的,在假貨治理問題上,“畢其功於一役”的期待是不切實際的。對淘寶、京東而言如此,於拼多多之類的新電商平臺而言也一樣。

打假之難,難在何處?打假之路,方向何在?“社會共治”或是應當聚焦與著力的關鍵。電商平臺出現假貨,固然有平臺方在把關上的不足。於此而言,電商平臺應當切實地負起責任來。但也要看到的是,假貨不僅是一個“線上”問題,也不止關乎電商平臺本身。要讓躲在網絡背後的造假者得到應有的制裁,實現“懲前毖後”的積極治理效應,涉及的課題並不少,堪稱“系統工程”。從立法上加大製假售假者的違法成本,加強線上與線下的聯動執法,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等,都是不可或缺與亟待施力的環節;除了消費者、電商平臺之外,政府執法部門、司法部門、信用機構等,都不應當置身事外。事實上,這樣的“共治”路徑,早已在“公共圓桌”上被反覆言明。就此來說,每一次假貨問題的出現,不只是電商平臺檢視自身缺漏的契機,更是有關各方需要積極直面的“考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